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4年1-11月,“新三样”出口合计1272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9%。尽管占比不高,却是近十年来我国外贸发展最快的领域。“新三样”的国际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美西方为遏制中国科技进步高举关税大棒,企业“走出去”开始由产品出口向产业链出海过渡。
2024年,“新三样”出口增速自高位回落。仅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保持正增长,表现为量涨价跌,出口区域集中在欧洲和拉美,美国仅占比1.5%。随着关税政策出台,欧盟纯电汽车出口下滑是新能源汽车表现偏弱的主要原因。
锂电池出口量价齐跌,且价格跌幅更甚。主要面向欧盟、北美、东北亚和东南亚,美国是第一大出口市场。出口下滑一方面来自于“内卷式”竞争导致的价格暴跌,另一方面是出口欧美之路阻力重重。
光伏出口量涨价跌,出口区域的分布较为广泛。光伏产业亦陷入“内卷”困局,全产业链面临持续亏损的窘境,“内卷”也外溢到国际市场,导致贸易保护加剧。
尽管外部关税壁垒高企,各国普遍对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建厂持欢迎态度,目的是乘中国绿色技术之东风,提升本国产业竞争力。在此背景下,“新三样”企业正在经历从出口向出海的范式转变。
从投资规模看,光伏的投资笔数最多,新能源汽车的投资总额、单笔投资金额最高;从投资趋势看,光伏热度不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从投资方式看,绿地投资上涨、并购投资回落。
从投资区域看,欧亚是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出海的热点地区,美国对新能源汽车全面围堵,对锂电池投资却敞开大门。在2015年美国对光伏开展第二轮“双反”调查之际,光伏企业曾掀起第一波出海东南亚的热潮,随着“反规避”调查的启动,对东南亚投资退潮,对美国、中亚、中东投资兴起。
2024年1-11月,“新三样”出口合计1272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9%。尽管占比不高,却是近十年来我国外贸发展最快的领域,较2015年同期增长了6.3倍。“新三样”对应着“老三样”,前者包括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三类技术密集型产品,后者涵盖服装、家电、家具三类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老三样”到“新三样”,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真实写照,充分体现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绿色低碳产业的竞争优势。
“新三样”的国际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美西方为遏制中国科技进步高举关税大棒,企业“走出去”加速由产品出口向产业链出海过渡。本文刻画了“新三样”出口与出海图景的全貌,以期加深对三大新兴产业国际化现状的认识。
一、“新三样”出口图景
(一)新能源汽车
2024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金额434.4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在“新三样”中唯一录得正增长,2021-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241.7%、118.5%、74.7%,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增速后,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在高基数之下逐年下滑,但绝对规模仍屡创新高。量价分离看,表现为量涨价跌,出口数量增速的下滑趋势略缓于金额增速,价格是主要拖累,自2023年8月步入负增长区间,2024年11月跌幅达20.7%。
免责声明 本报告所采用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所载的资料、数据、意见及预测结果仅反映发布本报告当时的情况,相应数据资料可能随时间被修正、调整或更新。 本报告中的所有信息仅供研究讨论或参考之用,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任何机构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