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法》下法定代表人必须知道的10件事(上篇)

职场   2024-07-31 11:30   马来西亚  
点击“律师视野”    快速关注我们

来源|宋歌LEGAL
作者|宋宁亮律师团队

—— 引言 ——


法定代表人制度是我国公司治理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随着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不断发展,法定代表人早已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公司“话事人”,更多的是一种代表权。
由于法律规定了法定代表人的各种义务和责任,使得很多公司的实际“话事人”并不担任法定代表人,有人为了规避责任,甚至安排对公司没有任何概念的无关人员,充当自己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实践中,围绕法定代表人制度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在新《公司法》即将施行之际,我们通过梳理与法定代表人制度息息相关的十件事儿,为已经担任或者计划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朋友,作一个法律上的“体检”,让大家在商业浪潮中,乘风破浪济沧海。

——第一件事:谁能担任法定代表人——


新《公司法》从正反两方面规定了法定代表人的资格。新《公司法》第10条从正面对公司法定代表人作了规定,即法定代表人由代表公司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或者经理担任。也就是说,法定代表人只能从公司的董事或者经理中产生。
而新《公司法》第178条又从反面列举了不能担任公司董事和高管(含经理)的情形。主要有两类人不能担任公司董事和高管(含经理),一类是行为能力有欠缺,比如,小孩子因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就不能担任法定代表人。
另一类则是有污点,且尚在观察期。比如,因贪污、贿赂、侵占/挪用财产、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刑,刑满释放后不满5年的,不能担任法定代表人;比如,曾担任董事或者厂长、经理但公司破产了,并且对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3年内不能担任法定代表人;比如,曾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并且对此负有个人责任的,3年内不能担任法定代表人;再比如,个人负债较多被列为失信人的,不能担任法定代表人。

◆ 法律依据
新《公司法》第十条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代表公司执行公司事务的董事或者经理担任。

担任法定代表人的董事或者经理辞任的,视为同时辞去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辞任的,公司应当在法定代表人辞任之日起三十日内确定新的法定代表人。

新《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被宣告缓刑的,自缓刑考验期满之日起未逾二年;

(三)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个人因所负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违反前款规定选举、委派董事、监事或者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该选举、委派或者聘任无效。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出现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应当解除其职务。

——第二件事:代表权的法律限制——


代表权的法律限制,是指法律明确规定公司某些事项属于公司股东会或者董事会的权限,不属于法定代表人的职权范围。
比如,新《公司法》第15条明确规定,公司对外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应由董事会或股东会决定,未经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议,法定代表人无权以公司名义实施对外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
再比如,新《公司法》第59条、第67条明确规定了股东会和董事会的各自职权,这些职权必须由股东会或者董事会行使,否则法定代表人无权代表公司实施此类行为。

◆ 法律依据
新《公司法》第十五条  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应当经股东会决议。

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新《公司法》第五十九条  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一)选举和更换董事、监事,决定有关董事、监事的报酬事项;(二)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三)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四)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五)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六)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七)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八)修改公司章程;(九)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股东会可以授权董事会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对本条第一款所列事项股东以书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开股东会会议,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或者盖章。
新《公司法》第六十七条 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本法第七十五条另有规定的除外。
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二)执行股东会的决议;(三)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四)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五)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六)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七)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八)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九)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十)公司章程规定或者股东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公司章程对董事会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三件事:代表权的内部限制——


代表权的内部限制,是指公司通过章程、股东会或者董事会或者其他内部制度,对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比如有些公司规定,法定代表人有权签署1000万元以内的合同,但超过1000万元的合同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决议。再比如,有些公司规定,法定代表人有权签署公司中层管理者及以下人员的劳动合同,但公司高层人员的劳动合同必须经董事会决议等。
必须强调的是,公司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内部限制,其效力一般仅限于内部,对不知情的外部人员不发生效力,也就是法律上所称的“不能对抗善意相对人”

◆ 法律依据

新《公司法》第十一条  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公司承受。

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对法定代表人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公司承担民事责任。公司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第四件事:认人不认章——


实践中,商业行为纷繁复杂,经常出现合同文件上只有法定代表人签名而没有公司盖章,或者只有公司盖章而没有法定代表人签名,或者连合同文件都没有,只有法定代表人沟通记录中的交易确认等。
关于前述情形是否对公司产生效力在以前尚有争议,但和新《公司法》几乎同时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基本原则就是“认人不认章”。也就是说,如果法定代表人未超越法律规定的权限,经其签署的协议等文件原则上对公司产生效力,而有无公司盖章并不重要。其内在逻辑是法定代表人的唯一性且经工商登记,而公章只是一件工具,掌握公章的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 法律依据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二条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以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名义订立合同且未超越权限,法人、非法人组织仅以合同加盖的印章不是备案印章或者系伪造的印章为由主张该合同对其不发生效力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系以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名义订立,但是仅有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签名或者按指印而未加盖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印章,相对人能够证明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在订立合同时未超越权限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对法人、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但是,当事人约定以加盖印章作为合同成立条件的除外。

合同仅加盖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印章而无人员签名或者按指印,相对人能够证明合同系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在其权限范围内订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对法人、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在前三款规定的情形下,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在订立合同时虽然超越代表或者代理权限,但是依据民法典第五百零四条的规定构成表见代表,或者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构成表见代理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合同对法人、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

——第五件事:造成他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如果法定代表人在执行职务时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公司承担责任,公司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进行追偿。对法定代表人的追偿制度,既是对法定代表人的一种监督和责任,同时也是对法定代表人个人的一种保护。
但必须提醒的是:由于法定代表人只能产生于董事或者经理,而新《公司法》关于董事/高管职务侵权的赔偿责任突破了传统的追偿制度,所以法定代表人因董事/经理的身份,其在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时,还可能面临直接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而不仅仅是追偿责任。
◆ 法律依据

新《公司法》第十一条  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公司承受。

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对法定代表人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公司承担民事责任。公司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新《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职务,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未完待续 ——


出于篇幅考虑,本篇文章暂且只梳理法定代表人的资格、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法律限制和内部限制、法定代表人签名效力中的“认人不认章”以及法定代表人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赔偿责任五件事儿。
而关于公司破产中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赔偿责任、公司欠债不还时法定代表人被限制高消费、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时的法律责任、不想继续担任法定代表人时如何辞任等问题,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为大家逐一梳理,敬请期待!
———  END  ———


特别声明

本文仅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意见,也不构成对相关案件或事件的意见和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转载作品,是出于传递信息及学习、研究或欣赏的目的,如图文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张智然律师的部分原创文章


1.刑辩律师应首先考虑作无罪辩护

2.从“唐山打人案”,看法律信仰的重塑

3.从一起检察院作减轻抗诉后二审加重被告人刑罚的案件,看我国的司法程序公正

4.一起涉黑案件的成功辩护(附:辩护词)

5.作为被告人王振华的辩护律师,你可以这么认为,但你不可以这么说!

6.海外出版的方方日记,会成为西方向中国政府索赔的证据吗?

7.聂树斌的“冤死”与王书金的“赖活”

8.“辱母案”于欢的防卫行为并未过当,其性质属于正当防卫

9.王宝强的离婚声明涉嫌名誉侵权 ——浅析王宝强离婚声明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10.十堰法官被刺事件的思考

11.从雷洋之死,看我国收容教育制度的存废

12.武昌砍头案嫌疑人胡某“持证杀人”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吗?

13.法官担任县委法律顾问之弊

14.“假结婚”和“假离婚”方式购房的法律风险

15.司法统一之前施行司法责任制真的是一场灾难吗?—— 与俞江教授商榷

16.也谈“偷换店家收款二维码案”行为的定性

17.《最高法对“取得实习证的实习律师是否可以到法院立案”问题的答复》一文之刍议

18.从一起盗窃案的辩护,浅析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的质证要素

19.法官王桂荣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20.辩护词选登|谁是这起爆炸案的元凶?

21.也谈与智障女同居期间性行为的定性 —— 与石经海、谷君二位老师商榷

22.用近亲属的医保卡开药构成诈骗罪?

23.《人民的名义》股权质押相关问题的法律解读及纠偏

24.辩护词选登|彭某“吸毒”后无意识杀死朋友4岁儿子,其刑事责任能力如何认定?

25.微型小说| 开庭

26.李国庆“抢公章”的行为是否有效?到底谁能代表当当?

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关联公众号,加星标★

律师视野
弘扬法治精神,传递律师声音,提供法律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