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非诉协同疏导、做实专业支撑、综合整治并行”治理思路,近年来,全市法院系统升级打造“齐行有道”淄博特色道交解纷工作品牌,有力推动了道交纠纷多元治理工作向深走实。目前,全市70%以上的道交纠纷化解在诉前,进入诉讼的案件中有90%以上通过调解、速裁等途径高效化解。
道交纠纷多元共治
2024年8月7日,临淄区人民法院稷下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通过法官反复耐心调解,最终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2022年12月18日,被告郑某驾车将骑自行车过马路的原告崔某撞倒,导致崔某受伤并住院治疗,后经鉴定为二级伤残、精神七级伤残。因郑某仅投保了车辆交强险,并以经济困难为由拒绝赔偿,双方多次协商无果,崔某诉至法院,要求郑某赔偿其损失并申请对郑某的财产进行保全。
为尽快化解纠纷,承办法官郑爱村与书记员薛莎莎、调解员相君分工协作,先后组织双方调解数十次。为避免判决后引发后续纠纷,在开庭前,郑爱村通过与原告家属、被告深入沟通交流,讲解调解与判决的利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双方同意以调解方式处理此案。
道路交通纠纷涉及部门多,处理环节相对复杂,实现多元共治尤为重要。为全面做好道交纠纷化解,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市县两级府院联动专题会议,推动道交领域府院联动纳入市级层面台账管理和督导评估体系。联合市司法局、市交警支队、市银保监局、市保险行业协会出台道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意见,在全市9个基层法院建立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实现道交纠纷一站式、一体化处理。
与此同时,深化“法院+协会”诉调对接机制,推动保险协会工作人员入驻法院调解工作室,与交警、保险协会及保险公司组建“快速理赔保险联盟”,对涉同一保险公司的案件实行统一对接、集中调解。优化“法院+仲裁”分流化解模式,会同司法局、仲裁委出台专项制度,联合仲裁委成立“诉裁对接中心”,推动经由仲裁调解组织调处案件或达成仲裁协议的案件移交仲裁委员会一体处理。
道交案件高效审判
据了解,为确保道交案件高效审判,全市两级法院组建了道交专业速裁团队,实现案件归口审理。制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举证指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要素对比表》,全面应用要素式审理、表格式判决模式,全市95%以上的道交案件通过速裁方式得到高效处理。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道交纠纷一审事实查明操作精要》《法律适用疑难问题解答》,统一两级法院裁判尺度,全市道交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实现持续提升。2023年全市道交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2.41%,二审案件同比下降了25.41%,6个基层法院全年无道交发改案件。
长效机制纾困解难
沂源县大张庄镇的李某酒后驾驶三轮车造成交通事故,致48岁的郭某下肢瘫痪,让郭某一家生活陷入困境。2024年1月,郭某向沂源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因责任方李某名下无资产,法院判决后赔偿款一直未执行到位。
“针对郭某的困境,沂源县民政局联合县人民法院进行研判分析,于今年6月份为其发放‘沂路有爱’司法救助慈善基金1万元,并依程序将其纳入农村低保救助。通过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和低保救助,郭某一家的生活困境得以缓解。”沂源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针对郭某的困境,沂源县民政局联合县人民法院进行研判分析,于今年6月份为其发放‘沂路有爱’司法救助慈善基金1万元,并依程序将其纳入农村低保救助。通过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和低保救助,郭某一家的生活困境得以缓解。”沂源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交警、检察、司法、民政等部门建立“司法救助+社会救助”长效机制,在道交一体化处理平台开通线上线下救助申请渠道,对生活困难、被执行人确无赔偿能力等符合条件的当事人,通过救助基金、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临时救助及大病救助等形式,及时纾困解难,推动案结事了。
全市法院深入贯彻“办案就是治理”理念,创新与行业沟通模式,建立以“万单成讼率”为重点的涉保道交案件季度通报制度,有效弥补了行业制度漏洞和治理短板。今年以来,我市法院道交类纠纷一审收案2662件,结案2562件,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1422件,审判质效持续走在全省法院前列。在案件收案整体增长的趋势下,道交纠纷收案同比下降2.06%,道交领域多元化解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