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第58篇独立成文,全文3900字。
2
在竞技体育中,让球是违背体育精神的操作,这应该是个共识了。
只要一说到让球,与之关联的就是赛场黑幕、权力倾轧、利益输送等。竞技体育的赛场,已经是人们追求的透明、公平、公正等体现最充分、干扰最少的地方了。这里就是实力为王,最简单的、最直接的同台竞技比拼,运动员的个人综合实力就是可以直接决定比赛结果。这也是人们喜欢体育赛事、关注体育的一大原因。
所以,当一些赛事有让球相关争议的时候,基本上人们的态度都是,让球就是打假球,是违背体育精神的。我曾经也一直很坚定地这么以为。
但最近,我看到了另一个观点,这位网友评论的是乒乓球:
“平时,为了那些王道打法的乒乓球明星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敌人,削球手等队友很多时候都要作为陪练,让队友熟悉自己的球路。而正是因为队友熟悉自己的球路,所以导致削球手在面对队友时,全然没有面对不熟悉的对手时所具有的优势。
就像这次巴黎奥运会,面对朝鲜混双不那么正统的打法,中国队就邀请上海老阿姨给孙颖莎陪练,熟悉这种打法。虽然我相信孙颖莎就算不熟悉也能赢,但中国乒乓球之所以强就是在于他们能面对各种类型的对手。而中国的对手往往只研究中国队,只打可能赢中国队的球,以至于经常被其他对手打爆。
而这是需要大量的像削球手一样的各种打法的队友提供帮助的。而这些队友提供了帮助后,下场就是在正式比赛中遇到你被你打爆。
国家队基于集体利益,认为在某些要让这些队友去战斗的时候,需要作为平时吃红利的王道打法的运动员偶尔让路,或许有违体育道德,但我觉得说不上过份。如果是两个技战术类似的球员,自然是谁强谁赢谁进下一轮,应该也不会做特殊的安排。”
就还挺冲击的,说的挺有道理啊,好像不能这么一刀切地看问题。
后来又看到了一篇国乒往事的文章,比较客观的讲了国乒从开始至今的大概历史脉络,看完之后,就对让球这事有了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任何现象,都有它存在的背景和意义,不能简单地去判断是非对错,也不能忽略所在的时代、文化等各方面的背景环境。
3
我本身不算球迷,平时也不怎么看球,但因为对于让球到底该如何看待出现了疑问,所以按图索骥、拔出萝卜带出泥地追踪了很多资料,发现对于这事的判断,会受制于政策导向、现实基础、文化背景、政治需求、商业和人性规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特别复杂的社会状态在一个非常具体而细微的事件表象上的反应,没法简单粗暴地判断和杜绝。
以我现在依然浅显的了解,都大致可以总结两个让球现象必然存在的原因。
首先是,对于让球的性质界定是困难的。是违背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的黑幕操作,还是同属于竞技中的智谋的比赛策略,难以有非常清晰的判定标准。
怎么叫让球呢?
明显的放水、故意输球,毫无争议肯定属于让球、打假球,那策略性的在前面的资格赛、小组赛保存体力,到半决赛、决赛拼尽全力,叫不叫让球?如果有单项和团体,想保团体奖牌,在单项赛中保存体力,或者更想冲单项奖牌,团体惜力,叫不叫让球?
运动员自己考虑之后决定保一项、放另一项,如果这是比赛策略,不叫让球,那么团队领导决策,保一些项、放哪些项,是否也可以叫团队的策略?如果在单次比赛中可以制定策略,是否也可以在一个阶段的赛程里制定更长期的策略?
这么推理下来,不符合体育精神的假球、让球和符合体育精神的比赛策略、排兵布阵之间的界限就越来越模糊了。
那是不是如果管理层和运动员达成了共识的,那就不算,如果运动员不同意但被迫让球,就算黑幕呢?
但也没那么简单。
即使管理层和运动员达成共识,如果排兵布阵达成了预期,自然是皆大欢喜,管理层部署有方,运动员虽可能有遗憾但是退让有集体成绩的回报、有意义感,观众也不会质疑。但一旦最终结果失败,毕竟对手不一定按你的节奏来,那么,部署就成了败笔,观众不仅会质疑决策本身的失败,还会质疑这种决策方式是否违规,运动员会不甘,白白牺牲了自己、成就了对手,管理层也会被问责。
有可能属于这种的案例就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男乒单打项目。因韩国选手柳承敏以黑马之势打败老将老瓦,导致我方的头号选手王励勤和老瓦在半决赛会面获得铜牌,而冠军由柳承敏打败三号选手王皓摘取。之所以说有可能,就是并没有官方证实王励勤让球给王皓,但普遍都是这么推测的,所以观众有质疑。如果属实,那确实属于策略失败,导致王励勤错失了奥运冠军的机会,管理层自然也会有丢失了金牌的责任。
所以,让球会成为争议的问题,往往是结果导向后的影响。如果安排的结果达成了预期,那么就不会成为问题。只有在不如预期甚至是弄巧成拙、还不如不加干预的时候,才会被人们诟病。
此外,在让球违背体育精神的大的共识下,这种操作没法放到台面上公平透明的被规则和监督约束,同时又被普遍认为肯定存在、没有杜绝,这种灰色地带的难以言明的状态,在管理层、运动员和观众那里,都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当结局不如预期的时候,让球就会成为那个想象的背锅原因,至于到底有没有让,真相不得而知。
因为同等级别高手间的对抗,一场比赛的胜负只在毫厘之间。
而竞技里临场的影响因素太多了,运动员本身对那场赛事的求胜欲、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现场因素带来的影响等,都可能会瞬间扭转最终结果。可能一方稍有犹豫或喘息,对上另一方的激昂和猛攻,胜负就已分明。或者一方拿着把命丢在赛场的决心要赢,而另一方但凡没那么想拼命,可能也会输。
而事前的让球计划,在不被公开支持的大背景下,很有可能只是其中的一种扰动,而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也许运动员本人并不同意让球,反而激发了潜力、想要证明自己的决心,所以超常发挥赢了,又或者因为急躁而发挥失常就输了;也许对方运动员知道会被让球,心态没那么紧张了,所以超常发挥赢了,或者松懈了、轻敌就输了。
而对于观众而言,只要比赛结果和预期不符的时候,就可能会认为是管理层安排让球了,无论预期是来自于个人对运动员的喜好,好像很没有道理,还是来自更有事实基础的以往交手的胜率,好像很有依据。
更确切的说, 观众观看比赛需要被满足的是一种情绪价值。
如果一场比赛,即使事先有让球的计划,但如果打得依然激情四射、不屈不挠、绝地反击、极度感染和激励人的热情热血、力量与美并存,即使没有赢,观众大概率也是满足的,才不会计较有没有让球呢。即使没有让球,如果打得毫无生气、死气沉沉,抱着观看一场精彩球赛的期望来,带着被喂了一坨的失望走,观众这时候才会不满,场地不好、灯光不好、组织不好、打得不好、怀疑让球等等,都会成为表达不满的理由。
其次,局部的公平公正与整体的公平公正是在具体的时间和事件上往往也是冲突的。
只要是举国体制下的培养方式,从全国各地的优秀运动员里再淘汰筛选,排在前面的作为种子选手,排在后面的要么是后备力量,要么作为陪练,就避免不了在国家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小集体利益、个体利益该如何分配得当的难题。
毫无疑问,这种方式是容易出成绩的。就像从欧洲若干个国家里抽调各国的顶级运动员,再集训筛选出前几名,那水平自然比原有各国水平又高了一大截。在国际上拿奖牌是正常的,不拿奖反倒是不正常的了。
问题也就在这里。一群人的力量,托举着种子选手拿奥运金牌,种子选手的个人利益和荣誉、国家荣誉都实现了目标,那这些托举者的付出,又该如何被看到和承认呢?
如果真的是全靠自己的实力,从培养开始,教练、陪练、体能团队等,都是运动员自己负责,那如果去参加比赛,自然场场都可以全力以赴,不存在让不让的。
但,国家体制下的运动员,首要目标就是国家目标的达成。为了冲击少数的奖牌,不仅是其他资源都会往种子选手倾斜,就连本可能有竞争关系的运动员,都要牺牲个人利益,为种子选手拿奖牌服务。
不仅是乒乓球项目,其他对抗性质的、单人项目,也都会存在非主力队员为主力队员抬轿,还有各种长跑竞走马拉松滑冰自行车等等这种组团参加的项目,也是事先定好了战术,谁掩护谁辅助谁负责冲击冠军,各国队伍都是这么干的。
所以,这种集体协作之下的个人成绩和荣誉,不仅仅只是依靠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拿到的,但成绩只会被一人获得。现在的环境,被推出来的个体会获得极大的财富、极高的荣誉,而那些背后的支持者,尤其是实力水平不相上下的队员们,他们的付出,则很难得到回报,是天上地下的差别,哪怕这些人放到国外都会是被捧着的待遇。
所以,在其他不是国家荣誉的比赛中,也给其他队员冲奖牌的机会,主力队员有所让步,从整体来看,才是体现公平的一点表现。
4
不小心看多、想多了,也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这本不是一个体育外行可以搞清楚的事。
不过总体来看,让球现象,本质上是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竞争和合作、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必然冲突的一个具体表现而已。
而,在一个人生命的发展历程里,有三大发展主题,信任和依恋、权威和自主、合作和竞争。在这几个主题上的发展水平,也会决定着我们如何处理身边的工作和生活,如何理解这些看似远离我们生活的社会现象。
从更大的社会现象回归自身,也许能够帮我们从更高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生活,能够脱离“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看到自己成长和脱困的出路。
特别推荐这篇文章,一文了解共和国乒乓球的历史,非常客观地梳理了发展历史和变迁过程。采用的都是公开可信的资料,读完相信对于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和观念,你也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国乒简史(点击阅读)
---------------------------------------------------------
作者:常在,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带领者,写作练习生。从军工到IT再到心理领域,从职场到自由职业,体验过教练、个体咨询、团体咨询、释梦等多种成长的方式,资深来访者。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主流和屡次打破期待的非主流经历并存。因为经历,所以懂得。预约咨询或参加团体请加微信:silentbeauty_84,并注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