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也可以这么说,尽管没有坚持下来做正确的事情,但坚持了不断的尝试。希望这一次,能够练成神功。
2
于是,前天下载了时间日志,开始记录时间账本。仅仅用了两天,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心得。
首先,文章里提到的这个理念让我耳目一新:想要用好时间,先得做好现状的数据采集,分析时间都花在了哪里。
就像个人理财,也得先从记账开始,每个月收入多少,开销多少,都花在了哪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的确,时间也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时间收入是恒定的,开源是不行了,但可以节流,或者优化它的使用效率。
昨天正式完全使用了一天时间记账,马上就发现,自己花在刷公号、小红薯、微博上的时间远比自己以为的要长。
比如,定了刷手机时间15分钟,但每次都会超时,而且超得还不少,往往40分钟过去,似乎还没看够。
了解了之后,于是把刷手机的时间就设到了30分钟,接纳自己,多刷会吧。
还有一个发现是有些沮丧的,居然有这么多的杂事,居然有这么多没法记录的时间。比如,回家的路上顺便看看买点啥菜,20分钟就多出去了。再比如,洗衣服,尽管不用手洗,但分类扔洗衣机,完了晾衣服、叠衣服,不起眼吧,20分钟又没了。
发现日常家务这个不起眼的时间杀手之后,马上就想到了文章里讲的,最开始记录的时候,每天只给自己4件必须要做的事,做完这4件就给自己打优秀。一下就get到了这个设置的重要性。
于是,我也降低了预期,先每天只给自己定4个任务。什么时候能够轻轻松松完成之后再说。
事实上,昨天定的4件事,算起来只完成了3件。虽然没有完成,但心里是高兴的,有点找到解锁自己的密码的感觉。
其次,再次充分体验到,只有正处在困扰之中、且百般尝试依然不得法的时候,递过来的解决方案才是有效的。
过来人的经验只是知识。如果没有接受的欲望,知识过来也会水过无痕。当有接受的欲望的时候,知识才会浅浅地留下一些痕迹。只有在真正遇到困难且竭力想要解决困难的时候,这些知识才会活起来,成为经验,但离生龙活虎还差得老远。只有当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经历不同情境、不同状态的同类困难的时候,这些经验才会长得健壮、灵活又韧性起来。
上面提到的最初只给自己规定做4件事,我刚开始看文章的时候,关注重点不在那,而在如何记账那里,所以只是浅浅的感觉。时间一长,我肯定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但正是因为我马上去做了尝试,很快就发现了新的问题,这时候这个知识就活动起来了,马上就用起来,并且得到了印证。
也会联想到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家长过多、过早、超前给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其实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不是孩子不想听,也不是你讲的不够好,实在是没有体验,那部分知识太过遥远,活不起来。
最后还有一点,作者提到的,以观察自己、研究自己、开发自己的使用手册这个观念来去实践,真的是非常棒。
之前,我对做这种过程监控是很不感冒的。做具体的事情本来就已经很有难度了,已经很费时间了,再去做过程监控,无疑又是给自己增加了一件新的事情,需要去研究软件怎么用,每次做之前要去设置一下,等等,想想就更累了。
但想想,你对自己根本不了解,对于自己这个产品,根本就没有说明书,只是凭着本能在生活里打滚蛮干,那怎么可能用的好呢,既没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也可能这般乱造给造废了。
所以,要带着一点研究、试验的态度,去发现、解锁自己的功能,编写独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说明书,这是一件极其重要且紧急的事。
在心灵成长领域,观察者自我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和功能。一个人如果没有观察者自我的功能,可以说毫无进步和成长的可能。那做自己的过程监控,就是一个观察自我的过程。
这么一想,对这个事情就不抵触了,也不会觉得累了。而且,当对自己有一些新的发现的时候,还挺欣喜的。
PS:今天完成这篇,用了3个半番茄钟,感觉不错,一身轻快,这一周都可以轻松上阵了。
---------------------------------------------------------
作者:常在,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带领者,写作练习生。从军工到IT再到心理领域,从职场到自由职业,体验过教练、个体咨询、团体咨询、释梦等多种成长的方式,资深来访者。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主流和屡次打破期待的非主流经历并存。因为经历,所以懂得。预约咨询或参加团体请加微信:silentbeauty_84,并注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