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在考虑引入风险投资之前,应该知道的一些简单但鲜为人知的事实:
顶级风投需要每年回报率超过20%,这意味着在没有复利的情况下,且基于10年的投资周期,一个基金需要回报率要达到200%(即10年 * 每年20%的回报)+ 初始投资的100% 或者可以说是“三倍基金”才能实现回报目标。
风投的回报遵循幂律分布(类似二八法则),也就是说,少数投资产生大部分回报。通常,1/3的投资组合会失败,超过3/5的投资组合在达到最初投资的100%时回本,只有大约5-10%的投资能带来200%以上的利润。
领投方通常在初期投资时会寻求10-20%的股权份额,假设机构保留了足够的资金储备来跟进后续融资,保证股权不被大幅稀释,他们可能会在退出时还持有5-10%的股权。
大多数早期风投基金会建立大约25-30家公司的投资组合,其中2-3家公司(约占5-10%)需要带来2倍(即200%)的基金回报,对应退出时公司5-10%的股权份额。
从投资人角度来说,一家创业公司需要带来10-20倍的回报的可能性,才可能值得出手投资。对于一个3亿规模的早期风投基金,需要每笔投资有30-60亿元的退出潜力。这也意味着,按10倍的PS计算的话,你的公司在退出时需要产生3亿至6亿元的年经常性收入。
创始人面临的最重要决定之一是选择自力更生还是寻求外部的风险投资。由于从自力更生转向风投通常是不可逆的,创始人在选择风险投资之前必须仔细权衡利弊。
引入外部资本可以大大加快公司的增长和市场渗透,但通常伴随着严格的监管和快速扩张的压力。在资本泡沫时代,大量廉价资本的涌入引发了对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效率的质疑,许多公司难以将快速增长转化为可持续的利润。而在今天,资本寒冬和融资难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创始人选择自力更生。
通常,自力更生带来的是相对缓慢但更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创始人保留了完全的控制权,避免了股权稀释。这种方式通常会带来财务更加稳健的运营,以及对开支的严格控制,尽管它可能会影响抢占市场份额的速度。
这张表总结了自力更生和外部融资的利弊。总之,创始人需要根据公司的实际需求和发展阶段权衡两者的优缺点,再做出自己的选择。
选择自力更生: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自力更生的一个关键优势在于能培养创始人的综合能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Rutherford & Phillips,2021)。当初创企业避免依赖外部资金时,它们减少了受到可能抑制增长的依赖因素的影响,比如债务压力或投资者的要求(Vanacker 等,2012)。
此外,创始人参与战略财务管理——例如加快客户付款和优化现金流管理——已经被证明有助于自力更生企业的成长(Vanacker 等,2011)。这种更加亲身参与的财务管理方式带来了更保守的资金消耗率,帮助自力更生的公司在较少资源的情况下高效运营(Suci,2023)。
根据投资人 Daglar Cizmeci的研究,在创办公司时并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的筹款金额。许多跨国企业凭借2万美元或更少的积蓄创立。然而,大多数创始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确定他们应该筹集多少资金以便合理地进行扩张。
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力更生的公司增长速度较慢,但往往能够发展出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文化。由于没有快速扩张的压力,这些初创企业可以更轻松地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从而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Hillner,2022)。这种战略灵活性使自力更生的公司能够将公司的增长更加吻合市场需求,避免了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大改变了自力更生初创企业的格局,显著减少了对外部资本的需求。硅谷科技评论(SVTR)之前写过《独立创始人的崛起》,在AI新时代创始人可以利用更少的(人力)资源实现更大的成果。而OpenAI的CEO Sam则直言,不久就会诞生一人创立的价值十亿的公司。
选择风险投资:快速增长的驱动力
相比之下,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企业享有充足的财务资源,推动其加速增长和创新。风险投资不仅提供资金,还为创业公司提供战略指导、辅导,以及宝贵的网络资源,大大提高了其成功的机会(Gloor 等人,2020)。外部资本的注入使这些初创公司能够快速扩张,更快地扩大团队、增加收入和积累资产,这比自力更生的公司更为迅速(Fraser 等人,2015)。
几年前,软银愿景基金、Coatue 和 Tiger 等大型基金在市场呼风唤雨(King Maker),因为它们的巨额投资往往会扼杀竞争。资金雄厚的公司能够支付异常高昂的获客成本(CAC),并以更低的价格长期销售产品,最终扰乱市场。投资者看到这种情况后,在做出后续决策时变得更加谨慎,很少有人愿意投资与“大型基金A支持的初创公司B”竞争的公司。
这充分证明,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中,银行账户有多少资金及其背后的财力深度,往往决定了谁是赢家、谁是输家。而这也清楚地表明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与自力更生的公司之间的区别。
然而,风险投资往往也附带一些限制条件。为了实现快速回报和高增长目标,创始人通常面临巨大压力,必须优先考虑短期业绩,以确保能够获得下一轮融资。
这种对快速扩张的过度关注,有时会损害公司的长期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Puri & Zarutskie,2012)。此外,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中常见的集中化决策结构,可能会抑制创新,并降低公司在应对意外挑战时所需的灵活性(Butticè,2024)。
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通常追求规模化,确保在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或被收购等退出时具备优势。资本的注入和业务的可扩展性使这些公司对未来的投资者更具吸引力,帮助它们实现自力更生的公司难以企及的高估值(Kaplan & Lerner,2010;Liu,2023)。
然而,这也意味着创始人往往需要为获得资金而放弃大量的控制权,稀释他们的所有权股份。有时,这还会迫使公司创始人退出经营管理层。
自力更生 VS 风险融资的几大事实
经过第三方平台 Carta、Stripe和Sifted等研究,我们发现如下事实,可以帮助正在犹豫要不要外部融资的你,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
典型的自力更生公司创始人启动资金平均为 10,000 美元。
根据 Carta 对超过 40,000 家初创公司的数据,创始人在自力更生阶段通常投入约 10,000 美元,并花费 4-6 个月时间打下基础,随后才会寻求外部资本(Carta,2023)。
早期风险投资中的股权稀释高达 20%。
创始人在种子轮融资中通常出售 10-20% 的股权,导致显著的所有权稀释。这与自力更生形成对比,在自力更生模式中,创始人能够保留完全的控制权(Stripe,2024)。
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烧钱率更高。
由于激进的资金消耗,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往往失败率较高。相比之下,自力更生初创企业更注重高效的资本管理,避免超支和过度风险(Sifted,2020;Stripe,2024)。
自力更生的初创公司往往推迟筹集外部资金。
自力更生的创始人通常在 4-6 个月后才会寻求外部资金,在此期间验证产品、产生收入并证明市场契合度,从而在投资谈判中获得更好的条件(Carta,2023;Sifted,2020)。
75% 的自力更生 SaaS 公司实现盈利。
ChartMogul 的报告显示,75% 的自力更生 SaaS 初创公司无需外部资金即可实现盈利,这证明了它们能够通过精益运营,依靠客户收入作为主要增长动力(Sifted,2020;Stripe,2024)。
最后结论
创业世界里,创始人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每个创始团队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决定是选择自力更生还是寻求外部风险投资。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理论上从自力更生转向风险投资驱动模式是可能的(只要你能融到资),但反之则几乎不可能,因为外部资本会带来治理层面的约束。
明确你的期望到底是什么。你是在追求影响力?成功的退出?稳定的“摇钱树”?还是更自由的运营方式?创始团队内部必须在这些目标上达成一致,并且在与投资者沟通时也要清晰表达这一点。不要自我欺骗,否则这种错误会让创始人付出很大代价。
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手上投资组合往往覆盖多家公司,而对创始人来说,创业就是他们的全部。风险投资组合往往遵循幂律分布,结果要么是巨大的成功,要么是彻底失败;但对创始人来说,哪怕是较小的成功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生活变化。
选择与谁同行,创始人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保持一致至关重要。风险投资的资金就像火箭燃料,不要在将燃料用于琐碎的日常事务,而应该用它来推动公司快速增长,真正实现它的价值。
看到这里,正在AI领域打拼的您,如果是硅谷科技评论(SVTR)的长期读者,要不要融资,找谁融资,如何融资?相信您心里已经有了sh答案。
硅谷科技评论(SVTR),在ChatGPT问世之际,创立于美国硅谷,是一家数据驱动的AI孵化器。依托AI创投库、AI创投社和风险投资,为创始人提供人才、资金和咨询服务,打造全球前沿科技(AI)创新生态系统。联系凯瑞(pkcapital2023),加入我们创业工作室,成为导师、顾问、创业合伙人等。更多内容,文末阅读原文访问AI创投库(svtr.ai)。
AI周报:
AI创投
+
AI行业
+
全球 Gen AI 独角兽大盘点,中国4家大模型上榜 | |
大模型系列:海外 | 数学 | 性价比 | 编程 | 医疗 | 评估 | 训练成本 | 小模型 | |
AI 公司创始人 | 华裔创始人 | 北美科技人才中心地图 | |
AI 公司地理和行业分布 | 以色列 | 德国 | 旧金山湾区 | 欧洲 | |
福布斯AI 50 | 斯坦福AI指数 | 企业科技AI 30 | 高增长AI 50 | C端AI 50 | 工具AI 50 | SVTR AI 100 | 自力更生AI 25 | |
AI+编程 | 医疗 | 企服 | 电商 | 设计 | 勘探 | 教育 | 写作 | 客服 | 法律 | 视频 | 3D | 音乐 | 搜索 | 心理精神 | 消费者科技 | 安全 | 生产力工具 | 浏览器 | 游戏 | 会计 | 数据分析 | 销售 | Scribe | 金融投资 | |
人工智能能做什么? | LLMOps |
AI是否会被垄断 | AI未解之谜 |
开源AI,开发者工具 | AI域名 |
生成式 AI 六大趋势 | 巨头的AI战争 |
AI Agent,自动化 | 具身智能 |
AI专利 | 2023年AI总结和展望 |
AI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