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畔故事】院中的守望 ‖ 稷山 段连生

文化   2025-02-04 19:09   山西  







微小说——


院中的守望 


□  稷山  段连生


正月初六,晨光煮微,就着昨夜残梦,董阿婆便早早起来,她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像这几天过年那样,给儿孙们忙碌着做早饭。

灶台上,还残留着过年时的烟火气。饭桌上,碗筷摆放地整整齐齐,安静地待在那里,不再有孩子们争抢的吵闹声。

“妈,我们赶早走,早饭就不吃了。”儿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急切。董阿婆转过身,看到儿子,儿媳,孙子们托着行李箱站在门口。她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只能挤出一似笑容。喃喃地说出:“路上注意安全,到了报个平安……”

女儿一家离开的时候,小外孙紧紧抱住董阿婆,奶声奶气地说:“外婆,我会想你的。”董阿婆眼眶一热,伸手摸了摸小外孙的头,“宝贝,要听爸爸妈妈的话,暑假再来看外婆。”

目送着儿女们的汽车消失在远方,董阿婆缓缓地走回了院子。院里的灯笼还高高地挂着,可那喜庆的红色,此刻却显得格外刺眼。她坐在那张老式的藤椅上,周围的一切都安静地可怕。风轻轻地吹过,吹落了几根屋沿下的冰凌,“滴嗒”一声,在寂静中隔外清晰。

董阿婆的目光落在院子角落,那里放着孩子们过年时玩过的玩具。一个小皮球,是孙子最喜欢的。过年这几天,他总是追着它满院子跑。还有一副跳棋,是女儿特意买给一家人消遣的。那些五彩的棋子,仿佛在诉说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下棋时的欢声笑语。

“都走啦,又剩下我一个人了。”董阿婆自言自语道,眼神里尽是落寂。她想起过年这几天,院子里热热闹的场景。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玩耍,大人们围坐在桌旁,谈天说地。那时候,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如今,这热闹就像一场梦,醒了,什么都没了。

午后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董阿婆却感觉不到一似温暖。她起身,走到屋里打开电视,正播放着热闹的综艺节目,可她怎么也看不进去。她的思绪漂回到孩子们小时候,那时候,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苦,但一家人总是在一起,每一天都充满了欢乐与希望。

傍晚,董阿婆简单地吃了些饭,便又到院子里。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洒下清冷的光。她抬头望着月亮,心中的思念,愈发浓烈。孩子们你们到家了吗?吃饭了吗?……

董阿婆正念叨着,突然手机铃声打破了寂静。 她急忙起身走进屋里,拿起手机见是儿子打来的电话。“妈我们到城了,你别担心了。你一个人注意身体,吃好,休息好啊……”儿子的声音从那头传来,董阿婆的眼眶又湿润了。“好,好,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

“妈,我们到城了,别挂念了,你要保重身体啊。……”是女儿打过来的电话。

挂了电话,董阿婆心情稍微好了些。她知道,孩子们在城里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虽然舍不得他们离开,但却无奈,也希望他们过得更好。他们都多次劝她到城里一起生活,可她就是不想离开这熟悉的故土。

夜深了,董阿婆躺在炕上怎么也睡不着。她望着窗外的月光,听着远处的狗吠,心里暗暗期待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期待着一家人再一次团聚的那一刻。




作者简介:  段连生,男,66岁中共党员 , 稷山县水利局退休职工。曾任水利局办公室主任、水保站长,曾在新闻媒体发表过许多新闻稿件,评为广播电视台模范通讯员。




欢迎投稿 • 汾水文学

长按识别右边二维码

添加主编黄志峰微信



汾水文学
读一段文字,品五味人生。彰时代特色 ,留千古雅韵。文苑撷英 ,人才荟萃。 立足中部,面向全国。 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故事、鸡汤文章、社会新闻。 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及近照。感谢广大粉丝读者的不离不弃!大牌文学平台,定会不负众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