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寻美丨借象壮笔——彭双龙书法创作心得
好的,这幅四条屏是几年前的,我们当时的一个活动写的一幅作品。题材是关于深圳宝安本土的一个题材,是明代的郑文炳写的关于宝安福永凤凰山的一首长诗。这幅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当时追求的是一种非常轻松自然的风格,可以说是从上到下一气呵成。我在这张作品中,其实没有刻意的想表达什么,就是把平时所积累的表达出来。
▲彭双龙作品
这首诗歌中所描写的意象也是非常好,所以我就顺着诗人的节奏和视角,自然的写下来。这幅作品如果说放在当下展厅环境中,它是一件相对较平的一幅作品,没有过多的去追求大开大阖和墨色的变化、节奏的变化。但是如果放在家里或者书房里,这幅作品又非常合适。因为它的气息是安静的、雅致的、典雅的。
在艺术风格取向上,我比较崇尚杜甫所说的“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包括苏东坡所讲的“端壮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所以我觉得艺术的每一次创作,其实都跟当时的心境心情以及自己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审美息息相关。
那我们都知道从临摹走向创作会经历非常困难的一个过程。您是怎么克服这当中的困难并取得了今日的成就的?
应该来说我们当代书法会存在临摹到创作转换的话题,在古人那里是不存在的。因为对古人来说,毛笔是日常书写,而我们当代恰恰少了日常书写环节,所以导致了临摹和创作脱节。临帖的时候感觉到非常好,但是一到拿笔创作的时候,状态就不一致了。那这种现象就是我们中间少了一个日常书写环节。
▲彭双龙作品
我的临帖量,包括平时的书写量还算可以。所以说量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包括我在教学中也跟大家分享,就是说我们的临摹走向创作,中间需要的就是一个量的积累,当你自然书写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你提笔就会自然的表现出来。
量变到达质变,日积月累才会下笔如有神。那我们黄馆长也提出了一个“四并重”里面其中有一点就是“传统传承与时代创新并重”。那您是如何看待传统与创新的?
嗯,传承和创新其实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是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具体来说,就是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目的。没有传承去谈创新,其实就相当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创新是空洞的,没有根基的,没有基础的。但是如果说撇开创新,单纯的去说继承,也是偏于保守,也不利于艺术的发展和它的前进。所以我们讲二者关系非常密切,离开了任何一方,其实都不太成立的。
▲王羲之作品
我们当下对创新这一块聊的比较多,对传承这一块的深入度,我觉得还不够。我觉得最重要的最好的创新,其实就从传统中间去寻找。越是能够深入传统,其实恰恰就越能够表现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元素,或者说是深刻的一些方面。
▲颜真卿作品
我们对于传统的深入过程中,它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艰难的一个过程。我们在书法学习中就是要对传统既要抱有敬畏之心,还要在浩如烟海的传统经典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方向,然后再要有一个研究的做学问的精神来深入,这个对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苏东坡作品
当然了我们作为艺术或者书法的爱好者来说,平时多去欣赏,多去了解,多了解艺术的规律就可以了,因为创新确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在历史上像王羲之,像颜真卿,包括苏东坡,其实都是创新者。能够被历史留住的不多,其实我们更多的是要多做传承的功夫。然后在传承中间如果有条件、有才情,再继续往前往深度去找。如果能够做到一点点创新,已经是对书法、对历史、对当下都是一个很好的贡献。
看彭老师的作品就知道,坚守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创新,所以你的作品都非常具有自己鲜明的风格与特点。
那我们看老师的下一幅作品,这一幅林散之论书是您最近创作的作品,风格与以前也有了一些变化,给人的感觉更加的开张雄浑。您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怎么去欣赏这一幅作品?
这幅作品就是前几天刚刚完成的,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江苏的一个学术的提名展,要求写林散之先生的一首论书诗。其实在写这首作品之前,我又把林散之的很多诗又找出来重新阅读了一下,然后对我又是一个很大的启发。
▲彭双龙作品
“自攫神奇入画图,居心未肯作凡夫”,所以他都有大志向的,不肯做凡夫。“希贤希圣希今古,无我无人无主奴”,没有他自己,也没有别人了,也没有主人也没有奴隶。就是如果说仅仅去恪守传统,跟随古人亦步亦趋,这就叫书奴。自己没有一点点敢于表达审美的,就叫书奴。
▲林散之作品
所以我当时在创作的时候,首先构思整个章法的一个表达,当时考虑到这幅作品用三行半的这种经典样式来进行创作。像前面的“回首当年笔阵图”,这里面就涉及到有大小的连断的一些变化。“回首”如果说是断的话,“当年”可以有点笔断意连的这种感觉。
“笔”是一个单独的,相对较为独立,而且气势比较开张的,“阵图”两个字就比较密。这里面又涉及到一个审美概念叫疏和密,在创作时不能够写的太过于均匀,要有疏密的变化,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比如说当年的“年”和“笔”的两个长线条,怎么处理?也是既要考虑到上下气息的连贯,还要考虑到微妙的一个变化这种处理。而且两个字我做了一重一轻、一大一小的变化,再加上“阵图”两个字,极具靠紧的这种密的变化。所以在距离上面有一个不一样的这种感觉。
然后到第二行,“卫夫人去海天孤”,“卫”字当时写了一个行书,是非常大的。然后“卫夫人”三个字,就是有一点点连带的意思,整体上有点笔断意连。这一块如果再去写行书的话,可能整体上相对较为平。所以这个“海”字我就借鉴了草书的收放,然后把它打开,做了一个空间的处理。到“海天孤”的话,其实“孤”和“既”它也是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大小的变化。孤整个字显得横向趋势,既是纵向趋势。两个字一大一小,一个显得敦实,一个显得瘦长。
“既笑古人又笑我”,这里面又涉及到一个“人”字,因为第二行已经有一个“人”字了,两个“人”字要略微有所区别,创作的时候不能够太过于雷同,否则显得呆板。两个“笑”也要注意有略微的变化,我采取了一个行书一个草书的写法。“苍茫墨里太模糊”,“苍茫”两个字是比较厚重的,到“墨里太模糊”的时候,基本上是蘸一笔墨直接写到底了。因为本身诗的意境跟笔墨要结合起来。到这个时候就是要模糊一点,模糊一点怎么表达?我就借鉴了林散之先生的枯笔散锋,所以在墨色上面也会产生一些浓淡枯湿的变化。如果看原作的话,还有一些沁墨的地方,微微的有一点,然后它与枯笔会形成一个对比。
▲林散之作品
所以当时在整体上这幅作品在创作的时候,既要考虑整体,还要考虑一些细节的表达,一幅完整的作品离不开这两个方面,整体的气象和细节的打磨两个方面,然后才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如果没有细节的支撑,这幅作品可能会空洞,会没有艺术语言的一种表达和再现。
同时我在创作的时候,还有一点可以分享的是,我们在创作之前对你创作的对象,也就是内容,其实是要经过反复阅读理解,要产生感动,然后再去诉诸笔墨。尽可能的去理解他诗文背后的深意,他的感情,进而传达到自己的笔墨当中去。也就是说有点借助古人诗歌的气象,壮我笔下的表现。
那我有关注到彭老师近些年来创作的作品很多都是自作的诗词。那您是怎么看待诗歌与书法之间的关系的?
▲彭双龙作品
我的感受就是你对文学领域的关注和阅读,是打开我们的视野,也能够破除我们认知的一些局限。其实反过来对艺术创作,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它是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影响。这就是刚才我们讲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对艺术的影响,以及书法为什么我们说它是在传统文化土壤中生根长出来的。
“艺业专攻与综合素养相结合”。跟彭老师交谈的这短短的时间里,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位老师。凭借他对书法炙热的爱,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取得今日的成就。感谢彭老师的分享,《三品寻美》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