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这个词,从大厂到小公司,已经不再新鲜。
但让人扎心的是,这把刀,似乎特别喜欢“挑”应届生下手。
毕业没多久的朋友小周前两天找我吐槽,说自己刚转正不到三个月,公司“友好协商”让他离职,理由是部门缩编。
这件事把他打懵了:“我简历里写的名企光环,成了笑话。”
怎么回事?为什么应届生会成为裁员的重灾区?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一、裁员背后,企业算盘拨得响
说白了,企业裁员是一场“经济学游戏”。
面对经济压力或业务调整,老板们首要目标是控制成本。
应届生呢?正好撞上了裁员“优选公式”:
• 资历浅:刚上手,贡献有限。
• 薪资低:补偿成本小,公司下刀更“划算”。
• 影响轻:没啥圈内资源,裁了也不会掀大波浪。
比如某互联网大厂,今年在优化团队时,专挑试用期的新人开刀,还美其名曰“聚焦核心业务”。
说白了,新人就是最容易“舍得”的那个选项。
二、“自愿离职”?别轻信套路
让应届生难过的,不只是裁员本身,而是很多公司的“操作骚”。
某些企业,为了少花钱,会让员工“自愿离职”,甚至逼着签“无争议协议”。
初入职场的小白们缺乏法律意识,被一通“人事话术”唬得一愣一愣。
• 案例A:小李被裁时,公司告诉他:“签协议我们给推荐信,不签就没赔偿。”小李图省事签了,后来才发现赔偿本该是法律规定的。
• 案例B:小陈被要求走人时,HR递上了一份“辞职信模板”,还说“不签可能有案底”。说实话,这纯属吓唬人。
这里敲个警钟:被裁不是你的错,保护好自己的权益才是正解。
劳动法规定的N+1赔偿标准,该有的一分不能少。记住:别让“自愿离职”成为你的“自愿吃亏”。
三、就业市场卷到令人窒息
除了裁员,应届生们还得面对一个现实:越来越难找工作了。
大厂缩招、岗位缩水,每一个招聘需求,背后都站着一群“卷王”。
光有学历和专业已经不够,“优秀简历模板”似乎都成了标配:
• 名校背景 ✔
• 多段高含金量实习 ✔
• 项目经历堪比老司机 ✔
而刚毕业的小伙伴们,看着这些要求,心里不禁冒出四个大字:“我不配。”
有人形容现在的职场:“我们在抢的,不是工作,而是生存权。”
可现实就是这样,不适者淘汰,竞争只会更激烈。
四、裁员带来的心理冲击
被裁的应届生,不只是失去了一份工作。
他们还可能失去对职场的信任,甚至自信。
小周告诉我,这几天他总在想:“是不是我不够努力,才会被裁掉?”
其实这不是他的错,但职场新人总会不自觉地把问题归结到自己身上。
裁员带来的心理阴影,比一纸解约通知更持久:
• 怀疑自己能力
• 担心简历上的“污点”
• 害怕以后面试被问起“为什么被裁”
这一连串问题,让很多新人在裁员后陷入焦虑。
五、困境中学会反思与成长
虽然裁员残酷,但也是“社会第一课”。
很多人经历过这次“职场摔跤”后,逐渐学会了保护自己:
• 提高法律意识:了解劳动法,裁员时冷静应对。保留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 筛选企业资质:面试时多问问公司的稳定性,别一头扎进坑。
• 调整心态:一次被裁,不等于“职场死刑”。这只是你长长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小周最近又找到了新机会。他说:“虽然被裁过,但我学会了什么是自己的底线,也更清楚未来该怎么选工作了。”
尾声:希望我们都能披荆斩棘
裁员是残酷的,但更残酷的是职场从来都不温柔。
被裁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面对未来的勇气。
愿所有应届生都能从职场的第一个挫折中站起来,带着“更强的铠甲”去迎接下一次挑战。
毕竟,“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非常感谢各位读者们能看到这里,原创不易,文章有帮助可以关注、点个赞、分享与评论,都是支持)!
关注下方公众号,有神秘福利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