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 | 小说
作者 | 胡根庆
原创 | 汾水文学
绝 育
在上世纪国家提倡计划生育的年代,农村有些年青夫妻超生了。而一旦超生,就得受罚。各村罚款均有土政策,超生一胎罚款几百元甚至上千元。
这对当时农村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天文学数。因为当时几乎家家生活拮据,甚至一日三餐连粗粮都吃不饱。
而缴不起罚款的超生户,村干部就把他们家里比较值钱的家具,诸如小平车、自行车、立柜、箱子等作价顶罚款,如还顶完罚款,甚至强行拆房,用梁、檩、椽顶罚款。
村干部怕有的超生户生不下男娃,还想继续生,有的虽然不是超生户也怕还继续生。于是村干部干脆来个快刀斩乱麻,不管是超生户,还是未超生户,统统要做绝育手术。
当时县医院有个叫刘一飞的外科大夫十分有名气,他医术精湛,手到病除,外号叫刘一刀。不过,刘一刀是个见钱眼开的人,每每给患者动手术前,必索取患者家属红包。家属们大都也愿意给刘一刀送红包,因为刘一刀手高,让他动手术放心。
所以各村需做绝育手术的,村干部必请刘一刀。
有一次,刘一刀带了两名护士来到我村给村民们做绝育手术。大队干部给村民宣布:一对夫妇,只需一个人做绝育手术即可。
这样,有的妇女胆小,就叫丈夫做绝育手术,反过来说,有的丈夫胆小或怕有后遗症劳动受影响,干脆叫妻子做绝育手术。
刘一刀的临时手术室就设在大队院旁边的卫生室。
我的邻居媳妇属做绝育手术对象,他男人还想叫媳妇生个男娃,因为他媳妇前两胎都是女娃,第三胎偷偷B超了一下,仍是女娃,便流了产。邻居男人打听到刘一刀在医院做手屡次收红包,便咬咬牙,索性给刘一刀送了50元红包,刘一刀便在他媳妇肚子上轻轻划了个刀痕,又缝了几针便了事。
据我知道,我村给刘一刀送红包的少说也有十多个人,刘一刀均把红包笑纳了,自然悉数做了假绝育手术。
后来我听说刘一刀在别村做绝育手术,仍是先收红包,再做假绝育手术。
刘一刀下乡做绝育手术没一个多月,由于刘一刀多次收红包而不给两名随行护士的好处费,这两名护士便向公检法机关举报了刘一刀。
刘一刀在法院经过严厉审讯,终于对屡次收受做绝育手术户的红包供认不讳,最终刘一刀落了个破坏国家生育政策而被开除医务界并锒铛入狱的可悲下场!
刘一刀在各村做假绝育手术,自然遭到了这些村的干部们唾骂,因为一些做假绝育手术的村民,还有生育能力,说不定哪天夫妻俩做云雨之事,还要生出个娃娃,这就给村干部们抓计划生育增加了多少困难。
而那些经刘一刀做绝育手术漏网的村民们却高兴了,他们庆幸刘一刀收了他们的红包刀下留情,让他们还有生育能力,还有不达目的继续奋斗的机会……
唉!哪个时代的村里人咋就有不生一个或两个男娃誓不罢休的想法呢?
而在现今年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了,村里有生育能力的村民们却不敢生娃娃了!
你说怪也不怪?
我村有两个老年村民,都在当年计划生育年代只生了两个女儿,因怕超生受罚而无续香火的后人,凑在一起说到如今国家放开了生育政策,其中一个老年村民调侃说:过去我硬得梆梆的,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更硬!没法呀!如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软了,我却也软了,唉!更没法呀……
胡根庆,自号五柳汾士,山西稷山下迪村人氏。曾于八十年代在《河东文学》发表万余字的中短篇小说《野寡妇》《天边有一片晚霞》等作品。在《山西农民报》《山西老年杂志》《运城日报》《枣花报》等作品均有刋登。曾在《电力杯》大赛中小说获一等奖,《交通安全》征文大赛中小说获二等奖,《稷医杯》征文大赛中散文获二等奖,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话剧微电影等在各网络平台已发表千余篇。
欢迎投稿 • 汾水文学
长按识别右边二维码
添加主编黄志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