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寻美丨中得心源—范银山谈心境的重要性
我这张作品叫《永叔夜读图》,他是以欧阳修的《秋声赋》为创作背景的。因为欧阳修的这一篇文赋在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经典作品,是通过这种悲秋思想,也是他感慨宦海沉浮,表达的虽然说充满了肃杀之气,但是他还是有一种对人生的感慨,不是消极的文章。
范银山《永叔夜读图》
像秋天这个景色,很多人容易感怀,不管是诗人也好,还有画家也好,看到这种情景,就容易......
触景生情。
范银山作品
范银山作品
这一幅作品我既看到了有宋代画磅礴的气势,又看到有元代山水画那种侘寂感。那可以请范老师跟我们说一下,您是怎么把两朝画的风格融合这么好的呢?
范银山作品局部图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对。
那我们都知道宋元绘画是我国历史绘画上的巅峰之作。当时也出了特别多千古流传的书画家,这些都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瑰宝。那请您跟我们聊一下宋元绘画的艺术魅力,以及您对当下的一些思考。
宋画首先宋一个是根植于宋明理学,重视法理、重视理,也就是说我们画画表现的笔墨一定要合乎大道。这个道就是天理,这个天理就是自然的理法。
宋徽宗作品
就是说石头是粗犷的,给你的觉受力是固体的,首先它的物态物性要体现出来,并不是说写字画画一味的求细精巧就高级,那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笔墨,一定是要与自然的物性、物理、物态相应,那才是好的笔墨。像画老人的皮肤跟小孩的皮肤用笔是不一样的。
苏轼《木石图》
画云烟、画山水,云跟烟、流水、包括跟树木跟山石,它的笔性都是不一样的。云烟给你的感受觉受都是轻盈的、飘渺的,那你画的线条就要跟它相应才好,并不是说你以为的细就好。
如果是你拿着画云烟的用笔去画石头,那就不相应了。所以说笔墨是有取舍的、有标准的。这个标准作为宋人来讲,一定是符合自然大道的。
范银山作品
对于当下的人学习书画,很多人是停留在结体、结构、外貌、外相的“相”的层面。我可能更在意的是培养学生对欣赏的觉受力和感知力,而不是在于停留在写的像不像,画的像不像。
如果是你主要从心上用功的话,那优良的笔墨,包括形神兼备,这些都是伴生要素,它自然而然就会出现的。
那我们回归到这一幅画上,我们也看到老师这一幅画上面是有一个大篇幅的书法,范老师写了这一篇大篇幅,给我的感觉是非常的和美流畅,深得二王的遗韵。
我们刚刚也聊到了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他也写过这一篇赋,就是《秋声赋》,那老师以您的角度可以和我们聊聊赵孟頫的这一幅作品。
赵孟頫也是我心目当中的男神。其实我崇拜的两位书画家,一个是赵孟頫,再一个是徽宗道君皇帝。像赵孟頫为什么他特别伟大?他相当中国历史上的全能冠军。
赵孟頫《秋声赋》
不光是书法,书法五体兼备,他写的五体《千字文》,包括他的一些绘画里边有山水、人物、鞍马、佛道人物,包括翎毛、草虫,就是好像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所不能。
赵孟頫《千字文》真草
所以说我从学画的时候就特别崇拜他,他在绘画上的艺术主张,是追求古意,并不光是传统,但是现在大家很多对古意是有歧义的,理解是有问题的。
虽然说现在很多传统的书画人里边,有好多人都说要提倡传统,学习传统,但很多人只是停留在口号上,他学的传统实际上并不传统,他所谓的古意都是一种旧气,旧气绝不等于古意,它是一种陈腐之气,学的可能都是一些套路,一些笔墨符号,其实那是没有生命力的。
赵孟頫作品
赵孟頫所倡导的古意,是活泼泼的、有生命力的。虽然他反对宋代的院体画,他要远追唐法,他学唐人的法度,但他画来画去,依然是没跳脱出元代的时代气息。关于创新这个课题,可能在别的领域创新是一个好词儿,但是我认为在艺术的领域,并不见得多高。
因为创新就带有刻意而为的念头,其实有刻意而为的这种念头,它就是一种执着性,它不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那性情也好或者作品也好,一定真性情,是通过笔墨自然而然流露出来才高级。
赵孟頫作品
整个中国书画的传承过程当中,都是在为往圣继绝学的、继学传灯的法脉上传承下来的。你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站在古代圣贤的基础上,做到意与古会,你的心意跟他的心意是相通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慢慢的熏修萌养,自然而然就带出来我们这个时代的气息,我们每个人的风格,每个人的风格和气息,不是追求来的,是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
像我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就会发现我们有用的共同的法本,共同的经典的字帖,相同的工具,相同的材料,哪怕都是摹的,每个人摹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呢学画画的时候,就是要学最传统的笔墨。
范银山作品局部
在传统的笔墨当中,刚才提到了赵孟頫,赵孟頫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也是我上书法课常说的一个观点,就是“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相传。”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我们的笔墨的标准,也就是笔墨上的审美是千百年来没变过的。不管是王羲之、颜真卿,写的隶书,还是写的篆书,还是写的草书,对于笔墨线条的品评标准,是千百年来没有任何变化。
所以说这个才是本,所谓的皮相并不重要。所谓的笔墨都是什么?其实就是心,就是心上的那种就是真如自信的一种流露。所以说这个可以通过简单的训练,技能技巧可以达到的。技能技巧重要不重要?
弘一法师作品
有的时候是很重要的。但是到了一定程度,技能技巧并不重要,更多的是一种境界,心上的。为什么说到后来像八大山人也好,这个弘一大师也好,年轻的时候都是锋芒毕露的,到了后来都是洗尽铅华,复归平淡的。
弘一法师作品
从一种无法到有法,有法到无法的一个化境当中。这个时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一种境界。这个境界不是取决于技术技巧的娴熟,更多的是心境和境界的一种提升。所以说我们写字画画除了字内功夫和画内功夫,更多的还是要做一个画外功夫的熏修和萌养。
和范老师相处的这短短几十分钟里,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非常谦逊儒雅的人。感谢范老师的分享,三品寻美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