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赵龙大名,而真正认识他,还是通过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文联这个纽带。纵然赵龙是从事书法篆刻的,我是做文字工作的,但我们不善言语、不阿谀奉承的脾性相同。在我看来,我们属于同类人,赵龙乃我朋友、兄长。每每见他,往往直呼其名,好像从前就认识,有种亲近、随和、朴实的感觉,对他我一直心怀敬仰。
1972年,赵龙出生于察右前旗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赵世英是当地有名的集绘画、书法、诗歌创作于一身的能人。从赵龙六岁起,父亲就用自书自编的教材让他临摹,渐渐地,赵龙对书法产生了兴趣。那年头没电灯,他就在煤油灯下临帖,常常到深夜。后来,在旗一中读书期间,赵龙求教于乌兰察布书画界名宿苏彪先生学习书画艺术,从而使他的书法水平大进。皇天不负苦心人,赵龙几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终有所成。现今他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理事、乌兰察布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其作品多次发表于书画专业报刊,他也成为书坛升起的一颗耀眼新星。
赵龙的书法从唐楷入手,上溯魏晋,行、草、篆皆有涉猎,其中尤以行草、楷书见长,于传统中有创新,在规矩中见功力。扎实的书法功底为赵龙从事篆刻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6年,乌兰察布山城印社成立,赵龙始执刀治印,后入已故古文字专家、西泠印社篆刻名家杨鲁安门下学习古文字学和篆刻艺术。其印崇秦汉,印风古朴典雅,刀法大胆爽利,极富时代特色,在行家看来,赵龙印的整体风格稳重厚实,入印文字多取方正的缪篆,在外形上不做特别突出的变化,章法平稳、朴实。从线条上看,粗细变化游刃有余,印面和谐协调,印文细、硬、干净利落,与边框的厚实形成鲜明对比,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功夫深处见天然,笔种刀耕结硕果。赵龙的书法篆刻作品曾入展第四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全国第五、六届篆刻展,全国中青年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全国百家扇面书画展,第22回日本篆刻展,当代篆刻邀请展等;并在中国西部书画大展,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大展,内蒙古第二、三、四届篆刻展中获奖。
赵龙认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或篆刻家应当具备优秀的人品、书品或刀品,有这两点方可称之为家;一件成功的作品,应当是传统功力、时代特色、个性融汇的结合,有这三点方可立足于世。
在书学的根本理念上,赵龙主张为大众服务,事实上,他也一直是人民书法的提倡者和实践者。自1993年在乌兰察布特殊教育学校任书画教师以来,他就创办了兴趣小组,教孩子们楷书、行书、魏碑以及素描、工笔画、水彩画。他还利用先进的教学仪器为聋哑学生讲解书法、绘画课程,教学效果颇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他辅导过的学生先后有30人的50件作品参加了旗、市、自治区书画大赛及展览,并获得不同层次奖项。有1名学生的画作在全国残疾人书画大赛中获得优秀作品奖,2名毕业生在当地开办了装潢部,经济收入可观。
子非鱼
子非鱼
“书法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人民群众的生活才是书法创作的源泉。”赵龙所说如其所做。他不仅以个人书法创作、书法展览让人信服,并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以及推荐工作。他邀请乌兰察布书画名家梁能伟、曹彪、姚伊凡等来察右前旗举办书法活动,让旗内书画爱好者能够观摩名家的创作;他受邀到乌兰察布市企事业单位参加书法创作活动,切磋技艺;他赴锡盟、兴安盟、阿拉善盟、乌海、呼和浩特等地观摩书法篆刻展,回来后将所见所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书法爱好者。同时,他积极鼓励王君、王飞、王瑞生等当地书法人士参加自治区书法展,以此磨砺个人、提高技艺。赵龙表示,书法艺术要雅俗共赏,普及与提高同步发展,换言之,只有写出大家都能看懂、都能接受、都能喜欢的作品,才能算得上真正的书法家。
风雨同舟(附边款)
面对当前书法篆刻界的浮躁之风,赵龙能静下心来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为人为艺的好心态。赵龙是一个把书印艺术当作生命的虔诚之人。他从没想过靠写书治印出名挣钱,书印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因无欲而沉静,因沉静而心有书印,由此他的笔下、刻刀下多了一份典雅。笔笔真实、刀刀沉实,赵龙的书印作品蕴含深刻,能经得住仔细把玩与欣赏。赵龙喜沉静,为人处世低调,挥翰操刀中不自觉地融入个人心性,正是这种能沉下来的性格才形成了他沉稳厚重的个人创作风格。尽管如此,赵龙也从来没有满足于所取得的成绩,在他看来,不管学习还是创作,都要志存高远。一是要有高眼光,要向全国大家、一流水平看齐,不能局限在一个局部、一个地方;二是要有高审美,审美观是平时积累的学识和修养,没有审美就难辨好坏,就没有坚实的创作基础;三是要有高悟性,悟性是艺术的灵气,所谓的灵气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敏于行、讷于言的赵龙激情于内,冷静于外,这个看似矛盾的统一体,实则正如书法名家张海先生所说的:“艺术创作需要十分的投入,也需要十分的冷静。投入才有激情,冷静才会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传统,从而随着阅历的积累,逐渐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诚如斯言!(附图为赵龙书法篆刻作品)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