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指南:如何从零开始,建立公司和个人社交媒体形象

文摘   财经   2024-08-20 14:30   美国  


马斯克在X上出尽风头,雷老板则在国内自媒体视频号带货正欢。在社交媒体建立IP,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所注意。虽然大多时候只是锦上添花,然而,对于创业者来说,打造社交媒体IP必不可少。选择合适的平台可以深入了解受众、推动有机增长、提升品牌知名度,并有效传播信息。


硅谷知名风投A16Z,最近发布的这篇文章,介绍从零开始建立社交IP的行之有效的指南,包括如何设定目标、识别目标受众和衡量指标。同时,还介绍一些工具和框架,帮助创始人,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何时、以及发布什么内容。




成功的内容创作者常常让这一切看起来轻而易举——有时一个简单的帖子,甚至一个表情就能引发大量的互动。但是制定一个有效又切实可行的社交媒体策略,却是一项复杂的挑战。因为这个领域始终在变化。比如像微信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需要订阅者给#硅谷科技评论 点上星标,才会看到更新和推送内容。


算法在不断演变,新的热门平台层出不穷,新的病毒式内容类型迅速走红。对于资源有限的初创公司来说,如何确定从哪里开始呢?


一、如何设定目标?


像任何重大项目一样,在开始之前设定现实的目标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推动进展并建立信心。这些目标会因不同的初创公司和创始人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关键问题可以帮助你开始思考:


1. 社交媒体的角色是什么?   


社交媒体的作用因需求而异。例如,围绕客户服务建立的社交账号与创始人的个人账号看起来会完全不同。而以内容分发为重点的账号,和那些管理社区的账号,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开始之前,明确这些角色定位至关重要。


比如,我们一开始就将#硅谷科技评论(SVTR)定位为科技创投类的垂直账号,随着AI的成熟和发展,我们开始开设微信公众号#AI创投库(SVTRAI),聚焦AI赛道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群体,为我们会员提供业内最专业的AI创投数据库产品,以及AI项目孵化和投融资等综合服务。


2. 最终目标是什么?   


公司可能希望在项目公开之前就建立一个社交媒体追随者群体,以便在发布时拥有一个忠实的受众群体。或者可能想重新塑造品牌形象。作为创始人,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社交媒体如何支持你的计划?


3. 时间表是什么?   


制定带有具体日期的短期目标来逐步推进。例如,第一个月增加100个粉丝,第二个月增加200个粉丝,以此类推。要现实一点,并坚持执行计划。


让这些目标成为接下来所有工作的基础。一旦这些目标确定下来,团队就可以从“要实现什么”转向“要接触到谁”。


二、如何找到目标受众?


发布到新的社交帐户感觉就像对着黑洞大喊大叫。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即使他们的产品尚未推出,也要尽快开始建立受众群体,这一点很重要。



在发帖之前,首先要考虑目标受众:为了实现前面设定的目标,你需要接触到哪些人?是潜在客户、AI爱好者、投资者,还是其他人?


很多初创团队往往需要开拓全新的受众群体,特别是在推出首创或实验性产品,或在寻找产品与市场契合点的时候。虽然目标受众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但它有助于决定优先考虑哪些平台以及创建什么样的内容。


要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可以使用以下六个问题框架:


  1. 哪些账号可能是目标受众


    回答这个问题要与整体策略联系起来。例如,AI初创公司,即使公司潜在客户覆盖面很广,首先要优先考虑AI原生的受众,这样会降低教育市场的成本。一个忠诚且有参与感的早期用户群体,可以帮助优化初创公司的产品路线图,为未来产品的发布奠定基础。


  2. 他们最常使用哪些社交平台?


    如果你希望参与的对话都在X上进行,而你却全力投入微信公众号,那显然是个错误。但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总是显而易见。例如,一些非常小众的受众群体可能愿意通过电子邮件和线下会议实现触达。


  3. 受众位于哪个地区?


    了解受众位置信息,可以更好地帮助你发布线上信息和举办线下活动。如果你发现一半的受众在英国,你可能就不想在他们睡觉的时候发布内容。像Twitter Analytics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获取这些数据。而一种简单且快速增长的小技巧是,直接在你的私域中询问成员。


  4. 受众还关注哪些账号?


    查看受众关注的热门账号、影响者和品牌,观察这些账号发布的内容类型和品牌声音。然后考虑你的内容在粉丝的社交媒体信息流中会如何呈现:是引人注目,还是无缝融入他们的信息流?对这些账号的快速分析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坚实的基准。


  5. 他们喜欢参与哪些话题?


    研究那些发布优质内容的账号。查看他们最近的内容,看看哪些内容最受欢迎,哪些效果不佳,然后将最有效的主题作为灵感来源。


  6. 他们如何使用社交媒体?


    每个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都不同。不同的平台在用户生活中的功能可能也各不相同,无论是用来放松娱乐、建立联系,还是学习新知识。了解用户在各种平台的参与度和互动,有利于你指定合适的社媒策略。


三、如何选择平台和帐号?


确定目标受众后,就可以做出几个关键决定,尤其是优先考虑哪些平台和账号。


尽管用户每天在多个平台间来回切换并不罕见,但对内容创作者来说,试图同时覆盖所有平台可能会破坏社交媒体策略。对创始人而言,这尤为重要:对于资源有限的初创公司来说,同时管理两个以上的社交平台并不现实。


目标应该是从小处着手,逐步培养创建优质内容的能力。你可以在以后扩展到更多平台(可能通过雇佣人员来帮助你创建和管理内容)。在此期间,我们通常建议创始人专注于1-2个平台,做到精益求精,然后再考虑拓展。


创始人不应仅局限于在LinkedIn和X上经营公司品牌账号,还应考虑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融入到公司的整体策略。



创始人常常会问,应该用什么类型的账号来推广他们的工作。是应该更多地投入时间在个人LinkedIn上,以建立自己的品牌,还是从零开始为他们的初创公司创建一个账号?


答案取决于他们的具体目标;然而,个人账号越来越受欢迎,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人们更愿意听取个人而非品牌的声音。品牌账号通常给人一种为了营销目标而推广的感觉,而创始人以个人身份发声则更显真实,减少了纯粹营销的色彩。


  2. 个人账号的表现往往优于品牌账号。在X等平台上,个人账号在互动率和覆盖面上都优于品牌账号,至少目前算法更偏好个人声音。


  3. 建立个人品牌可以吸引与产品无关的受众。无论创始人正在推进哪个项目,或者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社交平台上的强大个人品牌都可以为未来的项目、即将发布的产品,甚至是新社交账号提供一个现成的受众群体。


创始人不必在个人账号和品牌账号之间做出选择。实际上,同时激活两个账号可以让公司更有效地与社区沟通。


四、如何测试内容类型?


创始人常常会说:“我知道我需要有社交媒体存在感,但我不知道该发什么内容。”


关键是要创建吸引人们关注的社交媒体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提供了他们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和专业见解——无论是对热门项目的内部解读、对行业动态的独特看法,还是一些小众的技巧和建议。简而言之,优秀的账号拥有能够让它们脱颖而出的独特视角。


那么,如何找到你的独特视角呢?我们通常建议创始人从他们的个人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以及独特的专业知识入手。然后,从这些领域出发,讲述能够教育、启发和教授他人的故事。你可以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业余时间的安排、最近读过的书籍或关注的内容创作者,然后将这些内容精炼成一个特定的小众领域。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大多数公司的主题和内容类型,为受众提供价值:


  1. 操作指南:向人们展示如何做某件事。

  2. 幕后花絮:让受众一窥你公司的内部运作。

  3. 行业见解:分享你受众关心的宏观趋势。

  4. 产品更新:介绍你的产品及其新功能。

  5. 公司公告:分享重要的公司成就或里程碑。

  6. 社区问题:提出一个可能引发受众讨论的问题。

  7. 创始人反思:分享你学到的经验,推荐你读过的书,或就一个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看法。


核心要点是:找到一个小众领域。拥有独特视角,并且愿意尝试不同内容类型和格式的账号,可以为受众带来大量价值。


(一)平台规则


从报纸到互联网,从微信、飞书到小红书,我们都见证过社交平台的变化如何重塑人们的互动方式和内容参与度。最近的一个例子是,X开始降低外部链接的排名,尤其是那些指向Substack的链接。这一变化迫使那些在平台上推广Substack的人重新思考他们的策略,例如将链接隐藏在其他内容中,或直接在X上交叉发布整篇新闻通讯。


社交媒体平台不断尝试新的方式,目的是让用户留在他们的应用和网站上,而不是引导他们去其他地方。创作者可以深入学习某个平台的运作机制,并优化内容以获得更高的排名,但这些规则随时可能改变。


因此,保持灵活性并愿意在内容类型上进行不断尝试变得越来越重要。尽管这些变化可能带来挑战,但也为创作者提供了跳出固有思维,测试新的互动方式的机会。


(二)发帖频率


很多不太了解社交媒体的人往往会有一种本能反应:认为发布越多内容越好。如果帖子没能引起共鸣,问题通常是因为发布的内容不够多。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在发布节奏上,重要性的顺序应该是:


质量 > 一致性 > 数量


首先,关注质量。这可以通过平台内的分析工具来衡量(如:点赞、转发、评论等),重点查看哪些帖子能够引发受众的互动、评论和分享。


接着,考虑一致性。你可以从每月发布一篇优质内容开始,然后逐步增加到两篇。观察数据指标的变化,如果表现良好,再逐步增加到每天发布。


一个常见的错误是用大量的帖子填满信息流,期望与受众建立联系。然而,真正的目标是逐步培养社交媒体的“肌肉”,包括内容创作的流程、品味、发布的时机等各个方面。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打磨。


关于构建发布内容的节奏,如果你是为了打造公司和个人IP,切记不要依赖灵感创作内容。我们建议的最佳策略是,创建一批“通用”内容(即无论何时发布都能引起共鸣的内容)可以帮助填补产品更新和时效性帖子之间的空隙。


与其每天醒来希望有灵感,不如花几个小时集中精力,利用一些创造力建立一个稳固的内容库。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尽可能多地列出创意,然后挑选几个最喜欢的主题。把它们写出来,并安排在未来几周内发布。此外,为了维持社区的活跃度,每天花大约30分钟与信息流中的评论互动。


(三) 衡量指标


在衡量社交媒体帖子成功与否时,有两种基本且互补的方法:


  • 定量分析,即增长测量。包括互动、展示次数、覆盖范围、分享、转化、粉丝增长和推荐等指标。

  • 定性分析,即情感测量(本质上是人们对你的公司或品牌的感觉)。包括反馈、回复、问题,以及引用推文的内容、提及和私信。


对大多数创始人来说,定量数据的价值显而易见——就像产品指标一样,受众增长、分享和点赞数等都很容易测量。而定性反馈则更难评估,但它是衡量人们(尤其是特定人群)如何与品牌建立联系的最佳方法之一。


A. 定量分析



当刚开始制定社交媒体策略时,像Twitter Analytics和LinkedIn Analytics这样的基本工具可以提供所需的所有数据。此外Sprout Social和HubSpot这样的专业工具,可以提供更高级的分析。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指标:


1. 互动率


互动率通常是最重要的定量指标。提高互动率可以增加内容的展示次数,而展示次数增加则可能带来更多的个人资料访问、粉丝增长等。


大多数分析工具(包括应用内分析)都会提供一种公式来量化互动率,通常是通过帖子的互动情况来计算的(通常表示为总互动次数/总粉丝数或展示次数x 100),但每个平台的计算方式可能不同。


一个好的应用内分析使用方法是,查看过去30或60天内的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帖子,反向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的成功或失败。


此外,每周跟踪一些关键指标也是必要的,比如总分享次数、回复次数、转发次数等。不必过分关注具体数字——更重要的是趋势的走向。例如,如果数据持续上升,说明更多的人正在看到该账号的内容,扩大其影响力,并接触到更多潜在的粉丝。


2. 转化率


如果公司已经推出了产品,另一个关键统计指标是转化率,即点击社交帖子链接到产品网站、新闻通讯、播客等的用户数量。


此外,还可以使用Google Analytics、UTM链接等工具,跟踪从自然帖子的转化情况,从点击到注册或购买。


3. 受众分析


与其仅仅跟踪粉丝总数,不如了解什么内容推动了粉丝的增长。如果某种类型的帖子能可靠地增加特定受众,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正如之前提到的,定期跟踪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帖子,并尝试理解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非常重要。


粉丝数量的增长表明账号正在接触到更多人,但这并不能说明账号是否接触到了“正确的”人。这时,定性数据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B. 定性分析


不要忽视定性数据。实际上,花时间思考定性社交信息往往比关注定量数据更有帮助,尽管对于一些依赖数据的创始人来说,这种思维转变可能并不容易接受。


许多企业依赖“影响者(KOL)”来传播品牌信息。一个拥有庞大网络和受信任品牌的人分享内容,往往比数百个小账号的分享更有影响力。这就像接触到高质量的潜在客户,比接触那些对产品毫无兴趣的人,更能带来显著的效果。因此,在关注粉丝增长时,问“我们是否接触到了正确的人”往往比单纯地问“我们是否接触到了更多的人”更加重要。


从定性数据中提取可操作的信息是一个更具艺术性的过程,而非科学公式。最好的方法是手动分析,尤其是在初期。尽管有很多情感分析工具,但它们的分析结果往往不够精确。目标是从收到的消息和私信中提取出一些主题,特别注意人们一贯使用的词语,以及这些词语是积极的、消极的还是中立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跟踪这些信息。


所有这些资料都有助于公司了解公众对他们的感受,这对改进客户服务、识别产品缺口,甚至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至关重要。


C. 定性分析 + 定量分析


每一个衡量策略都应从多个角度看待表现。这是因为过度依赖某一个指标可能会扭曲对内容表现的判断,并可能在长期内对社交策略造成损害。一个常见的例子是过度关注浏览量和展示次数。获得最多浏览和展示的帖子(比如标题党)并不一定有助于建立受人喜爱或值得信赖的品牌。


相反,应该专注于更多元的指标组合。对于新手团队来说,不需要一开始就测量所有内容,而是将定性表现与定量指标结合使用,比如广泛衡量曝光的指标(如展示次数)和衡量质量的指标(如互动和点击)。


D. “潜水者”挑战


在准确读懂情感数据时,一个最大挑战是“潜水者”的出现。这些人虽然阅读了内容,但没有留下评论或点赞。一些人可能大量消费内容,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在信息流中参与互动,例如避免在LinkedIn等平台上发表公开言论。


尽管存在缺失的数据,内容创作者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来鼓励互动并完善信息:


  • 发起对话:与那些有参与(或没有参与)你内容的人对话,寻求反馈,以复制成功的做法,摒弃无效的策略。

  • 举办活动:组织线上或线下活动,加深与受众的关系(创作者可能会发现,粉丝在参加活动后会更加公开地支持)。

  • 专注于社区管理:尝试更多的主动社区管理,例如每天与5位不同的粉丝互动。比如,硅谷科技评论(SVTR)对专业用户进行认证,而且建立专业用户微信群,方便大家进行深度交流。

  • 尝试不同类型的帖子:有时人们虽然支持,但不喜欢某种内容形式。可以尝试视频与照片、短文与长文等不同形式,或引入新的互动方式,如投票、提问和在线问答。

  • 不要气馁:社交媒体的成功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潜在客户、邮件订阅者、品牌形象、1对1关系建立、产品反馈循环等。即使没有看到想要的互动,也并不意味着你的社交媒体努力没有产生影响。

随着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创作者需要找到不同的方法来衡量影响力,并不断想出新点子来保持受众的参与度。


五、开启增长飞轮


虽然没有什么魔法公式可以让公司的社交账户一夜之间增长10倍,但一个合理的社交策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互动增加带来更大的覆盖面,进而吸引更多粉丝,随后更多粉丝又会带来更多互动,这样循环往复。



以下是加速飞轮的几种方法:


  • 加强社区管理

仅发布内容而不与回应互动会错失大量增长机会。回复帖子上的评论有助于将它们推到信息流的顶部,让更多人看到。每次你回复、点赞或与评论互动时,都会接触到新的受众,扩大影响力。


  • 吸引分享和回复

在社区管理的基础上,创建人们愿意讨论和分享的帖子。可以提出问题(如“你最喜欢的AI表情包是什么?”)、创建精选列表(如“最被海外投资人看好的AI初创公司 Top 36”),或者征求意见(如“你希望“AI的未来”分享什么内容主题?”)。这些互动内容鼓励讨论和分享,有助于扩大帖子的覆盖范围。


  • 保持一致的声音

这也是为什么创始人创建个人账号时,不要完全复制公司账号的语气和主题。让它们有所区别,可以为人们提供关注创始人和公司账号的不同理由,使两个账号都能吸引到各自的受众。


  • 跨平台推广

利用一个平台上的受众(例如Discord),引导他们关注另一个平台上的账号(如X)。这种跨平台推广策略简单有效,可以帮助在不同平台上扩大影响力。


  • 尽量避免使用外链

由于社交平台希望留住用户,它们的算法通常会降低带有外部链接的帖子优先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你可以发布你想分享内容的截图,或使用“文末阅读原文,访问AI创投库”这样的策略来引导受众访问外部内容。


  • 不要完全依赖AI

随着AI的火爆和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将社交媒体完全交给AI管理。AI驱动的账号往往缺乏上下文和个性,许多人很容易辨别出这些账号不是由真人管理的,这会导致不信任、缺乏互动,甚至会让粉丝失望。


虽然社交媒体的增长不会一蹴而就,但通过这些策略,打造正向循环,你可以逐步建立起一个稳定且不断扩展的影响力网络。


对于同时兼顾多项工作的创始人来说,社交媒体感觉像是一种副业。值得注意的是,从小事做起,打造IP,不仅有利于时间管理,也有利于个人和公司的成长。



硅谷科技评论(SVTR)AI创投社区覆盖人数超过10W,大都来自全球科技大厂、顶尖投资机构和高潜创业企业。欢迎联系凯瑞(pkcapital2023),加入我们创业工作室,成为导师、顾问创业合伙人。文末阅读原文访问AI创投库

AI周报:


001002003004005006007008 009 010
011012013014015016017018 019020
021022023024025026027028 029030
031032033034035036037038 039040
041042043044045046047048
049
050 
051052 
053
054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061
062 
063 
064
065066





AI创投



+



AI工程师有多强?3天上线全球首个AI数库
“AI张雪峰”诞生,北大团队用 AI 重塑教育咨询
1人团队,百万营收的AI套壳
独立创始人的崛起:如何独自创办公司
全球七大科技巨头的 4000 亿美元 AI 战略布局
性格决定创业成败顶尖VC投的AI公司
如何寻找创业方向中美AI创投异同
如何聘请CEO
应该关注哪些AI公司
如何确定CEO的薪水如何评估AI初创公司
如何分配股权和头衔海外投资人谈AI新趋势
如何组建和召开董事会做通才还是专才风投人
如何写商业计划书红杉资本如何做投资
初创公司估值如何及早识别独角兽
如何找到创业合伙人如何避免7大投资陷阱
AI初创公司商业模式合伙人是怎么炼成的
选择自己的创业导师 
Souring的艺术
创始人如何做电梯演讲

精品基金VS超级基金

YC给年轻创始人建议

初创工作室

如何成为亿万富翁
颜值如何影响VC决策
如何做出困难的决定
如何快速解读对方性格
如何在海外启动新产品
硅谷投资人的武器库
如何确认真实投资意愿
VC改变世界?
找这种人实现快速裂变
AI 创投七大新趋势
AI原生公司定价策略
微软(M12)投资策略
GTM指南ICONIQ小扎的朋友圈
如何选择VCCowboy:AI大势所趋
YC:如何独立思考
SOSV: 从草根到帝国
如何打造AI驱动的公司
风投界的水晶球
不要像投资人那样思考Coatue:AI革命
创始人与市场契合度
谁是全球创业之都
为什么初创公司会失败
全球AI投资机构Top10
初创公司如何聘请CEO
彼得·泰尔
什么决定创业成败
General Catalyst
AI驱动VC全球AI创投生态


AI行业



+



全球 Gen AI 独角兽大盘点,中国4家大模型上榜
大模型系列:海外 数学 性价比 编程 医疗 评估 训练成本 | 小模型
AI 公司创始人 华裔创始人 北美科技人才中心地图
AI 公司地理和行业分布 以色列 德国 旧金山湾区 欧洲
福布斯AI 50 斯坦福AI指数 企业科技AI 30 高增长AI 50 C端AI 50 | 工具AI 50 | SVTR AI 100 | 自力更生AI 25
AI+编程 医疗 企服 电商 设计 勘探 教育 写作 客服 法律 视频 3D | 音乐 | 搜索 | 心理精神 | 消费者科技 | 安全 | 生产力工具 | 浏览器 | 游戏 | 会计 | 数据分析 | 销售 | Scribe | 金融投资
人工智能能做什么?
LLMOps
AI是否会被垄断AI未解之谜
开源AI开发者工具AI域名
生成式 AI 六大趋势
巨头的AI战争
AI Agent自动化具身智能
AI专利2023年AI总结和展望


AI公司



+



11x.ai,AI虚拟销售员,半年内突破200万美元
Adobe:从Adobe、Figma、Canva 到 OpenAI
Amazon:人工智能战略
Anduril Industries,AI 重新定义现代战争与和平
Anthropic:OpenAI"宫斗"背后的公司
Apple:产品收入变迁 AI 并购之王

Calendly:日程安排助手,AI效率工具鼻祖

Canva:从Adobe、Figma、Canva 到 OpenAI

Cohere:为企业提供大模型

CoreWeave:GPU租赁独角兽,英伟达的好盟友

Databricks,从数据湖到大模型
DeepL,从机器翻译到AI写作的语言沟通利器
DoNotPay:世界首款AI机器人律师

Duolingo:如何改写语言学习

E2B,为 AI 代理构建自动化云平台
Figma从Adobe、Figma、Canva 到 OpenAI

Glean:重塑知识工作的未来

Google:谷歌人工智能战略
Grammarly:从论文查重到AI写作的沟通利器
Hugging Face:开源AI的未来
Jenni AI:如何通过AI写作实现年入千万
Marblism, 一句AI提示词自动生成各类软件
Microsoft:收入拆解M12
Midjourney:0融资,11人,$1亿收入
Mistral,欧洲大模型,性价比之王
MultiOn,用人工智能代理给软件装上大脑
Neuralink:让失明者重见光明,让瘫患者再次行走,让人类与AI融合永生
NVIDIA:收入按产品线拆解AI投资策略
OpenAI:人工智能突破的前沿员工董事会营销GPT Store奥特曼马斯克地产生意微软投资婚礼产品生态Thrive Capital
Pika:AI视频的未来
Rad AI ,如何用 AI 改变医疗保健?
Reddit:奥特曼押注基于兴趣社交的美版“贴吧”
Replicate:1人AI公司背后的幕后英雄
Replite:教马斯克的儿子如何写代码
Perplexity:挑战谷歌,站在AI搜索最前沿
RunwayAI视频的未来
Scale AI:如何成为数字世界的“水源”
Shein:打造下一个“中国首富”

SpaceX:梦想照进现实,人类星际生命的曙光

Stability AI:SD 背后的公司和创始人
Stripe:马斯克和奥特曼押注的支付王者
Substack,美版公众号,为价值付费

Superhuman:邮件超人,拥抱 AI

Vannevar Labs:AI+国防,军事人工智能掘金者
Zapier:ChatGPT最受欢迎插件的过去和未来

硅谷科技评论
全球前沿科技,创业投资孵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