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春夏,美丽的滨江学校在桂花飘香时节走进秋日。为了探索课堂教学新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带动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本学期我校语文组开展了“问题意识下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秋天的雨》一课展开,语文组三位教师通过各具特色的课堂,展现语文教学的魅力与活力。
《秋天的雨》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古代与现代、诗歌与文章、视觉与听觉等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这是一个主要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材单元,结合单元读写内容和目标,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我为秋天写日记”。
《秋天的雨》是本单元第三篇文章,这是一篇洋溢着诗情画意和童真童趣的散文。课文将秋天众多的景物通过秋雨巧妙地串起来,勾勒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
在感知体验中
积累的“秋雨课堂”
范丽君老师利用色彩明丽的课件、精美生动的板书和孩子们一起展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范老师的教学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与重点词句,让学生走进文本,感受秋天的美。在朗读中,老师注重遵循学生的个性体验,根据学生的爱好,仅仅用一个动作,一张图片,便让学生对整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既有了形的感知,又有了新的体验,这充分体现了新课堂的新样态。
层次训练
习得方法的“秋雨课堂”
黄嘉烨老师教学目标清晰,注意课文之间的迁移运用,抓住了本课重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方式去品味文章语言,让学生在读中品,品中思,体会文章中句子的精妙,进而引导学生仿说、仿写,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词语为“匙”
开始思辨之门的“秋雨课堂”
张梓严老师落实课前三分钟,贯彻单元意识引入本课。初读课文后,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张老师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和解读正确,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挖掘出文本的各个教学要素进行设计。阅读文本,找出同种句式、不同段落表达的语言密码,学生赏读、练说、试写,由一个关键词语的学习为“样本”,打开秋天的大门,打开学生的思辨之门。
听课教师积极听课、认真学习,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印证,进行着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课后,教师们积极参与评课,聚焦新课标理念的课堂落实情况,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老师们在评课议课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刘艳老师针对青年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解答,同时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新课标学习任务群、教学目标、本课文本解读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提出建议。
由“繁杂”走向“简明”:本课依据教学目标将课堂结构基本对分为两部分:⑴“内容理解”部分,感受秋天的美及对秋天的喜爱。⑵学习“言语表达”部分,学习围绕中心词句将秋天写得美的言语表达样式。目标2将目标1所得知识内化为能力,以小练笔的形式进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简明,练扎实。
由“分块”走向“融合”:设计一个指向核心目标的“主问题”,注意词语、段落之间的语文要素的融合。学生围绕“主问题”在文本中探究相关内容,这些内容不分段落,彼此融合。引导学生“先学”,关注学情再“后教”,“顺学而教”。
由“回答”走向“提问”: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的问题意识都很重要,阅读中通过构建有层次的问题,从表象到内核,逐层推进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从“是何”“为何”“如何”“若何”四个层次优化学习,提升能力。
成长营导师
陈冬 刘静 刘琴 汪晓梅 陈霞 卢彩霞
备课组长 | 蔡琳华
撰稿 | 黄嘉烨
统稿 | 刘 琴
摄影 | 卢艺雯
编辑 | 缪 萌
校审 | 徐 云
签发 | 刘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