俗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今日之诗家,可泛指大多数舞文弄墨的人,包括真文人,也涵盖各类造句师。比如那三年,不知算不算国家之不幸,但是它幸了一大批写手却是真的;幸甚者靠此大不幸而陡然爆发,赚得盆满钵满,亦不算个例。不仅如此。在收割了海量的屌丝后,他们还想着要有更大的作为,于是笔下生花巧言令色,指鹿为马助纣为虐。什么“约稿”都可以接,什么不要脸的话都敢写,一切都可以变现,曾经被他们“敬畏”过的“神圣”的“文字”,转眼间就被他们彻底工具化了。而那三年还没结束,“欧洲之门”战事又起。乌克兰国遭遇双重不幸,而各种以“挺乌”“挺俄”为名带节奏的写手们却三生有幸……今天这个技术主导的时代,“写字”变得如此容易,谁都可以开个公众号去批量制造“文章”,只要凡事投庸众和良民所好,就能收获无数打赏;只要肯向各种强势力量折腰,就一定会赚取兑现不完的流量。逼得一些坚守底线的作者不得不含恨退出这个伪舆论场。“一个民族的落后,首先是其精英落后。”说这话的,可能是马克斯·韦伯。很多人对此名言不以为然,但我或许能理解一点它的真正含义。民众“落后”是天经地义的,否则就不可能出现引领社会的脊梁精英。但是当一个民族处于某些特殊的历史阶段时,知识分子的集体堕落却也并不罕见。无论史上,还是当下。
假如一个社会里相当多的文人骚客断了脊梁,只管去迎合庸众,攀附权贵,配合叉叉,那么可想而知的是,那个社会将不会再有一丝一毫公平正义和道德可言。
多年前我在报社做时事评论编辑时,看上了几位实力派作者,请他们在我主持的版面开辟专栏。有人后来还成了红遍神州的大V。有一阵儿,我跟他们无话不谈。其中一位告诉我:我们没必要跟“他们”较劲,也不需要去开启什么民智。较不动,也开不了的。我们只需要为经济自由化鼓与呼——这块“化”了,“那一块”自然水到渠成,不“化”也得“化”。挡不住的。那时候,美帝驴党政府的头目克林顿已经卸任,象党的小布什正在白宫主持世界反恐大业,尚需中国帮忙,因此没来得及纠克林顿对华政策的偏(假设小布什是有这样的思想高度的)。所谓克林顿对华政策的偏,通俗地说就是美国不再把中国当对手,而是视之为伙伴,致力于全方位地发展两国之间的经贸、文化、教育等等重要关系。克林顿的意思是,美国应该通过经贸、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使其得以最终融入自由世界。所以那时候其实国内外许多人都在做“和平演变”中国的春秋大梦,用经济去“化”政治。尤其是国内,文人知识分子们念兹在兹的“两个体制改革”,究竟该先动哪个后动哪个,其实一直就是个伪命题。先动还是后动,动谁不动谁,公知们其实并无发言权,他们也是知道的。小布什上任不到半年(2001年夏),西方就开始惊呼“布什政府中国政策逐渐回到克林顿时代”。当年11月,美国主导的世贸组织批准中国加入其中;一月后,中国正式成为WTO的一员,并享有了一系列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色”优惠政策。
2017-2021年的白宫主人川普,其在对华关系方面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想竭尽全力纠正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的“错误政策”。但是说实话,这比登我们蜀道还难。“出师未捷身险死”的特朗普,如今又踏上了“不归路”。这是后话,但不说也罢。克林顿的世界观,现在看来也是相当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点跟中国国内一些公知很相似。中国公知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即便反起马主义来,所使用的思想武器却仍然是属于马主义的。但是当年那一大批做着春秋大梦的理想主义公知,如今又安在呢?
毋庸讳言,他们都是那场因为中国的加入而颇具“特色”的全球化的特殊受益者,其中一些特别聪明的人,更是在“鼓与呼”中夯实了自己的经济与社会基础,成为上层建筑上那些耀眼的装饰物。
听不少人说,技术的进步会打破各种壁垒,促进信息流通,推动社会发展。但是技术进步的成果成为全人类的财富被所有人共享,在令道高一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让魔高一丈了。何况还有个叫信息茧房的东西,它也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因为便捷的信息技术手段为人们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几乎所有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更加顺畅和有效。更有甚者,信息茧房效应还会造成网络群体的极化,不同社群之间在观念和主张方面界限分明,且互不来往,这反倒形成了新的壁垒和阶层对立。
所以我对这个世界很悲观。1918年11月7日,将过60岁生日的前清户部员外郎梁济问他25岁的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后者回道:“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然而三天之后,梁老先生却于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梁济自杀前留了一封万言遗书,其中道:“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跟梁老先生牺牲小我唤醒国人的情怀相比,今天某些公知们在干什么呢?面对神州各种“新奇”,他们目光迷离;却有大把大把的闲情逸致去肆意嘲笑乃至人身攻击大洋彼岸那个老年候选人——不光是因为这样的大义凛然最安全,实际上最大的动因是这桩买卖最划算(所以你不要再问,有些人匪夷所思的深仇大恨究竟从何而来)。……你看那岛上,又有人以死“唤新”;而此间那些人,却在拼命“换鑫”——多金才是硬道理,哀什么多难与多艰!古书上所谓礼崩乐坏,大抵就是这个样子吧。这个世界还会好起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