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着别人的好,想着还人家。”这是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对我影响极深。
母亲不识字,说不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图报”这样的话,可她说的“记着别人的好,想着还人家”,意思是一样的。
母亲一辈子这么说,也这么做。
母亲这种观念来自外祖母。听母亲说,外祖母是外地人,逃荒来到外祖父家,遍尝人间艰辛,谁对她有一点好,她便忘不了,总想着回报人家。她这样做,也这样教育母亲。
外祖父一家住在离村子四五里地的山沟里,俗称“庄子”。抗战时期,人们躲避日本鬼子到了那儿。晚上,外祖母让人们到家里休息,屋里放不下了,到柴棚下,到房檐下。食物没有那么多,可开水满足供应。外祖母抱来柴火,烧了一锅又一锅,一点不嫌麻烦。母亲曾说:“你姥娘待人可热切哩。”
耳濡目染,母亲继承了外祖母的品性,待人也特别热情。谁给她一点好,她永远忘不了,时时想着回报。有个亲戚,退休前当过纺织工人,厂里发过一件蓝色的棉大衣,穿过好多年了。那年,亲戚把这件旧大衣送给了母亲,说:“晚上当被子盖吧。”母亲感激不尽,拿了几十个鸡蛋给她带上了。
一次,我回老家看望父母,母亲拿出那件大衣让我看,对我说了此事,一副感恩不尽的样子。又说:“咱也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人家,我给她拿了60个鸡蛋。”我笑着说:“娘,你正经吃亏了!她这大衣,也就是垃圾,扔到大街上也没人拾。”母亲说:“话可不能这么说。人家不给别人,给咱,是对咱好,咱得记着人家的好,想着还给人家。”
后来,她又给这个亲戚捎过菜,似乎那件棉大衣的恩永远报不完了。
她有一个侄子,在镇上的中学教书。每年正月,侄子来看他,母亲感动得不得了,一有机会,便要报答一下。有人到镇上赶集,她给侄子捎菜,而且不止一次地捎。杏熟了,她捎杏;梨熟了,她捎梨;核桃晒干了,她捎核桃。总之,只要有了什么东西,她便捎。
有一年中秋节,我回老家看望父母。她给我带了一些刚从树上摘下的红枣,又让我给那个侄子带一些,说:“人家年年正月里来看咱,咱也没什么给人家的。这直楞枣,说不定还稀罕哩,给他带上点儿吧。”母亲还跟我说:“谁对咱有一点儿好,我总想着结记人家点儿东西,要不,总觉得不对劲儿。”
“记着别人的好,想着还人家。”母亲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我,她的感恩行动也对我影响至深。
几十年来,我一直像她那样待人处世,谁对自己有一点儿好,总想着报答一下,否则,老是牵肠挂肚的。小时候,有个喜欢抽烟的邻居,把刚买来的白纸送给我:“你用这白纸写作业,把你的旧本子给我卷烟抽——用这白纸卷烟,糟蹋了。”我接过白纸,给了他几个旧本子,高兴得不得了。此后,我常把旧本子给他,且不让他再给白纸。
当老师后,我回家时,总是记着给他带一摞废纸,让他卷烟用。每次给他,他总是说:“你给的纸,还没用完哩。”我送他卷烟纸二十多年,直到他去世才停下来。母亲赞赏我的行为:“就应该这样儿!”
我把母亲的事讲给儿子听,也把我的事说给他,希望他像我们那样做人处世。
作者简介:曹明法,男,1957年生,河北省平山县人。退休中学语文教师。写作多年,在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400多篇,推荐并发表学生作文100多篇。近几年,在中国作家网上发表小小说、散文将近200篇。1990年,新故事《山乡奇闻》获河北省新故事大奖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