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锡常镇一模卷诗歌尾联释辨

文摘   教育   2024-03-20 13:34   江苏  

城中马上那知此,尘满长裾席帽斜
—— 2024年苏锡常镇一模卷诗歌尾联释辨

作者:陆强



2024年苏锡常镇一模卷


诗歌阅读题

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

南宋·范成大

沙际春风捲物华,意行聊复到君家。

年年我是曾来客,处处梅皆旧识花。

官减不妨诗事业,地寒犹办醉生涯。

城中马上那知此,尘满长裾席帽斜。


16.尾联中“尘满长裾席帽斜”描写了怎样的生活状态?这一联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6分)


参考答案:

16.

(1)尾联描写了“城中马上”之人,他们满身尘土官帽都已偏斜,为了个人的名利荣辱,四处奔波忙碌的一种生活状态;

(2)尾联将“马上”之人的生活状况与前三联中诗人与友人赏梅、饮酒、吟诗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城中官员(或者“以往的自己”)追名逐利、庸俗不堪生活的厌恶,对不以虚浮名利为念、保持自在天性的悠闲生活方式的喜爱和向往。













      据《范成大集校笺》可知,此诗作于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年)春,时监行在太平惠民和剂局。而所谓行在,即南宋都城临安也。又陈侍御园即陈园,范另有诗《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与胡经仲陈朋元游照山堂梅数百株盛开》状此,中有句曰“洞门无锁城门近”、“钱塘门外有园林”,可知其近在钱塘门外。而据南宋·祝穆《方舆胜览·临安府》载:“武林山,在钱塘旧治之北半里,今为钱塘门里太一宫道院土阜是也。”则钱塘门为临安城门,而陈园即在临安城郊。综上可知,尾联之“城中”,盖指京城临安也。

(南宋·马远《探梅觅句图》

      而前诗《与胡经仲陈朋元游照山堂梅数百株盛开》又有“九陌缁尘满客襟”句,绝类尾联之“尘满长裾”,故可知“尘满长裾”亦化用“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语。(详见西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且稽之课内,《临安春雨初霁》有“素衣莫起风尘叹”句,亦本此。而“骑马客京华”,实犹尾联“马上”之注脚也。而放翁之客京华,乃在待诏,彦先之游京洛,乃在求仕,皆非宦达之谓也。故此处亦当如是解。

      然则尾联“席帽”释作“官帽”实误。诚然,席帽可为官帽之一种。据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载:“今席帽、裁帽分为两等,中丞至御史,与六曹郎中,则于席帽前加全幅皂纱,仅围其半,为裁帽;非台官及自郎中而上,与员外而下,则无有,为席帽。”可见,席帽为非台官及非六曹郎中之官帽。又南宋·洪迈《夷坚志》载:“又有持席帽蒙其首者。觉而喜,谓士人登第则戴席帽。”则新进士亦可戴之。又《宋史·舆服志五》载:“重戴。唐士人多尚之,盖

(《清明上河图》中戴席帽者之一)

古大裁之遗制,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颔下。所谓重戴者,盖折上巾又加以帽焉。宋初,御史台皆重戴。馀官或戴或否。后新进士亦戴,至释褐则止。太宗淳化二年,御史台言旧仪三院御史在台及出使并重戴,事已久废,其御史出台为省职及在京厘务者,请依旧仪。违者罚俸一月。从之。又诏两省及尚书省五品以上,皆重戴。枢密三司使副则不。中兴后,御史、两制、知贡举官、新进士上三人许服之。”据此可知,新进士可戴之席帽,实即重戴,亦即裁帽也。若是,则席帽亦可指裁帽,且尤为清贵之官,方可戴之。综上可知,席帽可泛称官帽。然可戴官帽,则已仕宦,明与前此“待诏”、“求仕”之旨相剌。且官帽之用,乃在辨贵贱,明职事,固无关乎实用,其干前此风尘何事邪?以是论之,席帽诚不可释作“官帽”。

(《清明上河图》中戴席帽者之二)

      然则奚谓也?乃指帷帽也。据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衣冠异制》:“殊不知帷帽创从隋代,轩车废自唐朝。”下注:“帷帽如今之席帽,周回垂网也。”可知,席帽亦可指帷帽。而据北宋·高承《事物纪原·旗旐采章·帷帽》载:“帷帽创于隋代,永徽中始用之,拖裙及颈。今世士人往往用皂纱若青,全幅连缀于油帽或毡笠之前,以障风尘,为远行之服。”可知,帷帽为远行之服,其用乃在障风尘。而策马冲冒而行,所受风尘尤酷,更须前倾帷帽以障之,此即尾联“席帽斜”之所谓也。又北宋·吴处厚《青箱杂记》载:“是年李巽亦以《六合为家赋》登第,……。巽字仲权,邵武人,……。累举不第,为乡人所侮曰:‘李秀才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巽亦不较。至是乃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迹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闾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盖国初犹袭唐风,士子皆曳袍重戴,出则以席帽自随。”据此可知,宋初士子进京应举,率曳袍戴席帽以赴。故席帽可喻士子求第也。而求第求仕,本一间耳。且袍又即长裾。故可连属成义也。

(南宋·陈清波《湖山春晓图》中赴试的举子

      合而言之,此诗结句,乃兼用“京洛风尘”语及“士子求第”事,以寓奔劳营求于功名利禄义。而较之诗人,高下亦判然。人之未仕,汲汲世路;己之已仕,忘情自然。又人但求身之荣华,我独赏梅之荣华也。又人之争竞名利,不惜降志苦身,然不免心劳日拙;己之执守清高,尚得优哉游哉,终自能乐以卒岁。


强作解人
解人纷,解人惑,解人颐,解人难得; 强己知,强己能,强己辩,强己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