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教育本来就这么回事,你达到一定的底线,就让每个人自我放飞就好了。”
“卷是无效的过度竞争,你的学习就是为了赢过别人。至于是否真的有收获,是否真的愉快,根本来不及去关心。”
“什么学习争分夺秒、只争朝夕,朝夕那么漂亮,你看夕阳就快上来了,干嘛不去看看。”
文 | 星一 图 | 来源于网络
近日,北大教授林小英在某访谈节目中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教育的犀利观点,在网上引发了大讨论。
有人表示看得“热泪盈眶”“深受震撼”,也有人认为林教授自己上了北大、功成名就,就号召其他人都不用努力了:“自己上了车,就让别人不要挤了?”
其实我也说过跟林教授类似的话。
作为名校毕业的研究生,每当我看到有年轻人不想找工作、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想去考研时,都会劝他们三思而后行:因为学习不是逃避现实的途径,“卷学历”也不能保证带来好工作。我在为自己的小公司招人时也几乎不看学历,而主要关注专业和实践经验。
于是也难免会有人说我:你自己有高学历,就让别人不用卷。怎么能这样呢?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正因为我们有高学历、出身名校,所以才会对所谓的光环祛魅?正因为我们是“上了车”的人,所以才更能看清楚“文凭”的本质?
“文凭”只是皮囊,好看的皮囊能助你一时,但无法助你一世;
扎实的专业基础、开放的胸襟和视野、多元的知识面、强大的思考与反省能力,这些才是决定你事业人生的底层力量。
而在我看来,林教授更想表达的,不过是作为个体的一种态度:
也许我们难以改变大环境与体制的局限,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眼光、心态与认知,从而避免时代的一粒沙,成为我们和孩子头上的一座山。
1
为了学历只能吃苦?
首先要改变的“认知”,我觉得是简单粗暴的“二元论”。
比如林教授谈到学历,不是说学历完全不重要,而是让大家不要被学历绑架了自己的人生,不要盲目笃信“没有学历就完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活法,“灌木”和“乔木”都有自己的生存价值。
同样的,不“卷”并不意味着“躺平”,而是要在努力的同时关注自身的成长,享受每一点进步,而不是拼命追求碾压别人;
只争朝夕的学习也没有错,只是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匀出一点时间去关注当下、欣赏身边的平凡事物,唤回内心的平和。
一句话:聚焦过程,而非结果。
在林教授看来,我们不能为了数字和KPI而活,不能“过度的自我算计”、自我监控,活得像一台机器。
在学习与成长的历程中、在每个人的漫长一生中,当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目标,但过程中的体验、感悟才是终极的意义所在。过度关注终点,只会让我们忽略路上的风景,永远匆忙、焦躁、惶恐不安。
2
不必“过度嵌入”这个时代
在与高三学生的对话中,林教授听到了一些让她担忧的声音。比如“只有优秀的人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没上好大学这辈子就完了”。这些声音盘踞在孩子们心里,成为他们的焦虑之源。
但这些声音真的来自于孩子们内心吗?未必。
只要我们稍微叩问下自己就能发现,有很多我们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和想法,其实是来自于外界的灌输。而当今社会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过于单一的价值观和人生取向。
上大学是刚需,买房子是刚需,有体面的工作、光鲜的薪资、成功的配偶也是刚需……
林教授还特别提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要追求诗和远方、要出去见世面,这也成为了刚需;一个人要外向、要大方、要敢于公开场合发表演讲,也成了必须要努力的方向。
林教授坦言自己就是个i人,为什么一定要强迫自己落落大方?大哲学家康德一辈子没走出小镇,也不影响他仰望星空、写出煌煌巨著。
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不仅大大缩减了人生的可能,还不知不觉内化成了孩子对自我的批判:我没考上大学,我就是个废柴;我不够大方,不够聪明,不够上进……从而导致无穷无尽的压力。
那么家长肯定会问:我们也想要多元的评价体系、多元的价值观,但学校不这么想,社会不这么想,我们能怎么办?
对此,林教授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脱嵌。
“脱离”对这个时代、这个体制的深度“嵌入”。
脱离,就是保持一定距离,用审视的反思的视角来看待教育。
无论是大众对教育公平的诉求、还是教育资源分配的困境,都会导致教育本身的复杂性。但落脚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我们需要对外界的理念、做法甚至趋势保持警醒:
如果“内卷”注定逃不过,家长是否可以将关注点放在孩子的能力成长上,而不仅仅是分数成绩,由此缓解家庭内部的情绪消耗?
如果孩子没有过人的天赋和超绝的智商,家长是否可以撤掉他们的紧箍咒,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身心,进而为未来留出更多可能?
一旦我们后退一步,抽离这个“局”,就会立刻发现之前的焦虑是没有必要的。从反思到内省、到“脱嵌”,这实际上是一条父母和孩子的双向解脱之路。
3
寻求“不为谋生而做事”的快乐
“如果你一生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那你这一生都只是个苦役。”这是林教授流传甚广的一个金句。
她毫不避讳地指出,我们当前的教育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升学”,正如我们的工作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谋生”。也难怪年轻人会笑言自己是“牛马”,终身都被“干活赚钱、赚钱生存”这个链条绑定。
庄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复旦大学备受推崇的民间校训也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无用,不是真的躺平,而是摆脱功利性的目标,给自己一些“玩”的空间,从而找到“人生值得”的乐趣。
如今,三年口罩期和经济下行让很多人“被迫”停下“为谋生而做的事”。大家降低物欲,重拾爱好,却发现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熬,反而因为拥有了更多纯粹的时光而变得平和。
正如林教授所言:“如果不直接为谋生而做的事情越多,人生就越幸福。”
还是那句话,追求“不为谋生而做事的快乐”是一种态度,不是一个目标。怀着这样的态度该学习学习、该工作工作,或许我们就能发现更多令自己快乐的空间。
星一
人文教育研究者,课程策划专家。推崇人文教育与日常生活的深度结合,相信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有能力追寻爱与意义。
近期活动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添加菁小沪为好友,发送关键词“择校展”
收到报名链接,选择想参加的场次、填写意向深入了解的学校(若没有可写暂无)
付款,完成报名后,请截图保存,以备现场核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