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高血压是卒中(俗称“中风”)、冠心病和认知能力衰退等疾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其中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尽管通过降压药治疗可降低卒中风险,但仍有卒中的残余风险,且随着所使用高血压大类类别数量的增加,残余风险似乎逐渐增加。然而,仅通过降压药类别数量这一个指标,无法解释单种药物剂量增加带来的影响。
高血压每日剂量(HDD)是一个综合量化多种降压药使用强度的指标,同时涵盖了药物大类数量和单种药物剂量的情况。1个标准化单位的HDD被定义为达到完全有效所需降压药剂量的50%剂量。
近日,发表于JAHA的一项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既往无卒中史的成人中,收缩压≥140 mmHg且HDD中等水平和最高水平的1/3参与者与更高的卒中风险相关。对于收缩压<140 mmHg的成人,无论使用低剂量还是高剂量的降压药治疗,发生卒中的风险相似。研究支持强化降压以实现收缩压<140 mmHg的治疗目标,治疗达标则无需过于担心用药剂量对卒中的影响。
截图来源:JAHA
该研究使用了REGARDS(地理和族裔差异与卒中的关系)研究的数据,REGARDS研究于2003年至2007年期间在美国48个州开展,纳入了30239例没有卒中史的参与者,并于2013年至2016年进行了家庭访视,收集参与者使用的降压药名称、剂量和用药频率,并安排了一次简单体检,包括身高、体重和血压测量等。家庭访视后通过每半年一次的电话和医疗记录回顾来确认新的卒中事件。
每位参与者的药物清单经过整合并根据HDD指标转换为一个HDD数值。HDD得分被分为4个类别:第一类包括所有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的参与者(HDD=0),其余参与者则分为从HDD1到HDD3三组。
研究人员还根据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及治疗高血压委员会(JNC-7)指南,将参与者分为4个收缩压组别:<120 mmHg、120-139 mmHg、140-159 mmHg和≥160 mmHg。
数据完整的13265例参与者(平均年龄72岁)被纳入分析。在中位随访5.5年期间,共有344例新发卒中事件。分析结果显示:
对于收缩压<120 mmHg和120-139 mmHg的参与者,卒中的新发风险在不同HDD组之间相似。
而在收缩压≥140 mmHg的参与者中,中高水平的HDD三分位数与卒中风险更高相关。具体来说:
相较于收缩压<120 mmHg且不服用降压药的基线组,收缩压140-159 mmHg且HDD中等水平的1/3参与者与卒中风险升高186%(HR 2.86;95% CI,1.68-4.85)相关,收缩压140-159 mmHg且HDD最高水平的1/3参与者与卒中风险升高133%(HR 2.33;1.37–3.97)相关;
相较于收缩压<120 mmHg且不服用降压药的基线组,收缩压≥160 mmHg且HDD中等水平的1/3参与者与卒中风险升高208%(HR 3.08;1.20–7.88)相关,收缩压≥160 mmHg且HDD最高水平的1/3参与者与卒中风险升高266%(HR 3.66;1.61–8.30)相关。
▲按HDD和收缩压分组的卒中事件风险(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次要分析显示:对于收缩压<140 mmHg的参与者,卒中风险在各HDD组之间相似。在敏感性分析中,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基于以上发现,研究团队指出强化降压的必要性,因为一旦将血压控制到<140 mmHg,无论用药强度高低,中风风险都是相似的。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访问JAHA官网阅读完整论文。
欢迎投稿:学术成果、前沿进展、临床干货等主题均可,点此了解投稿详情。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分享,点赞,在看,传递医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