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痒疹特点:早期病变表现为红斑丘疹伴瘙痒,消退后遗留网状色素沉着,病情迁延。如果我们取的比较新鲜的皮损,病理上表现为细胞间及细胞内水肿,严重的时候会形成网状变性,形成明显的表皮内水疱,可以有基底层液化,浅层血管周围炎;到了后期海绵水肿减轻,以色素失禁为主,表现为真皮浅层较多的噬色素细胞及色素颗粒。主要鉴别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一般没有红肿的表现,直接出来就是色素,呈网状的,一般不痒,病理上没有显著的海绵水肿,主要表现为表皮肥厚,皮突下延,基底层色素颗粒增多。
临床特点:
好发于两乳之间,以后可延及肩部及侧颈部,但以乳头间和脐周最为严重。
皮损为直径约5mm有色素的扁平疣状或乳头状瘤样丘疹,相邻丘疹可融合,周围可形成不规则的网状改变。
临床分三型:点状色素性疣状乳头瘤病、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钱币状融合性乳头瘤病。
病理特点:
表皮角化过度,可有角化不全,表皮突向下延长轻度乳头状瘤样增生。
颗粒层变薄,棘层肥厚,但只限于两个延伸的真皮乳头间。
基底层色素轻度增加。
真皮水肿,血管周可见非特异性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中上部有时可见到弹力纤维碎片。
湿疹与接触性皮炎病理表现类似,临床表现也有相似之处。总体来讲,它们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不同期临床表现不同。病理上表现为细胞间及细胞内水肿,表皮肥厚或正常。慢性期表皮会肥厚一些,急性期厚度相对正常。浅层血管周围炎,可有嗜酸性粒细胞。
脂溢性皮炎特点:好发于脂溢部位,头皮、面部、上胸部和背部。皮疹为淡黄红色、油腻性结痂。病理表现:表皮海绵水肿-银屑病样皮炎,毛囊口“唇缘”角化不全,角质层里面见到浆液及中性粒细胞。主要的银屑病鉴别,脂溢性皮炎可以表现为银屑病样皮炎,角质层里面也可以见到中性粒细胞,所以鉴别起来比较困难。但是银屑病是融合性角化不全,颗粒层减少或消失,而且一般表皮没有水肿,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和脂溢性皮炎区分,但有些时候区分不了的时候,有些人会下银屑病样脂溢性皮炎或者脂溢性银屑病来做一个描述性诊断。
下面这个病例也有海绵水肿的表现,但是海绵水肿比较轻,角质层有些轻度角化不全,基底层色素是减少的,这种病理不具有绝对特异性,但是结合临床是有诊断价值的。
实际上这是一个白色糠疹,白色糠疹很少做病理。儿童常见,一般长在脸上。偶然长在身上的时候不太好和白癜风鉴别,这个时候做病理有一定的帮助,但总的来讲,还是要结合临床。
白色糠疹特点:儿童面部好发,但是成人也可发生,有时躯干、四肢也可以发生。皮损主要表现为色素减退斑,少量鳞屑。一般不痛不痒,无自觉症状。病理上表现为真皮浅层血管周围炎,轻度灶性海绵水肿,灶性角化不全(表现为临床上白色糠疹轻微的鳞屑),基底细胞内色素减退。需要和白癜风鉴别,白癜风在临床上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色素脱失斑,一般来讲,皮损典型的话在临床上可以鉴别两者,如果区分不了的话,从病理角度讲白癜风的黑素细胞及色素是减少的,不是完全消失的。如果还区分不了的话可以加做特染,染一些黑素细胞的标记看看到底黑素细胞还在不在,如果没有的话,更倾向于是一个白癜风,如果黑素细胞还在,只是功能上受损的话,更倾向于是白色糠疹。当然,最终还是需要临床和病理综合去考虑。
a.可以始发于任何年龄,60%始发于20岁前。
b.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骨骼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好发。黏膜、毛发可以受累。
c.临床分为寻常型、节段型、未定类型及混合型。
d.无自觉症状。少数寻常型初始可出现轻微或明显的炎症反应,伴有瘙痒。
e.寻常型白斑分布呈多样性,多为散发性乳白色斑境界清楚,大小及形状不一,可泛发全身甚至色素全部脱失。
f.节段型为单侧,按某一皮神经节段分布,发病年龄更早,色素脱失常不完全。
g.未定类型为限局性,暂无法判断向节段型还是寻常型发展,部分长期限局。
a.表皮中黑素细胞数量完全消失或明显减少。
b.表皮中黑素颗粒也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
c.早期真皮浅层血管周稀疏的淋巴细胞浸润,表皮中有时亦可见少数淋巴细胞,黑素细胞数量正常。
d.充分发展的皮损可出现界面皮炎的特点,即界面空泡改变及真皮浅层血管周稀疏的淋巴细胞浸润,真表皮交界处黑素细胞及黑素颗粒数量明显减少。
e.晚期皮损表皮中无黑素细胞和黑素颗粒,真皮浅层血管周无淋巴细胞浸润。
玫瑰糠疹特点:圆形或椭圆形斑疹,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病理表现为轻度灶性海绵水肿,灶性角化不全,红细胞外溢,且进入表皮。临床上主要和梅毒鉴别,梅毒的玫瑰疹和玫瑰糠疹在临床上很像,梅毒的玫瑰疹手掌和脚掌经常会有,病理上梅毒真皮里面有浆细胞。同时可以查血清学检查,梅毒血清学实验是阴性可以排除梅毒。
《皮肤病学》 第1-4版 朱学骏,王宝玺,孙建方,项蕾红主译2019年(彩图)
《实用皮肤组织病理学》 第2版 高天文,王蕾,廖文俊。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 上下册_赵辨主编2017年(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