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员工自曝:被裁前年薪160w,最近获60w年薪offer,但担心涨薪难

文摘   2024-11-11 08:11   江西  


最近,一位曾经在华为年薪160W的朋友在社交平台上自曝“被裁员后两年没找到工作,拿到60W的offer,却纠结接不接”,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他纠结啥?不就是年薪少了吗?

其实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年薪少的背后,是现实和期待的拉锯,是如何平衡薪资预期与实际市场行情的心理博弈。

跳槽的“薪资幻觉”:真的只有自己没涨吗?

我们常听到“裸辞是职场大忌”,但跳槽降薪更让人不甘心。对这位朋友来说,拿到一个比以前低了将近三分之二的年薪offer,确实难以下手。为什么跳槽降薪这么难接受呢?

很多职场人觉得,“我上一份工作工资都XX了,换一份怎么还能降?”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薪资幻觉”。心理学家指出,当人们拥有较高收入后,会对自己有更高的市场预期。但如果市场大环境变化,比如经济不景气、公司缩招,曾经的高薪也未必是市场对你能力的真实定价。这就像我们穿了一双舒适的鞋,换成稍微硬一点的就觉得别扭——回不去了。

现实是,空窗期对薪资的影响巨大

在华为工作过的朋友的确有市场竞争力,尤其是高薪岗位的专业性。但被裁员后两年没找到工作,这段空窗期在简历上就是一块“隐形的玻璃天花板”。我们可以想象HR的心态:“两年没上班,能力会不会生疏了?”而企业出于风险考虑,往往会把薪资定得相对保守。也就是说,空窗期越长,恢复以前薪资待遇的难度就越大

这种心理和市场博弈,倒不是公司“嫌贫爱富”,而是他们的风控手段。毕竟,高薪职位承担的责任和压力也大,企业自然要确定人选能力不打折。

如何应对?持续提升能力+调整预期

要打破这种“薪资幻觉”,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其实就是保持持续的学习和成长。特别是当下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市场对技能更新要求越来越高。那些在空窗期选择充实自我、参加培训、考取证书的人,往往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因为他们的简历依然“有活力”,也可以证明自己随时ready。

提升议价能力=提升不可替代性。 越来越多职场人发现,自己的竞争力不在薪资待遇,而在“我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这并不意味着需要成为“顶级大牛”,但需要不断“上手新的项目”“接触最新技术”,让自己在领域中保持鲜活。

心理战术:适当调整预期,才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对于拿到60W年薪的offer,朋友的担心可能不仅仅是“少了钱”,而是觉得失去了之前的“职场身份”。但市场经济就是这样,需求冷暖影响价格,今天的年薪未必定下了未来的工资轨道。与其担心“涨不上去”,不如在入职后多用一些心理学技巧来提升自己。例如,主动承担高难度的项目,保持积极沟通,让领导和团队看到你的能力,这样年终评估涨薪的机会自然会来。

毕竟,职业生涯是场长跑,不必因为眼下的落差而否定自己。正如《活法》的作者稻盛和夫所说,只要认认真真把每件事做好,机遇和成功也许晚到,但从不会缺席。

未来可期:保持自信,勇敢迈出一步

在大环境不确定、就业压力增大的当下,这位朋友的纠结其实是许多职场人的写照。被裁员不是职场末路,经历空窗也不是无法走出。每个人都能在对市场、对自我的认识中找到新的位置,关键是要接受当下的实际情况,朝着未来的方向前进。

拿到60W的offer,或许是这个朋友重新上路的一个机会。毕竟,比起执念于过去的辉煌,不如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亮点

非常感谢各位读者们能看到这里,原创不易,文章有帮助可以关注、点个赞、分享与评论,都是支持)!

关注下方公众号,有神秘福利领取


程序猿阿星
大厂程序员,回归二线,分享职场热点和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