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特征:
好发于老年男性。
多见于日光暴露部位,特别是面部、前臂、手腕、手背。
病因不明,可能与紫外线或病毒感染有关。
起初为皮色或红色小丘疹,数周或数月内迅速增大至0.5~2cm大,半球形,中心呈火山口样凹陷,充以角质栓。
一般于半年内可自行消退,遗留轻度凹陷性瘢痕。
三期演进(未治疗时):增殖期、稳定期、消退期。
临床分为单发、发疹性(罕见)及特殊型(巨大型、边缘离心型及甲下型)。
角化棘皮瘤的各种临床皮损(图片来源于《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第4版下卷、《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 》 第3版)
组织学特征:
肿瘤对称,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特点,具有鳞状上皮分化特点。
肿瘤生长深度很少超过汗腺水平。
中心呈火山口样,其中充满角质、两侧为唇状表皮包绕。晚期可变平。
下陷表皮增生,增生的表皮突在许多地方与其周围间质分界不清,含有不典型细胞及毛玻璃样细胞,可见角珠,与高分化鳞癌的局部表现相同,晚期表皮变薄,角珠可消失。
部分病例向深部浸润性生长,应当考虑为侵袭性鳞癌。
有时在肿瘤边缘可见颗粒层增厚、挖空细胞等HPV感染证据。
充分发展时增生表皮内可见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形成的脓肿。
早期瘤体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充分发展阶段以混合型细胞浸润为特点,底部纤维化为晚期改变线索。
上面四幅图组织学改变显示表皮浸润性生长,增生表皮突与周围间质分界不清,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图片来源于《实用皮肤组织病理学-结构模式分类-病理与临床图片对应》 第2版)
随着皮损进展老化(和消退),角栓消失,增生上皮趋于平坦,基底变为乳头状,其下有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浸润有时为苔藓样,浸润细胞主要为细胞毒性T细胞。肿瘤边缘可呈领口状。消退中的角化棘皮瘤可伴有异物巨细胞反应,这是对释放出的角蛋白的反应。
(图片来源于《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第4版下卷)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鳞状细胞癌相鉴别。
鳞癌与角化棘皮瘤的鉴别要点是:
(1)鳞癌是内生性的,而角化棘皮瘤(KA)主要是外生性的。
(2)KA损害的中央呈火山口样,其中充满着角质物,周围为唇状上皮所包绕,而鳞癌时无此结构。
(3)鳞癌时可见到假腺样结构及个别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而KA 时很少见。
(4)鳞癌时浸润的炎症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而KA时可见多数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
注:尽管这两个病有上述区别,但有时鉴别仍很困难,此时应密切随访,或对肿瘤作诊断性的切除,在组织病理学确诊后再决定下一步如何处理。如果确诊为角化棘皮瘤则不一定要扩大切除。但文献和临床工作中偶有角化棘皮瘤发生转移的病例,所以,如果皮疹在 2cm 以上,尽管组织学符合角化棘皮瘤,临床治疗建议按鳞癌处理。
小结:
角化棘皮瘤的正确诊断取决于详细充分的临床病史,若缺乏病史记录或只根据组织片段进行判断,是难以作出诊断的。诊断角化棘皮瘤最基本的要点是肿瘤为外生性具有向鳞状上皮分化的特点,中心呈火山口样,其中充满着角质物,两侧为唇状上皮所包绕。为了作出正确的诊断,必须对整个病变的结构型式进行评估,因此需进行全切或横贯皮损中央的深在活检。镜下应首先在扫视下检查。若以环钻法取材,则难以判断病变的结构型式,而从高倍镜下分析肿瘤的细胞学特点,由于常见到明显的核非典型性可误诊为鳞癌。
参考书籍:
《皮肤病理学与临床的联系》第4版下卷
《皮肤病的组织病理学诊断 》 第3版
《实用皮肤组织病理学-结构模式分类-病理与临床图片对应》 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