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盛 | 时间与人文

文化   2024-12-31 09:02   海南  


章开沅先生题签





吴国盛





时间与人文







题记科学是什么?说白了科学也是一种人文。科学发源于或者发生于特定的人文之中。科学不是一个人文孤岛,它植根于丰厚的人文土壤之中,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人文环境。












时间是一个谜,物理学家在使用时间时是不思考究竟什么是时间的。时间谁来思考?哲学家思考。


从前有一个笑话,一个外国人到英国去,他问一个老太太几点钟了,但是他英文不太好,本来想问的是“what is the time?”,结果他问成了“what is time?”(什么是时间?)老太太十分惊讶地看着他:这我怎么知道,你得问哲学家去。


古希腊晚期,思想家奥古斯丁有一句名言——“什么是时间?你不问我我很清楚,一旦问我,我就茫然”。我想,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你问我什么是时间?好像不问我还知道一点,你一问我就不知道了。这种不知道来自于根深蒂固的时间客观化,认为时间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东西,这是牛顿思想的体现。


真正理解时间,只理解客观时间是不够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时间是一种空间化的时间。霍金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做《时间简史》,这个名字引起极大的混乱,什么叫时间简史,时间也有历史吗?时间之前的时间是什么?这是把时间空间化之后才出现的问题。


回到我的主题,时间真正的含义来自于主观时间、来自于人。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提出内时间意识,尽管人们不甚明了这一概念,但内时间意识才是时间真正的起源。


为什么这么说?对于每个人来说,“当下”是现实,但按照物理学家的观点没有“现在”这一说法。如果把“现在”说成是一种幻觉,没有人会同意。回到人类的内时间意识来看,“当下”内含了时间结构,这种时间结构使得我们把某一类存储数据辨认成“过去”,把某一类存储数据辨认成“未来”。虽然我们还不知道这个结构意味着什么,但是这个结构一定存在,否则我们的生活怎么会是真实的?


在我看来,内时间意识的发育是在人出生之后,而不是在出生以前。虽然尚不知内时间结构是什么,但是我却可以告诉大家它来自哪里。它来自于人类进化。


人类进化有两个指标:第一个是脑容量。脑袋越大的物种胎儿的孕育期越长,进化采取的策略非常简单,就是让人类整体早产,所以人类是一种先天缺失的存在。牛犊子、羊羔、猪崽子,生下来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只有人类的婴儿生下来什么也不是,形如一团烂泥。


早产必然带来一个后果,就是人类必须通过世代的养育把他养成人,所以人不是靠DNA而成为人,而是靠养育成为人,这一点注定人就是人文的物种。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和人文要结合在一起的深层原因。


问题是人为什么可以被教养,而动物就不行,这涉及教养结构,教养结构是什么仍是一个谜,但这种结构首先体现在能够产生所谓“过去”的意识,并且把过去意识落实到当下。也就是说个体本来也有一个时间结构,通过时间结构一切过去的经验可以内化成个体当下的经验。换句话说,人类历史全部文明的积淀通过教养的方式,可以成为每个人自身人性修养的来源。


第二个是人类是有死亡意识的动物。有死亡意识的物种就必然有一个所谓“未来”意识,因为死亡意识的存在,使得一个人在活着的时候就能够感知死亡的来临,这就是“未来”。未来的维度来自于死亡意识,哲学家有一句话叫做“人类是向死而生的物种”。向死而生包含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表明人类知道现有的一切是有限的,终将要结束。第二个意思是人类拥有了对于虚无的概念,他能够理解什么叫虚无,动物只能接受直接的现实。人类有了死亡意识之后可以思考什么叫无。未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构成了历史可能性的前提。


这就出现了“人文”的概念,文在古代汉语是一个动词,通“纹”——纹路纹饰,对人个体的雕刻、塑造、教化、规训,一言以蔽之,“文”而化之。“文”的可能性奠基于一种所谓的内在时间结构,这种时间结构把过去、现在、未来结成一体,构造人类丰富多样的人文经验。


在人文学科里,有两件东西特别重要。第一是语言,人之所以为人,其本质来自于他所承受的人类过去的经验,这个经验首先通过语言来体现。第二是历史,历史是当下对于过去的记录、叙事、表达、理解,历史不是单纯的过去,历史是过去和现在的对话。所以,学习历史就成了一个人训练人文素养基本的学科和功力。为了证明一个新学科是有意义的、为了证明一件事情是合法的,最好的办法是追溯它的历史。通过追溯历史的方式,可以申明现实的合法性,为未来指出一条道路。因此,我们说看历史有多远,看未来就有多远。


科学是什么?说白了科学也是一种人文。科学发源于或者发生于特定的人文之中。科学来源于古代希腊,古代希腊最早产生了科学精神。随着希腊城邦文明的消失、罗马帝国的崩溃,科学就流落到阿拉伯世界,在阿拉伯世界短暂逗留之后,又流回到基督教统治下的欧洲。欧洲通过近代一系列思想运动,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等,掀起了近代科学革命。科学作为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是从文艺复兴之后在欧洲这样一个丰厚的人文土壤里滋长出来的。科学不是在任何地方自然产生,其产生要求有特殊的人文背景。因此,理解科学诞生的人文背景很重要,它帮助我们了解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


中国不是科学的故乡,这件事情对我们是一个挑战。中华民族文明本质上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定居文化,定居文化特征是熟人关系,基本上以血缘方式来构建。希腊城邦时代的西方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迁徙文化,形成了以契约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契约文明最根本的要求是人必须是独立自主的个体。


科学不是一个人文孤岛,它植根于丰厚的人文土壤之中,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人文环境。中华民族的精神需要转型,从而创造出新型的人文,而在社会转型、精神提升和文明复兴的征程上,科学是可以而且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的。


在这个强调科学的时代里,中国人对科学充满着由衷的尊敬和期待,但我希望大家的眼界更开阔一些,中国科学的落后表面看来是科学的落后,背后的根本是人文的落后。今天的某些思想把人文变得含混,使得人们不知道它真正的价值在哪里,唤醒大家对人文的重视——即使办一所理工大学,人文的训练和教育仍是科学教育内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外在的“锦上添花”。


(本文系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在西湖大学湖心讲堂“跨越时空的纠缠”的报告发言稿,有删节。本报记者温才妃采访整理)


END



作者:吴国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年09月10日第5版

编发:东方 / 三束光


现代大学网


在这里,读懂大学


westudying.com

iuniversity@qq.com


 版权说明 

为著作权人的作品提供网络推广服务,以提升其价值影响力。部分信息选录自相关书刊或网站,如有异议请发电邮洽商处理。▲ 

现代大学网
在这里,读懂大学 | 现代大学网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