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文化养老
笔耕精气神高
——观采访视频偶感
作者 朱炳初
9月23日,朝阳区军休十五所到任不久的副所长和晓荔带着受区军休办委托的军休十七所休干王峰、王守忠来到我家采访,为筹备朝阳区《军休生活》报创刊20周年展览搜集有关资料。所里知晓,我是《军休生活》报的热心作者,自2012年初入所至今13年来,笔耕不辍,投稿不断,已在《军休生活》报刊登文稿54篇(其中2022年度的报纸未找到);并在《军休之友》杂志刊稿46篇。采访者让我谈谈与《军休生活》报结缘以及坚持文学创作的体会。当时,由王峰这位摄影专家录下了一小段视频,近日由和副所长转发给了我,看着心动不已,留下宝贵记忆。
回顾往事,历历在目,许多情景犹如昨天:刚到军休所时担任党支部书记兼总支宣传委员,在做好支书工作的同时,负责抓所里的宣传报道,在任9年时间,与在职履行使命一样,同宣传报道组长休干张佳政一起,健全报道队伍,培训通讯骨干,组里有20多名投稿积极分子,大家的热情很高,可以说所里的报道工作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仅仅三年就汇集265篇文稿、134幅书法和篆刻作品,出版了一部厚重的《松涛》文集。十五所连年被区里军休办评为宣传报道先进单位,我连年都是先进个人。
我对《军休生活》报,情有独钟,自接触起,就感到它是军休文化中的一朵奇芭,是文化养老中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于是每期必看、每文必读,并按照事宜见闻,连续不断地投稿,当一名倾情投入的热心作者。我还将登有自己文稿的《军休生活》报集中起来,装订成册。
许多年来,我有剪报荟萃的嗜好,除《军休生活》报外,连同《军休之友》杂志以及其它十多种报刊登载的文章及歌曲、书法作品千余篇(幅),裁剪或复印汇集了六大册。我当着来访者,一边汇报情况,一边作了文稿剪贴展示。
我退休后,尤其是移交到军休所后,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就认定了把动脑筋写稿子,作为人生暮年的爱好与使命,这既是一个共产党员张扬正能量的颇有意义的行为,还可为后代留下文化遗产,同时提升精气神,让夕阳璀璨,余热生辉。所以,惜时如金,乐此不疲,倾情写作。退休至今已在报刊、网站媒体发表了800余篇文稿,先后结集出版了五部文集,达222万余字。我的下一个目标是近三年内再出版一部《九秩抒怀》文集,目前已发表了50篇,近10万字。我想以总出版300余万字为愿景,即使达到这个目标,也还不能画上句号,决意生命不息,笔耕不止,文化养老,追求崇高,体现价值,活出精彩!
据悉,新来的和晓荔副所长曾任朝阳区《军休生活》报负责人、编辑达九年之久,具有较深的文学功底和修饰文稿的慧眼,亲手编辑的稿件无数,这就可以给所里的通讯报道员传授撰稿知识,如何提升稿件质量。我深信,军休十五所的宣传报道工作,在所党总支、各党支部书记的指导下,在所领导及工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定会开创新面貌,走上新台阶!
(2024年11月2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8岁休干)
作者简介:朱炳初,男,汉族,江苏省宜兴市人,1937年3月出生,1954年7月初中毕业考入重庆炮兵学校,1956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入伍后历任学员,陆军第28军步兵84师炮兵团排长、青年干事,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副科长,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干事、副科长、科(处)长,1985年3月任北京军区(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室副师职研究员。1992年9月退休。喜欢文学创作,曾任中国校园作家协会会员、石景山区作家协会理事,发表文学作品800余篇,出版五部文集达222万余字。耄耋愿景:文化养老,余热生辉,珍惜光阴,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