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南通一模卷诗歌释辨
作者:陆强
2024年南通一模卷
诗歌阅读题
鹧鸪天
南宋·朱熹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
鸣桡细雨沧洲①远,系舸斜阳画阁明。
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
江妃定许捐双佩②,渔父何劳笑独醒。
【注】①沧州,朱熹晚年在此创立考亭书院,著书讲学。②双佩,《列仙传》中郑交甫在江汉之湄遇到了江妃二女,她们解下玉佩赠予郑交甫。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一个“分”字,表明词人已经非常清楚自己未来的人生是寄身于江湖。
B.“任阴晴”,颇有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表现了词人洒脱的气度。
C.三四两句,一朦胧,一明亮,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描绘了一幅江湖晴雨图。
D.“未忘情”,写词人看到奇绝美景后,既想归隐又难以忘怀世事的矛盾心理。
16.渔父曾笑屈原“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本词末句却说渔父“何劳笑独醒”,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5. D
16.
①渔父笑屈原“独醒 ”,希望屈原放下执念 ,能够与世推移;
②本词化用渔父典故 ,写不需劳烦渔父笑“独醒”,表达了词人坚定的人生信念 。
据《朱熹诗词编年笺注》可知,此词作于淳熙六年,时朱子并赋两阕,此其二也。其一曰:“暮雨朝云不自怜。放教春涨绿浮天。秖今画阁临无地,宿昔新诗满系船。青鸟外,白鸥前。几生香火旧因缘。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其下考作年甚核,曰:“朱熹平生赴官仅数次,是不难考。绍兴二十三年赴同安主簿,夏四月启程,秋七月至任。淳熙八年赴浙东提举,冬十一月赴阙,再至任所。本篇收入淳熙末刊本朱熹文集,故绍熙以后数次赴官不与焉。唯淳熙六年赴任南康军,乃春正月启行,三月末至任,也正经铅山、代阳、贵溪水路西去,与本篇时令、路线合。故此词应作于该年。”又据《朱熹年谱长编》:“(淳熙五年)八月,以史浩荐,差知南康军,十七日辞。”又“是月(十月),有旨不许辞免。复辞,请祠。”又“十二月,省劄趣之任。”又“(淳熙六年春正月)二十日,复上状请祠。二十五日,启行。二月四日至铅山候命。”又“(二月)十四日,复上状请祠”又“(二月)二十一日,在铅山崇寿精舍候命,学子士友多来访论学 。”又“是月(三月),省劄复趣之任,遂行。三月三十日至南康,交接郡事。”可知朱子之赴任,诚不得已。又考朱子之生平,其仕于朝,不过四十六日,仕于外,不过七年有奇,馀则奉祠赋闲,讲学著书,盖其志乃在德言,而非事功,故非泛泛俗士之可比。且又雅爱山川,隐居武夷几五十年,俨然古之高士。所谓“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诚夫子之自道。以上种种,率知人论事,先明乎此,然后方得解词。
(至圣先贤像 朱熹)
一二句乃感怀向之隐居生涯,自意当如斯旷逸快意终生。“分”亦兼有“惬快”义。而15题A项,乃以为想望之念,期待之辞,则非也。三句言己乃孟春自栖隐地发船上路。“鸣桡”即“开船”。“细雨”指“春雨”,所谓“春雨如丝细”也。而“春雨”亦可喻“恩泽”,此可指“叨承天恩就任”也。“沧洲”乃滨水处,可代称隐士居处。试卷注释坐实其地,则非也。据《朱熹年谱长编》:“(绍熙三年)六月,考亭新居落成,居之。”又《嘉靖建阳县志·卷五》:“考亭书院,在三桂里……绍熙三年,松子熹因先志筑室居此。五年,以四方来学者众,复建精舍于所居之东以处之,扁曰‘竹林精舍’。后更曰‘沧洲精舍’。……淳祐四年,诏为书院,御书‘考亭书院’。”又《卷三》:“龙舌洲,在考亭溪中,沙汀涌现,如龙舌状。宋立社坛于上,朱熹号沧洲,即此。”又明·朱世泽《考亭志·沧洲形胜·精舍沿革》:“因学徒益衆,又构屋,匾曰‘竹林精舍’,以育诸生也。既改龙舌洲名曰沧洲,又匾曰‘沧洲精舍’,即文公宾天之所也。”综上可知,沧洲地处建阳,其初名龙舌洲,朱子改名沧洲,遂又改匾其上精舍为“沧洲精舍”,故精舍在前,沧洲在后,而精舍即后之考亭书院,故不得谓立书院于沧洲上。且朱子徙居考亭,乃在绍熙三年,此时相去甚远,焉得以此地代指朱子栖隐处。四句言己于春暮至任所,僚属士友为其设筵洗尘。“画阁”同前词,即“酒阑山月移雕槛,歌罢江风拂玳筵”之所也。“斜阳”即“夕阳”,此言高会之时也。又春为阳,故日暮亦可喻指春暮,此即下车之时也。又朱子时年五十,其请祠辞命,时称老病,故“斜阳”亦可喻己之晚景也。而“斜阳”“明”,乃谓四美二难并前,而老躯顿健矣。又“斜阳”即“晚晴”,“画阁”犹“快阁”,“系舸”犹待发之“归船”也,而倦宦思退之旨,隐然其中矣。
(今人所摄考亭书院)
五六句言不能忘情于故山隐居处。朱子有《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闲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一名《九曲棹歌》),其一即谓“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故知“奇绝处”可指武夷九曲也。又朱子《次季通昼寒亭韵二首》其二:“山行前后有光辉,扑扑浮岚翠染衣。直到仙洲奇绝处,昼寒亭下玉龙飞。”则“奇绝处”又可指仙洲山。朱子尝构亭其上,游赏其间,其亭即昼寒亭。又朱子《百丈山六咏·山门》:“置屋两三间,巧当奇绝处。峡束百泉倾,涧激回风度。”则“奇绝处”又可指百丈山。统而言之,“奇绝处”谓朱子家乡山水佳胜处,亦即朱子隐居游息处也。七句言欲早日解印重归旧隐处。前词有“青鸟外,白鸥
(明·董其昌《武夷接笋峰图》)
前。几生香火旧因缘”句,故此处“寻盟”即谓寻青鸟、白鸥旧盟。而寻白鸥旧盟,即谓重与白鸥为友,亦即重归旧隐处。又鸥盟典出《列子》,而东晋·张湛注曰:“至于海童,诚心充于内,坦荡形于外;虽未能利害两忘,猜忌兼消,然轻群异类,亦无所多怪。”据此可知,此典亦可喻人之真诚无伪,合而言之,乃谓归隐家山,纯发乎诚心也。而寻青鸟旧盟,即谓重与青鸟为友,而青鸟为西王母使者,乃仙禽,与之结交,则亦近仙矣,故有重作逍遥仙义。八句用“汉皋解佩”典,然无关情爱也。据前句可知,青鸟乃己之旧盟,则仙子岂非己之道友,故何吝乎双佩!又己之虽历仕途,然泥而不滓,犹存高士之风,相值汉皋,自能使仙子青目而解佩。故此处亦可状己之清标出尘也。又能使仙子解佩,亦出乎其诚心,赖乎其坦荡也。故可重申诚心坦荡义,以补足上句。九句反用渔父事,言己之雅志栖隐,固无意于入世,非如屈子之惓惓不能忘世。“渔父”代指“隐者”,其泛舟江湖,出没烟波,狎鸥侣鹭,固其常事耳,亦自为白鸥之老友。而己为白鸥之旧盟,盟友相遇,默契于心,奚劳言筌,哂笑无论矣!又此心志而前风神,亦相为表里,以言己之高情,发乎内而形乎外,纯然一体也。而16题之答案甚含混,所谓“人生信念”,乃隐耶?抑仕耶?若前者,则差是;若后者,则大谬!
(元·吴镇《渔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