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立正妈妈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蓝橡树”
经济下行,今年特别明显。
前几年,我们还能把锅甩给疫情、国际局势不稳定。但到2024年,随着疫情过去,国家各类刺激经济的政策出台,大家的钱袋子捂得更紧了,情绪也更焦虑。
有个巧合的现象,我国出生人口是从2020年开始大幅下降的。网上有种说法——经济是从“不生孩子”开始不行的。没人生孩子了,所以经济不好。
拉动经济,“生孩子”或许才是治标治本的策略。
回过神来的政策制定者,开始用各种手段催生。
经济学家任泽平两年前就说:75年-85后这代因为还有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就成了最有希望托举生育火种的一批,不要去指望90后、00后。
想象一下,60岁还无法退休的80后,白天参加公司例会,晚上去三胎孩子的家长会,被10后的老师当孙子一样训话。
这画面可真美。
孩子这台碎钞机,
养活了各行各业
从前我们常说,房地产的繁荣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此言差矣。
房子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但孩子却是人人都能生的。只是,生得起,不一定养得起。
毕竟,生个娃,你要供养的行业太多了。
从怀孕开始,产检、分娩、住院、检查,你开始掏钱供养医生、护士;
孩子出生,有条件的会请月嫂,要上班的需要请保姆,家政服务行业跟着带动起来;
养育一个孩子要用到的奶粉、尿布、辅食、营养品,让儿童食品用品业大放异彩;
孩子再大点,婴儿推车、学步车、玩具、绘本,让玩具行业也搭上发家的顺风车;
三岁以后,早教行业分一杯羹;六岁以后直到大学,整个教培行业赚得盆满钵满;
中间还没细致提到的还有家教、托班、幼儿园、兴趣班、学位房、名校赞助费……
孩子金贵,从怀上那一刻就感受到“真贵”。
省吃俭用供养到大学毕业也不是个头,考研、考公、出国留学,要创业。哪一个都是在伸手继续要钱,还都是大钱。
好不容易盼到孩子工作赚钱了,却要继续为他结婚、买房、买车掏空家底。房地产业、车企、相亲网、婚庆公司等行业能够风生水起,功劳簿里有中国家长的一笔。
结婚后继续生孩子,重复这个循环,代代相传。依托着一台碎钞机,可以衍生出来的“烧钱”渠道,数不胜数。
生娃这件事,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一点也不假。
前不久网上有个很火的视频调侃道——
“学生才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因为学生解决了老师的就业问题,解决了领导的工资问题。
学生养活了辅导班、兴趣班、眼镜店、文具厂、牛奶厂、印刷厂,养活了学区房,养活了出版社,养活了学校周边的商铺。养活了一大堆人,就是养不活自己。
因为大学一毕业就失业了。”
当今时代,唯孩子的钱最好赚。“蜡炬成灰,泪始干”,烧光了,榨干了,自己却失业了。
难怪新一代都不生了。
儿童经济正在急速衰退,
不生不养不折腾了
中国父母舍得给孩子花钱,有消费,社会才能繁荣,国家才更富强。
可是,如今大家都生不动了。
一边,是媒体疾呼“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各种政策举措鼓励大家多生;
另一边,是被“房价、教育、医疗”逼得喘不过气70后、80后的中年人一边拿命拼着996,一边哀叹着“养孩子太贵,生不起”。90后、00后干脆躺平摆烂了。
没人生娃就没人消费了,没人消费,很多行业就开始萧条了。
教育部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就已经提醒:
幼儿园已经开始出现关停潮了。全国幼儿园比上年减少5610所;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比上年减少177.66万人。这是中国近15年来,幼儿园人数首次出现负增长。
但至少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数据的下滑只会愈演愈烈。现在是幼儿园招不到生,紧接着小学也会生源短缺,然后就是中学、高中,大学……
人口负增长就像就像多米诺骨牌,带来的负面影响会产生连锁反应,波及到的行业方方面面,产科危机、婴幼儿产业、高校倒闭潮、人口老龄化……
有权威机构做过测算,仅婴儿推车这一项,在近5年的市场规模就下降了6个亿!
这还仅是冰山一角,孩子的衣、食、住、行、玩乐,每一项背后都牵扯着无数产业链,关系着无数企业和员工的发展。
生娃率的断崖式下跌,带来儿童经济的急速衰退,已经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而且,哪怕已经生了娃的家庭,也嗅到经济寒冬的前兆后,开始捂紧钱袋子,消费降级。
从前让家长心甘情愿一掷千金的早教班,如金宝贝、红黄蓝、美吉姆、七田真、东方爱婴、小马快跑、积木宝贝、科贝乐、巧虎KIDS、蒙特梭利等一大批显赫一时的大牌,前仆后继倒下了一波又一波。
原先如火如荼的各种兴趣班,现在大课时包也卖不动了,生源严重缩水,甚至屡屡出现大机构撑不下去跑路的消息。某房产大v就曾在微博上说——
一夜之间,钢琴忽然卖不动了,如今销量只相当于高峰期的15%,以前五六万买的钢琴,现在五千元出手都没人要。
一个钢琴厂的老板说:钢琴彻底崩盘了,去年一半钢琴厂倒闭了。以前五六万买的钢琴,今年5000块出手都没人要,韩国琴现在一万块钱买4个,日本琴一万块钱买俩,雅马哈卡哇伊价格直接腰斩都没人要。
某乐器协会的副秘书长说:2023年,钢琴销量断崖式下滑,学琴的和买琴的,就好像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了。
育儿消费的降级,已经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家长把“培训成长”回归“陪伴成长”,选择把钱花在刀刃上。
从鸡血沸腾到佛系从容,心态的变化既有大环境下的无奈,也有父母观念转变的理性。
催生的福利重拳之下,
能否有勇夫?
恐婚恐育的社会风气还在蔓延,国家催婚催育的政策也源源不断地推陈出新。
为鼓励生娃,各省市都发布了相关政策。甘肃率先打响了“生娃发钱”的第一枪,真金白银为催生。我们来看看这些措施是不是足够有吸引力?
1、无论城乡户口,均享受生娃补贴,奖励。
从实施意见发布之日起,所有当地的生育家庭和新出生人口都可享受“ 生娃发钱 ”政策。不管是农村户口,还是城镇户口,都一视同仁,奖励全都有份。
2、一孩一出生就奖励2000元,二孩3000,三孩5000。
所有在该县公立医疗机构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产妇,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元、3000元、5000元的生育津贴,奖金可叠加。三胎家庭孩子出生就能领1万元。
3、即日起,所有刚出生的二孩每年发放5000元,三孩每年发放10000元,直至孩子三岁。
也就是说二孩一年奖励5000元,到3岁可以领15000元。三孩则一年10000元,三年就是领3万元。如果准备生三胎的家庭,仅仅这个补贴,就可以领取4.5万元!
4、幼儿托育补贴,以及幼儿园补贴。
到了3岁上幼儿园的年纪,二孩每生每学年给予1000元的资助,三孩每生每学年给予2000元的资助,一直到上小学为止。仅仅幼儿园,三娃的家庭,3年就能领取到3000+6000元。
5、买房补贴,全国首个三娃买房补贴政策面世。
对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在临泽县城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4万元的政府补助。如果不想去县城,那在镇上等集中居住区购买商品房时,也一样给予3万元的现金补助。
这是目前为止,全国第一个出台“生娃买房奖励 ”的大政策。
6、对符合低保条件的临泽户籍生育家庭应保尽保,对不符合低保条件且生活确有困难的视情况给予临时救助,每户一年救助不少于10000元。
北京、黑龙江、四川等多个省市,各项配套措施相继出炉,从就业环境、经济补助、社会基础建设及服务等多方面配合“三孩”政策,组合出击降低生育成本,为生育三孩创造友好环境。
北京、吉林、山东等地还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解决婴幼儿无人照料问题。
甚至有企业也发话了,“第一胎奖励3万元,第二胎再奖6万,第三胎再奖9万,第三胎的直接给予12个月的产假时间”前不久,上市公司大北农宣布的这条消息直接刷屏各大网络平台。
生三个孩子,可以奖励现金3+6+9,18万元的超大额奖金,还加上十几个月的额外产假,确实让人听完有点蠢蠢欲动。何况这还不是小企业,是员工总数超过20000人的超大型企业白字黑字做出的承诺。
对此,大北农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国平,亲自出面,证实了公司确有此公告。
企业的出发点是:响应国家号召,鼓励生育,并为愿意生孩子的家庭,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走向共同富裕。
重重福利重拳之下,是否有勇夫愿意入局,如今尚未可知。
但90后、00后不愿意生娃的心理确实日益蔓延。
一千万的新生儿嫌少,一千万的大学毕业生嫌多。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让这一代孩子刚毕业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高压。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历经十几年的鸡娃岁月后,面对还需要继续内卷到极致的工作竞争,干脆选择躺平和摆烂。找不到奋斗的动力,也失去了对工作、结婚、生娃的兴趣。
这一代年轻人,抗拒的仅仅是生娃吗?不,他们抗拒的是外界被捆绑的人生。
不愿意从出生就开始活在父母的规划蓝图里,更不愿自己的下一代重蹈覆辙。
生育率下滑背后,隐藏着这一代人对现实压力的无奈,对未来的不安。
近期活动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添加菁小沪为好友,发送关键词“择校展”
收到报名链接,选择想参加的场次、填写意向深入了解的学校(若没有可写暂无)
付款,完成报名后,请截图保存,以备现场核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