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天津美术学院2024毕业展环境与建筑艺术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本科生优秀作品选刊

文摘   2024-12-26 17:49   天津  


战盈如《Eternal Flame》
(游戏设计,1920像素×1080像素,指导教师Stephen Littman)

创作说明:《Eternal Flame》是一款经典2D平台冒险类游戏。在魔法世界中,蜡烛族代表着光的守护者。这些独特的蜡烛拥有生命,为世界带来光明和温暖。然而,某一日,一股未知的黑暗力量降临,熄灭了所有蜡烛的火焰。游戏主角Lux是蜡烛族的唯一幸存者,他满怀拯救族人的信念,开启了旅程。


李果佳、张帆《在宇宙中穿行——“万物互联”华为旗舰店》
(空间环境设计,展板300厘米×180厘米、模型120厘米×120厘米×120厘米、影像54厘米×96厘米,指导教师鲁睿、都红玉、金纹青、王强)


创作说明:宇宙是光的艺术,我们每一次眨眼都是由内向外的曝光,眼前的画面定格了每一段无法重返的时光。华为的理念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此,我们在武汉市江汉路设计了三层的华为旗舰店,延伸“星丛”概念。项目融合五大智慧场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五感化设计体验,从而引导用户走出屏幕,探索宇宙运行。从一层智慧出行、智慧办公主题,到二层温馨家庭、智慧家居,再到三层艺术探索、创意生活空间,以期给予用户“情境化”的体验。


曹艺丹《韶光》
(装置设计,260厘米×280厘米×280厘米,指导教师张鹏媛)

创作说明:时光荏苒,记忆中的旋转木马承载着欢笑与梦想,但随着年纪的增加,学业逐渐成为生活的主旋律,童年的时光也被压力填埋,苦中作乐已成为常态。可拽动的书包链条带动装置旋转,包内的沙砾会随之落下,在地面留下痕迹,这不仅是沙砾下的物理表现,更是时间流逝、记忆消散的象征。人生几何,让梦幻与现实交织,尝试在忙碌与压力中找回那份童年的纯真与快乐。


尹昊然《亻半》
(公共艺术装置,200厘米×150厘米×220厘米,指导教师洪昀)

创作说明:每当我回忆起生命最初的美好日子,总会想起夜晚围坐在餐桌旁的亲密家人。我们彼此交换一天的见闻,卸下白天的疲惫。陪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潜移默化地给予人们支撑的力量,而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与家人间的沟通也变得短暂、浅薄。该作品搭建了一个日常生活化的场景,以强烈的空间对比来呈现“陪伴”的具象画面,旨在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引导观者意识到陪伴的重要性,与亲友多一些见面。


朱科臻《四大浮沤》
(公共艺术装置,376厘米×376厘米×376厘米,指导教师李迅)


创作说明:“风起云涌莫不幻,叠石逝水只浮沤。”一句偈子涵盖了我想表达的所有思想。地大,以坚硬为性,能支持万物,不使坠落;水大,以潮湿为性,能收摄万物,不使散溢;火大,以温暖为性,能成熟万物,不使坏烂;风大,以流动为性,能吹拂万物,调节通畅。大体量的石头堆砌,展现出自然的力量,变幻莫测的线条则体现了“空”的力量,告诫人们一切都是那么无常善变,别畏惧暂时的困难,也别贪恋彩虹即逝的美景。最上面的石头代表“清净”,以希望每个人的生活宁静快乐!因为这世界本自清净,只是庸人自扰罢了!


张雪丽、王馨爽、周珂儿、海楠
《山栖以市——公园式社区商业空间设计》(环境设计,指导教师孙锦、赵廼龙、刘静)

创作说明:本次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所以人文关怀为中心、功能齐全且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小型社区商业综合体,可以满足附近人们的生活需求,为居民营造舒适的生活服务环境。它还兼具情景式、体验式、代入式的消费方式,可以给社区商业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韩双龙、王牧凡《韵源古街——赵官屯村古文化街改造设计》
(环境设计,300厘米×180厘米,指导教师赵廼龙、侯熠)


创作说明:此次设计旨在秉承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结合当地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和丰富的运河文化,充分发掘赵官屯村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步伐。建筑风格将以传统北方民居特色为基调,融入当地运河文化元素,从而展现出青砖黛瓦的建筑风格与运河船舶的别样风景。


陶思萌《核桃树下》
(影像装置,340厘米×220厘米×300厘米,指导教师夏缘缘)


创作说明:这件作品的诞生源自我童年时期在老家小院中的温馨回忆,是以小院中的核桃树为主要线索来进行表达的。我选取了一些令我难忘的经历,例如春天我和狗狗在核桃树下嬉戏打闹,一起捉迷藏;夏夜风吹过核桃树,树叶哗哗作响,爷爷在核桃树下讲神话故事、拉二胡的场景;秋天和家人一起在核桃树下拾核桃的场景等。通过这扇窗户,将现实与我的心灵相连接。窗户外表现的是童年记忆,窗户内映射的是核桃树的树影。视频投影中的一些片段,是通过AI技术将静态的照片变成了动感的场景。希望我的故事可以与观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廖浩洋、张伟邺、吴聪亮《探山寻廊——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游客中心设计》
(建筑设计,模型约30厘米×110厘米×110厘米,指导教师鲁睿、王强、金纹青、都红玉)


创作说明:此次设计项目为一个背山面水的建筑群落,创作的灵感来自中国山水画与古典园林,旨在对滨水环境下山地景观建筑的形态设计进行研究。设计完成后的建筑群落,具备游客接待、展示陈列、观景等功能,弥补了项目北入口接待功能的缺失。


朱贤彤、张晗、李唯铭《水韵楚心——华为智联融创馆设计》
(空间环境设计,效果图180厘米×240厘米×3,指导教师孙锦、孙奎利、杨申茂、刘静)

创作说明:在未来消费向智能化转变的趋势下,此次设计方案以华为品牌的“智能世界2030”为出发点,对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中段的钢框架结构建筑进行改造,打造一处“HUAWEI未来旗舰店”。项目将应用“荆楚之音、江河之水”的概念进行空间的再造,以“万物互联”为理念,推动人机实现感知、情感的双向交互,平衡品牌商业价值,旨在打造非排他性的全民参与的智能电子类商业体验空间。


洪景怡《个体维度》
(交互装置,210厘米×170厘米×110厘米,指导教师韩冬)


创作说明:《个体维度》是一件多通道交互影像装置,作品结合API影像识别技术和距离传感器,通过多屏成像来探讨日常社交中的“边界感”。作品汲取“树冠羞避”现象的灵感,当观者距离过近时,对面影像会消散,提醒观者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干涉他人的空间。


文博芸、江旭彤、陈晓彤《藻生万物——未来生长社区营造计划》
(空间环境设计,展板230厘米×180厘米、模型65厘米×45厘米×45厘米,指导教师孙奎利、孙锦、杨申茂、刘静)


创作说明:当下全球面临土地资源和能源枯竭的严重社会问题,城市无序的扩张导致城区人居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城市病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本次设计针对缓解能源危机、土地危机这两大主题,对未来生活社区的结构、形态及生活生产方式展开设想,营造出以藻类资源为核心的未来生长型社区。该社区将以立体化、不同层级的圆环、空心圆环等构造为日常活动的空间载体,分别承载不同的功能。利用环绕管道和垂直空中电梯作为运输与公共交通载体,从而形成立体化的“田园城市”分布结构。


朱思佳《用交互空间实现〈情绪表述〉》
(交互投影,300厘米×200厘米×200厘米,指导教师张漫宇)


创作说明:作品的背景是建立在假设的未来,是面向大众制作的一款情绪检测装置。装置搭建起了具有艺术疗愈能力的情绪空间,并结合表情识别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通过识别观众的表情来投影对应的颜色。装置旨在提升观者对情绪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保持情绪平衡。作品设计的目的是探索一个交互装置与表情识别技术相结合的艺术疗愈的可行性方案,同时赋予观者在科技与情感交汇中发现新的自我认知方式的能力。


王嘉敏《无尽语》
(交互装置,200厘米×150厘米×220厘米,指导教师王玥然)

创作说明: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中,事物本身的意义逐渐丢失,已变成空虚的代词,向符号进行转变。人作为其中的主体与客体无意识地受到影响,任何观点或态度都会在传播的过程中转化为被观望对象的一个侧面。


顾晨晖《洛神赋》
(交互绘本,300厘米×70厘米×300厘米,指导教师张漫宇)


创作说明:这次的作品选题主要是想在传统艺术的形式上追寻创新。将传统绘本与目前的Live2D技术和AR技术相结合,让书不再是静态的读物,交互形式的绘本也会更加具有记忆点与时尚感,使观者和故事的距离更近。


陈彦凝《一隅》
(AR交互装置,200厘米×100厘米×100厘米,指导教师杨富圣)


创作说明:此件作品是在情感记忆这个主题下进行创作的。我特别关注了课本涂鸦这一具有个人情感记忆的特殊形式,并结合AR技术和涂鸦艺术来进行设计制作。观者通过扫描课本就会浮现相应的电子涂鸦,从而唤醒深藏于心的情感记忆。


唐珂欣《占有&衰老》
(互动装置,300厘米×300厘米×240厘米,指导教师王玥然)


创作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自己容易精神疲劳。此现象的产生是否真的应该简单地归因于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或许我们应该进行一次深入的思考,我们平常做得最多的是什么?这样的行为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李湘湘《共生》
(交互装置,260厘米×200厘米×200厘米,指导教师杨富圣)


创作说明:该作品是一件基于Arduino和Processing相结合的数字媒体艺术交互装置。在互动呈现上,综合调动了观者的视觉、触觉的感官体验。互动方式主要是通过三个不同的传感器加上一个按钮来实现观者与作品的互动。希望可以通过数字媒体互动装置传达绿色环保的理念,提醒人们自发去保护自然。


崔雪芸《潜意识空间》
(VR影像,尺寸可变,指导教师张漫宇)


创作说明:人类如果从集体无意识状态中觉醒,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潜意识究竟起源于哪里?潜意识空间作品可以从自然中获得灵感,打造流动的、无序时空的高维疗愈空间。







中国书画报
《中国书画报》创刊于1986年,以弘扬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为宗旨,是全国书画领域具有权威性的主流媒体。此官方平台,主要发布书画业内新闻、艺坛趣事逸闻、书画专业知识、书画家宣传展示、书画展览信息及展赛信息等内容。欢迎您与我们互动与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