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金章,河津人士。他自小不爱学习,辍学之后每日无所事事,也没有工作。后来,他投奔河津的一个小饭店老板,在那里干活。干了几年后,他与家里人商量,认为在饭店干活不如学一门技艺。于是,他在运城市四处寻觅,最终在万荣汉薛镇汉薛村拜姓牛的师傅为师学艺。
柴金章勤奋好学、吃苦耐劳,每天清晨四点多五点便早早起床。当时做烧饼用的是煤球方炉子和兰炭圆炉子,他要负责给炉子换煤球、烧水。和面盆很大,一次能容纳一袋多的面粉,而且都是手和面。那时候的学徒工确实非常辛苦,从手和面,到在案板上用手揉碱面,学习看炉子烤饼子,观察碱面用量的多少,再到慢慢开始学习卷饼子,每个环节柴金章都需要认真学习。当时学习做烧饼,后期在运城学了一年以后,他慢慢发觉运城饼子与河津、稷山饼子存在区别。
回到河津后,他继续拜师学艺,在稷山县马家巷村,找到一位老师傅。老师傅来自稷山县翟店镇西位村,在马家巷村口打饼子。柴金章继续勤奋努力地拜师学习,干了九个多月后停止。之后,他走南闯北,到过闻喜、太原等地。慢慢地,最后他来到稷山县老桥口的稷山璐娃饼子店,继续学习并努力工作了一年。随后,在河津市小关菜市场,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位贵人——小程油酥饼。(小程油酥饼在河津拥有 17 年的“老字号”品牌之称,荣获 2021 年稷山饼子届二等奖荣誉称号,2023 年稷山饼子届三等奖职称。)自此以后,柴金章每天跟程老板早起晚归,兢兢业业地干了一年多。最终,他现在在河津市农贸市场自己经营着一家小店。
柴金章小店生意红火,每天打出来的饼子供不应求。
欢迎投稿 • 汾水文学
长按识别右边二维码
添加主编黄志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