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总包之声▲ 和百万总包精英,一起向上生长
工程行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投资资金来源问题的影响,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就在上周,财政部推出了共计十万亿的化债政策,包括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该计划将分三年逐步实施,以及连续五年每年安排8000 亿新增专项债用于化债,共计4万亿。同时还明确,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这一政策的宣布,无疑在工程行业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那么,这十万亿究竟能否成为工程行业的又一次机会呢?它又将如何影响行业的未来发展?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这十万亿的目的,这十万亿是用来化债的,不是用来投资的,核心解决的依然是之前已经出现问题的地方隐性债务。根据会议上面提出的数据,在2028年之前,需要地方消化的隐性债务是14.3万亿,在本次政策推出后,每年地方需要消化的额度就不到原来的六分之一,大大解决了地方化债的压力。一方面,随着房地产的下行,土地出让收入明显减少,地方债务风险升高,地方财力受限。2022年下半年开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地方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债务风险隐患。土地出让收入已经从2021年的高点8.5万亿迅速下滑,去年2023年仅实现5.7万亿,而2024年前9个月的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又继续下滑了25%。随着土地出让收入和财政收入的下滑,地方政府宽口径债务率迅速上升,给地方带来了较大的债务偿还的压力。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内需不足,需要稳增长的措施抓紧提出。7月份的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到三季度的统计数据发布,经济增速明显的放缓。再到9月份的政治局会议提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其中化债的政策不仅能够缓解地方的财政压力,从而为改善经济腾出更多的空间,同时也能够让地方有更多的精力来思考经济的问题。另外,客观上来看,地方债现有的限额空间已经不足以支持地方自行化解隐性债务的问题。到2024年11月初,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和限额分别为45.09万亿和46.79万亿,仅有1.7万亿的空间可以使用,本次提高6万亿专项债限额后,后续限额空间将来到7.7万亿,从客观上解决了短期内地方没有“空间”的问题。总体而言,这次政策的推出,是“以时间换空间”的做法,给地方财政解决了燃煤之急,短期内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实问题,帮助地方腾出了空间。长期来看,债务还是债务,问题还是存在,还需要拉升经济来解决根本的问题。那么,工程行业在此政策推出后,是获得了一次机会?还是又落入了一个“陷阱”?笔者认为,总体而言,这次政策的推出,是对行业的一次机会,但是“机中存危”,需要从短、中、长三个角度去思考应对之策。(一)短期之策:做好项目回款和应收账款清理,增强企业现金流财政部提出的十万亿化债计划,对于现阶段的工程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工程企业普遍面临着项目回款难、回款周期长,进而导致企业的现金流紧张,资金链面临压力的问题,应收账款不断高企,已成为企业现阶段面临的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残酷的问题。本次政策之下,根据部分券商的预计,大约会有2.67万亿资金将用于偿付工程企业的欠款,这将直接改善工程企业目前的现金流状况,对于已经把“存粮”消耗殆尽的企业,无疑是雪中送炭。此外,随着政府债务的置换,政府的财政压力将得到缓解,这将为政府释放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支付长期的工程欠款,从而进一步改善工程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工程企业要抓紧时间对接业主,抓住这次释放出来的现金流,尽可能地做好回款和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为企业后续的运营留出更多的操作空间。今年收回的现金,就是明天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二)中期之策:筛选政策导向下的潜力业务,巩固现有业务发展化债计划的实施,不仅能够短期内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也为工程行业的中期发展提供了空间。首先,随着地方化债压力的减轻,将有更多的财政空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依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中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摒弃这个手段不用,也找不到其他可直接替代的动力,因此这将直接带动一些暂缓项目的建设。其次,在国家整体战略的政策导向下,工程建设已经不是以前的“摊大饼”阶段,“摊大饼”的边际效应递减,工程建设的投资方向会更聚焦。传统的行业划分来看,未来基建投资主要增长将更加倾向于水利、电力等关键领域,当然在建筑、市政、交通这些相对比较完善的领域,更新、改善、补短板将会成为主要的业务类型。所以,在后续可见的五年的时间里面,项目依然会有,但是会有所改变,工程企业还需要这些业务维持企业的运转。业务不可能一朝改变,有选择地做业务,做“好”的业务,是对企业中期发展的考验。(三)长期之策:摒除幻想,在缓冲的时间中努力进行企业转型十万亿化债计划为地方化债提供了空间,也为经济动力的转型提供了空间,相对的,也为工程企业的转型留出了空间。在政策的支持下,现金流改善,能够为企业提供更长的生存空间,但并不是说企业可以一直按照原有路径发展下去,过往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以前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工程企业必须面对转型,如果不转型,也只是把企业的“死亡时间”往后延长了几年罢了,并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工程企业要是还想继续存在下去,必须利用好这次政策给予的空间,积极思考并开展企业转型的工作,培育新业务、研究新技术、拓展新市场……,工程企业的转型之路还很长。
综上,从短期来看,更多地还是机会,但从长期来看,我们面临的危机依然存在,这次政策给了我们一个“喘息”的机会,但这不代表下次我们还会有这样的机会,要想生存下去,就摒除幻想,努力吧!
很多总包人,长期在工地,一年都没有一次企业外派学习的机会;很多总包企业,几乎不学习&不借鉴外部的EPC总承包经验。不管是经营拿订单、高品质履约还是降本创效,都特别依赖于团队每个人的能力。提升能力,永远是最重要的事。加入总包学园VIP,直接向120+总包专家/大咖学习,平台1800+好课,1000+资料(还在持续增加)无限制畅享。线下培训2天,在总包学园可以学12年。企业团购,同样10万元预算,能让350名员工都学1年,简直不要太划算。EPC总承包逆势持续增长,千万别让错过建设模式革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