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世界】后稷大地又逢春 ‖ 安新明

文化   2025-02-04 19:09   山西  







□  安新明


 后稷大地又逢春


     稷王山巅的残雪还衔着星子,打春的锣声已撞破三更寒。老更夫提着气死风灯走过鼓楼,檐角铁马忽然叮咚作响——原是东来的风正用柳骨笔锋,在青砖缝里写二十四番花信。


      社稷坛前早跪满了取"五色土"的农人。白发族长捧着《夏小正》唱诵时,第一缕曦光正巧剖开陶瓮,露出窖藏整冬的蓼曲。酒香漫过石罅,惊醒了蜷在《齐民要术》残卷里的蠹鱼,那书页间斑驳的霉点,原是后稷教民稼穑时遗落的粟种。


       鞭春牛的柳条浸过汾河,梢头系着桑木削的燕。黄泥塑的春牛肚里藏着七十二粒谷,一鞭下去,稷王庙的琉璃鸱吻便簌簌落金——竟是藏在瓦当里的迎春蜡梅,被暖阳晒化了封蜡。碎金坠地成符,小童们争抢着塞进灶膛,火舌舔舐间爆出五谷方言。


       青龙寺的唐柏上新绑了"春幡子",葛布浸染的绿比河水早醒半月。比丘捧着铜盆接檐溜,说是立春水可点豆腐,却见小沙弥偷偷蘸着在《四民月令》上画耕牛。忽有戴胜鸟掠过经幢,衔走了老住持的戒尺,在藏经阁飞檐挂出一串惊蛰的预告。


      晌午的太阳黄经停在315度,药王洞前支起十口陶釜。茵陈、防风、柴胡在沸水里舒展筋骨,蒸汽凝成云图,教人看清哪片是周宣王东狩的残云。穿百衲衣的采药翁指点山峦:"这满坡草木皆药引,解的是千年沉疴。"


    暮色将合时,稷山古城的九曲黄河灯阵亮了。面塑的春神句芒骑着青牛,牛角挑着七十二盏荠菜花灯。穿葛衣的守灯人敲起陶埙,声波荡开处,蛰虫拱破冻土,县志里记载的"春盘"正在八仙桌上苏醒——春饼裹着龙须韭,竟裹进了半卷《豳风·七月》。


         更漏子滴到戌时,打春的宴才上炙鹿脯。忽见南门腾起百盏天灯,灯纸糊的是《耕织图》残页,火光映出北魏壁画上的耧车。满城老少仰首望去,银河正把耧脚伸向稷王山,播撒漫天星种。


        子夜有人听见土地开裂的轻响,掌灯照去,原是汉瓦当萌出新绿。县志编纂馆的铜锁忽然坠地,泛黄的纸页间游出青穗,沿着月光爬上屋脊,在鸱吻旁结出一串《汜胜之书》的注脚。


         东方既白时,满城柳笛吹破薄霜。那些悬在枝头的冰棱,原是时光窖藏的二十四节气令,此刻正化作檐角铃铎,把古老的物候密码,叮叮当当传向解冻的汾河。




作者


简介


安新明,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稷山广播电视局长、总编辑,县经委主任、县商务局长、县经信局长。退休干部,县作协名誉主席,诗联学会名誉会长。曾出版《苜蓿花》、《桑梓情》《平安集》等书。


   汾水文学

    长按二维码添加

      主编黄志峰微信  

  散文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侵权必究


无论您漂泊到何处

这里都是

您的灵魂树洞

——汾水文学

长按识别二维码

添加主编黄志峰微信



汾水文学
读一段文字,品五味人生。彰时代特色 ,留千古雅韵。文苑撷英 ,人才荟萃。 立足中部,面向全国。 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故事、鸡汤文章、社会新闻。 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及近照。感谢广大粉丝读者的不离不弃!大牌文学平台,定会不负众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