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诗歌剧《杜甫》创作谈
题记:古人评价书写杜甫多是从他个人人品、创作诗歌的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入手,汇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加以解读,我学习杜诗主要结合其创作的背景与过程,反复琢磨作者的心境,多少感觉有些不同的地方,便想着把杜甫放在更宏大的历史背影中,通过不同的视角,希望能够更真实更深入地理解和学习杜甫的思想和结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重塑我们的时代感和自信心。
为什么要创作这部剧?我想先分享一下创作这部剧的初衷,再谈谈它的基本方式、结构以及艺术特色、现实意义,请各位看看我说的是不是有道理。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最为伟大的诗人之一,解读杜甫的人从古到今数不胜数,文章专著汉牛充栋,本来轮不到我说。虽然我从小热爱杜诗,但深知性情木讷,脑子也不太灵光,写杜甫真是勉为其难。但有些话还是想说,便在前人基础上,根据我的理解拾遗补缺,抛砖引玉,不知天高地厚地写了这部剧。古人评价书写杜甫多是从他个人人品、创作诗歌的艺术特色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入手,汇入自己的生活经历加以解读,我学习杜诗主要结合其创作的背景与过程,反复琢磨作者的心境,多少感觉有些不同的地方,便想着把杜甫放在更宏大的历史背影中,通过不同的视角,希望能够更真实更深入地理解和学习杜甫的思想和结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重塑我们的时代感和自信心。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把杜甫搬上舞台?杜甫生于712年2月12日,逝世于770年,具体哪一天已经不可考了,大约是冬季。他饥寒交迫,于一条从潭州飘向岳州的小船上离世,大致的位置是比较靠近岳州,终年59岁。杜甫从7岁咏凤凰开始,笔耕不辍,一生究竟写了多少诗篇很难确切统计。海内外现存其诗的数量有三种说法:一是1700多首,一是1500多首,再就是1400多首。杜甫自己曾说安史之乱前他就写了上千首诗,但我们今天能看到流传下来的杜诗只有一百多首,由此可以推定绝大多数杜诗已经散落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今天能读到的杜诗仅仅是他创作的很少一部分。杜甫在世时没有多少人欣赏他的诗,没有人在意他的诗,没有一个名人评论介绍过他的诗,没有一部集子收录过他的诗,他也没有卖出过哪怕一首诗,挣得少许银两补贴家用。他写的诗唯一的一次交换,大概是换了一些茅草盖在成都的屋顶上,所以在那场知名的八月秋风中,卷走那些茅草,等于卷走了他的心血创作,所以他才会有那么深重的感受,专门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曾对他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所以直到去世他都笔耕不掇,特别是晚年,或是两天一首,或是三天两首,他把写诗看作一生的主业,可这对他及全家的生计一点帮助都没有。那么,是什么动力让他在如此艰难困苦中记叙了整整一个时代呢?正如他所说,“他乡阅暮迟,不敢废诗篇”。我想大致应当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解读和理解杜甫及他的诗歌。
一是他的人民性。1949年底,毛主席访问苏联,在列车上与苏联汉学家费德林谈话,对杜甫做了评价。他说:“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人民诗人,他的作品是中国后人艺术哲学的不朽文献。杜甫的诗代表了中国人民天才的独特风格,也是给全人类留下了优秀文化遗产。”这里主席肯定了杜甫诗歌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他的人民性。众所周知,杜甫出生于世代官宦人家,上数13代的先祖是晋代名将杜预;先祖杜依艺为巩县令,全家迁居巩县,杜依艺的儿子杜审言,就是杜甫的爷爷,进士及第,为膳部员外郎,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他钻研格律,擅长律诗,为官期间曾两次被贬,最远流配峰州,也就是现在的越南。杜审言被贬吉州参军期间,被司户郭若讷、司马周季重陷害入狱,杜审言的小儿子杜并为父报仇,在一次宴会上用短刀将周季重刺成重伤,不久丧命,杜并也被当场杀死。这件事对杜家影响很大,称杜并为“孝童”,杜甫也一直引以为荣。杜甫父亲杜闲,曾任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杜甫母亲崔氏一族与唐代纪王、舒王等皇家宗室沾亲带故,武周当政时,子孙多被杀戮,杜甫曾写《祭外祖祖母文》,其中有“缅维夙昔,追思艰窭。当太后秉柄,内宗如缕。纪国则夫人之门,舒国则府君之外父,聿以生居贵戚,衅结狂竖,雌伏单栖,雄鸣折羽,忧心惙惙,独行踽踽,悲夫影分飞忽,间于凤凰;咄彼谗人有词,并于鹦鹉……”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和心酸,可以看出无论是父系杜审言,还是母系家族先辈,都有过一段官场刀光剑影的悲惨往事,这对杜甫有着深入骨髓的影响,对他沉郁顿挫的诗歌创作特色的形成或有着不可忽视的潜在作用。
杜甫一生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一是34岁之前的裘马快意青少年阶段;二是客居长安的“悲辛十年”;三是“安史之乱”“虽在命如丝”的动荡岁月;四是飘泊西南,“日日望云泪泗流”的晚年。相对应当是开元、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和后安史之乱四个时期。
杜甫大约五六岁时母亲去世,杜甫五个弟妹都是继母卢氏所生,再加上父亲杜闲长年在外做官,杜甫从小大部分时间寄养在姑姑家。杜甫的姑姑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以杜甫自幼所受教育中除儒学经典外,还夹杂不少大乘佛教悲悯天下苍生的经典内容,当然主要还是诗学传家,他在《壮游》诗里曾这样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杜甫20岁开始在吴越齐赵等地游学,穿丰草长林,观山川大势,缅前辈身世沧桑,忆天下文章绝唱。在此期间有两件不能忽略的经历:一是他24岁时参加洛阳的进士考试落第,虽有遗憾但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考完又接着游学,“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二是杜甫33岁时在洛阳结识了李白,李白的游侠风采吸引了杜甫,两人不仅一块上王屋山寻仙求道,还一块到宋州拉上高适,又到齐鲁漫游了一段时间,这期间他与李白三次交往,被称为文学史上的佳话。李白15岁学习剑道,20岁当侠客,亲手杀过好几个人;李白四处漫游,求仙寻道,一直试图通过修道练功去寻求精神自由,超凡脱俗,从而达到成仙的目的。杜甫不仅与李白共同探讨了写诗技巧,还学了不少道家修练的知识,甚至喝酒的习惯大慨就是这期间跟李白学的,两人常常是白天携手行,醉后共被眠。与李白第三次相逢时,杜甫写了《赠李白》诗一首,其中有两句:“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29岁时娶弘农杨氏之女,35岁到长安求仕,这期间恰逢李林甫为相,史书称此人“口有蜜,腹有剑”,被后世讥为奸佞当朝,对整个大唐的运势有着深远的影响,表面上看大唐还是繁花似锦,其里已经走过了盛衰的拐点,各种危机暗流涌动。李林甫原是地方小官,靠裙带关系进入朝堂,又通过后宫宦官谋得相位,深知如他这种混混能当上首辅大臣,关键要靠排抑胜己,以固其宠,所以主要心思放在诛逐贤臣杀伐专权上,一方面要把现任的贤臣良将杀光赶尽,另一方面还要千方百计地阻止人才新秀进入朝堂。
746年,杜甫来到长安,举目无亲,唯一能走的门路是一个曾任河南尹后迁尚书左丞的韦济,韦洛在河南任上时曾到首阳山拜访过杜甫,当时对杜诗赞不绝口,这是长安唯一称赞杜诗的人。韦济也确实在不同场合向王公贵族好友同僚推荐过杜甫,但没有太大效果。在此期间,杜甫参加过两次朝廷考试:747年,玄宗下诏征天下文学艺术类人才到京就选,杜甫、元结等众多举人应试,却无一人及第;751年,杜甫写三篇《大礼赋》投进延恩匦,没想到玄宗读后十分欣赏,让杜甫待制集贤院,命宰相开专场考试他的诗赋文章,只可惜主考官又是李林甫,结果考后很长时间又是没有下文。客居长安期间,杜甫一家全靠朝廷赈济五斗米为生,老少一家常常饿得起不了床,衣服更是补丁摞补丁,为生计,杜甫不得不学些种植草药知识,阶前屋后种些药材,“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生活比他写的要艰难得多。他每天奔走于豪门权要之间,或赠诗自荐,或唱和应酬,“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可以说尝遍了人间的凄苦与屈辱。正是如此悲辛的现实,让杜甫走上了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许多杜诗研究者没有注意,其实这十年才是杜甫人生转折最重要的节点,至少他有两点深刻的体会,首先是家传“奉儒守官”这条路很难再继续下去了,不仅“朝中有人好做官”的条件没有了,而且时代将学而优则仕的门也关闭了,“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其次,同样是家传的诗赋文章也渐渐失去意义,官场文章不得不字字取媚歌功,句句邀宠颂德,唱合应制,浮名行乐,鸡汤词藻轻飘飘地弥漫着整个文学诗坛,诗歌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风骨,悄悄地把诗歌引到了越来越狭窄的死胡同。
所以安史之乱前,杜甫就尝试将时事入诗,试图为诗歌找到一条新路。杜甫开始时也是从知人论世入手,大胆地写出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先后写了《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
755年冬,朝廷终于任命杜甫出任河西尉,属正九品下庶务官,负责司法捕盗、审理案件、征收赋税等杂事,这个官职杜甫爷爷杜审言也干过,有没有留下抹不去的记忆我们不得而知,反正被杜甫一口拒绝了,不久又给他安排了职级更小,类似仓库保管员的职位——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他反而接受了。但回奉先准备接上全家赴任时,忽遭安史之乱潼关失守,杜甫携一家老小逃到麟州羌村,不久,他准备投奔灵武肃宗,被叛军抓获押解长安,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可能对杜甫影响太大,他亲眼目睹了胡人烧杀劫掠、血流满街的恐怖情景,长年累月露宿街头、寺庙,仅靠要饭、捡拾剩饭残渣和烂菜叶为生,却写下了《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春望》等许多哀婉泣血的诗篇,奠定了杜诗乃至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
757年4月,杜甫穿越两军对峙的防线,于5月16日逃到凤翔投奔肃宗,被委任从八品上左拾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官职。上任没几天,杜甫便因援救房琯被捕入狱,幸好宰相张镐出手相救,才被从轻发落;8月,又被皇上打发回羌村省亲,写下了著名的《羌村三首》。
757年闰八月,唐军和回纥联军反攻长安,先后成功攻占长安洛阳,杜甫一家也随官军回到长安。但是仅仅半年多时间,他又被贬到华州任司功参军,负责祭祀、礼乐、教育、考课等类杂事,这段如同过山车般的经历,虽然没有完全关上杜甫的进仕之门,至少让他看清了这条路根本不适合自己,其凶险远远超出自己预期。不久,杜甫写下被王安石称为压卷之作的《洗兵马》,标志着他多年努力后终于找到了自我,他走向了人民,有了人民的立场,开始做历史和社稷的良心。这期间他不仅诗风大变,告别了奉和、应制、唱合之类的诗传,而且越来越有勇气胆魂,立意也越来越新颖,开创了现实主义的新路。他用沉郁瑰丽的手法,唱出天下人顿挫的感受,他明确意识到自我的价值,决意用诗歌记录历史,“为父老乡亲歌”,让诗歌成为天下苍生的叹息和呐喊。可以说至此杜甫有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这个新视角出发才能让我们真正理解他的思想结构和诗歌表达的真正意图,毕竟他生活在一个皇权至上的年代。之前很多人解读杜诗,认为其中有很多矛盾之处,说他的诗前后不一致,甚至说他“忠君爱国”“致君尧舜”等等,这样理解显然肤浅了。如果我们通过杜甫这个新视角来看他的人生历程和思想结构,就会发现许多矛盾和困惑都会迎刃而解。
其次,讲讲杜诗的史诗性,回答为什么要把“三吏三别”搬上舞台这个问题。
史诗性是杜甫诗歌的第二个特征,史诗性是多数学者的称呼,其实说批判性更恰当。
757年,唐军与回纥联军收复长安洛阳,这里面有个背景需要说清楚,对于我们了解杜甫接下来的创作十分必要。在唐回联军收复两京之前,唐皇肃宗与回纥约定,两京收复后,土地、人民归唐所有,金帛、女人任凭回纥抢掠,作为酬谢,肃宗还答应每年送给回纥绢20000匹,并把自己女儿嫁给了回纥可汗。
杜甫对唐军收复两京是十分激动的,写了《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但收复长安后,有大臣建议把洛阳这个地方让给回纥,任由其劫掠财产、女子。结果联军攻下洛阳后大肆抢夺,凡金帛财产、女人孩童被回纥军掠夺一空,三天抢掠后又放一把火让东都洛阳整整烧了15天,洛阳真是不幸,成了安史之乱灾难最为深重的城市。这对从小就生活在洛阳的杜甫来说心灵十分震撼。为此,杜甫于758年冬和翌年春,告假专程回洛阳寻找因战乱失散的家人,结果得到的消息是亡的亡,逃的逃,弟妹没见到一个。正是在回华州的途中,他写下了“三吏三别”这组伟大的诗篇。
明朝王嗣奭热衷杜诗研究,颇有心得,曾有不少精辟的论述。他论“三吏三别”说:“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也不能作。公以事至东都,目击成诗,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泪。”
王嗣奭看到非亲历写不出来,可为什么又说虽亲历也写不出来呢?又是什么能让这组诗“遂下千年之泪”?当然他没说,或许是他不敢说,他只能从读后的感悟中说“若有神使”,这显然使的是障眼法。尽管如此,我认为他比绝大多数现代学者看得都清楚,体验得更深切。
初读这组诗,或者仅从这组诗字面上解释,确有不少矫饰矛盾之处:一方面表示出对社会大动荡期间人民遭受痛苦的深切同情,一方面又不得不对唐王朝加以维护,尽量反映人们投入战争的爱国热情;一方面讥讽了官吏的冷酷残暴,一方面又写出人民顾全大局的勇气担当,并对朝廷的无能昏庸进行了暗讽和批判。如果再细读“三吏三别”,就会发现有更多矛盾和不解的地方,容易被这些矛盾所困惑,例如《垂老别》,虽然作者没有交代背着老妻应征入者的具体年龄,但扔掉拐杖视死如归定要从军,且是看到“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的情景下,仍旧决绝地走上战场,他的动力是什么呢?再如《新婚别》,作者用新娘子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了这首诗,他是什么时间,又是如何听到新娘讲这番话的呢?再如《石壕吏》,为什么老妇让老翁逾墙逃走,自己却要“请从吏夜归……犹得备晨炊”,老翁怎么忍心老妇被抓走呢?再如《无家别》,中年男去前线打仗没有阵亡,反而他的家人都没了,是什么原因让他没有了家呢?等等。所以有些专家怀疑这组诗脱离现实,失去了它的真实性;还有一些专家说,“三吏三别”就是“文以载道”的宣扬,讥讽朝廷欲言又止,却大力颂扬爱国主义,导致这组诗形象塑造与作者表达之间相互矛盾,影响了诗歌文学品质和整体艺术水平,远不如他写的《登高》《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
这些问题和评价需要透过“三吏三别”到现实中去寻找,到历史大背景中寻找,同时还要考虑作者的处境和心境,从无法明说之处去解答。只有这样,恐怕才能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和想法。
不错,这组诗整体上看似乎是写叛军、朝廷、百姓之间的三角矛盾,写三者之间的矛盾造成乱世的凄惨,那么导致这个三角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唐回联军收复两京后,唐肃宗一朝返回长安,先是到宗庙大哭三天,然后在威武的仪仗和喧天的鼓乐声中入主大明宫,期间唐肃宗亲抚唐军大将郭子仪的双肩,意味深长地似问非问道:“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这一场景和洛阳的大火情景,杜甫看在眼里,不可能不沉郁,作为一个对政治十今敏感,且又有历史良知的圣人是无法回避的。
其实在此之前,肃宗曾对郭子仪数次动过杀机,甚至还派宦官鱼朝恩把郭子仪的祖坟挖了,尸体挫骨扬灰,这些郭都忍了,面见肃宗时只是泣称:此臣不忠不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表示绝不追究。郭子仪就是用这种韬光养晦之道才得以保全性命。杜甫曾在众多诗篇中宣扬郭子仪、李俶、王思礼、张镐等人,认为他们是真正的爱国将领,是歼灭胡军的主力,讥讽朝廷请回纥部队参战是招来女婿气走儿。虽然话没有挑明,但所有人都知道矛盾焦点在“谁的家国”这个根本问题上。当然这个矛盾又是封建专制时代是忌讳最深、最危险的话题,包括杜甫没人敢提。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继往圣绝学,发千古不敢问,显然又是他的责任,无法回避。杜甫的经历决定了他是大乱世中少数几位头脑清醒的人,“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他深知改变不了任何现状,只能靠自己的残弱之躯去打捞那段血雨腥风中最值得记忆的东西,在世世代代中国人心灵中搭建起家国情怀,使国家民族能够生生不息繁衍下去。正是基于这份历史责任感,杜甫采用非虚构的创作手法,用完全不加修饰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了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三吏三别”。如果不了解杜甫的这些良苦用心,也就体会不到他那物我两忘的勇气和天崩地裂般的感受。过往无论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穷年忧黎元,叹息肠中热”,还是“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只是个人感受叹息,是个人与社稷国家命运联在一起的表述沉郁,而“三吏三别”则是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个人家庭与社稷国家的命运为什么会联系在一起,家国为什么属于天下苍生,为什么天下苍生的家国才会有格局和情怀,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珍惜和拥有,这或许是杜甫创作诗歌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们把这组诗搬上舞台的意义所在。
再次,结合杜甫晚年漂泊西南的十年,讲一讲杜甫诗歌的当代性。
杜甫一生只有756年春天,在率府里管理了几个月的兵甲器仗;并于757年5月到758年6月,在肃宗朝做过一年多点左拾遗,实际根本参与不了政事,随后便被下放任华州司功,穷其一生实际为官时间加起来只有两年半。什么杜工部,什么左拾遗,都是给他戴高帽,至于致君尧舜、变风改俗的理想,从他的视角看,早已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他骨子里只想做一个“为人性僻耽佳句,语无惊人死不休”的诗人。
759年秋天,杜甫辞去华州司功一职,至于辞职原因,他在一首诗里这样说:“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悲生事”三个字是很值得思量的,从此他开始了西南飘泊岁月。
杜甫人生最后十年,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老百姓,他自已说“生涯似众人”,其实连众人都不如,他在另一首诗里说:“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鳃。”只有很短的时间在严武幕中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外,他一家几乎没有任何稳定的收入,多数时间是靠亲朋的接济施舍,或是租些地种些草药之类的东西卖些钱换些粮食,甚至还冒着危险贩些私盐糊口,真正吃饱饭的日子并不多。他写过一首《逃难》诗:“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晚年的杜甫,常常瞒眼皆老泪,眉攒万国愁,耳聋手枯,皮包骨立,经常夜不能寐,梦回萦绕着“哀呜思战斗,迥立向苍苍”,耳边响起的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时候的杜甫已经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是他的格局情感,还是他的思想风骨,无论是叙事写景,还是语言技巧都到了一个沉郁悲悯的新高度,“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他知道他改变不了现状,更无法扭转每况日下的命运,却依旧关怀国运,蒿目民难;他完整地反思了大唐由盛转衰的原因和过程,写了大量议论时政的诗,使人们看到了大乱之世荒野月光下的枯骨,大唐九庙焚烧的烈焰;听到了新婚之夜新娘送夫从军的哀怨,和无家可别中年男儿无限凄苦的叹息……在中国历史上不知发生过多少次灾难,只有这次安史之乱能够鲜活地呈现在了历史和人们面前,并升华成整个民族的经验记忆,成为我们共同的情怀觉悟;他只要能吃上饭,就会把生活中各种美好善良用诗歌一一记录下来,有不通人情世故的花鸭,有壮心不已的瘦马,有逢春发生的春雨,有飘飘天地的沙鸥,他使人间观物有情趣,审美有了艺术温柔;纵使他一直生活在苦风冷雨中,胸臆间却是星垂平野,月涌大江;眼前的处处穷途,信念里坚持着“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他深爱家人,常常为“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儿敲针作钓钩”的亲情所陶醉;他珍惜生命中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总是掂记着别人的长处,期待“落花时节又逢君”;他忧国忧民,哪怕一家生活没有着落,却交代后辈“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既便是穷到只剩下一条老船,却还在呐喊“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税”。
什么是当代性?杜甫的诗里有无数个你能碰到的情景和困惑,你可以借助他的诗、他的思想,融入他独特的经验感受,去思考你自己面对的困境,他给了每一个以自由,用自身经验去解读杜甫,诚如司马光所说,“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因为杜诗“贵于意在言外”。
当代性的无限瞬间,决定了杜甫诗篇永恒的基础,正所谓日读日新,其义无尽。
768年农历正月中旬,杜甫一家乘孤舟出川,到770年冬天杜甫去世,在这条小船上,杜甫究竟写了多少首诗已不得而知了,现留存下来的有100多篇,且许多都是长篇评论或史记绝唱,他知道他已经渡过了人生现实的长河,践行了佛教八正道,死亡不再是他生命的终点,他的生命将迎接无尽的未来,因为他和他的诗早已汇入这片土地上的片云天远、春雨江风,只要这里的人还有重攀盛世的梦想,他都会化作家国情怀与人们一起登上世界文明的最高峰。
最后,讲一下诗歌剧《杜甫》的艺术表现方式、结构以及艺术特色。
杜甫的一生是场悲剧,杜甫所写“三吏三别”这组诗里面的人物也都是悲剧人物,因此表现方式只能是悲剧。什么叫悲剧?悲剧就是把最有价值、最值得珍惜、最善良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你看。这就决定了这部剧里面的人物形象塑造应依据这个标准,通过表达价值、美好、毁灭、悲凉等艺术手法,力求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什么是艺术?简单地讲艺术就是创造思想和美。同时还要注意艺术另外一个特征,那就是它的独创性,或是说独特性、唯一性。从艺术的这个标准出发,首先要考虑杜甫及其诗歌在国内外的影响,诗歌剧《杜甫》应该采用多模态的形式,突出它的学术性、思想性,也就是说应当主要把它作为学术探讨进行编排演出,其次才是兼顾它的大众接受程度。
表演方法上应采用具意和具象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什么叫具象?具象指从服装、动作等各个方面尽量模仿剧中人物,塑造剧中人物的形象;具意是指演员通过舞蹈、歌唱、音乐等形式探讨剧中人物的思想、行为。这部剧既然采用具意和其象相结合的表演形式,这就对演员、服装、造形、音乐、灯光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不同于一般歌舞剧的特殊要求,需要我们进行新的探索。
从结构上讲,诗歌剧《杜甫》共有八幕,前面序幕,最后尾幕,中间六幕,也就是“三吏三别”六首诗各占一幕。
序幕,序幕起始可以考虑两个时间起点,究竟哪个好需要斟酌:一个是原来剧本写的从杜甫逃出长安开始,幕后屏显从757年4月一天,杜甫冒死从长安城西逃出,穿山林,走小道,直到武功才脱离险境,“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至今犹破胆,应有未招魂”。舞蹈、服装、灯光等都可以根据这些诗设计,屏显可以一直交代到杜甫凤翔被任左拾遣,后又被下狱,贬官到华州,然后告假到洛阳省亲,返回华州途中写下“三吏三别”。这个序幕起点好处是有利于杜甫人物个体形象设计定位,序幕由他个人独舞,延伸了主人物经历背景。
再一个起始点就是从757年闰8月唐皇决策,9月派其长子李俶率郭子仪等部,共15万大军进攻长安洛阳,军中包括4000多回纥骑兵,由回纥怀仁可汗的儿子率领,双方组成联军,出征前双方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土庶归唐,金帛、女子皆归回纥。”不久,唐军在香积寺北澧水东岸打败叛军,收复长安。长安收复后,唐皇变卦,将答应回纥军的条件全部推到洛阳一城。一个月后收复洛阳,任由回纥军大抢三日,最后还放了一把大火,洛阳大乱,给了叛军安庆绪喘息之机,一年后,安庆绪与史思明部合兵,又在邺城大败唐军,杜甫回洛阳省亲正逢唐军新败之日,这才有了“三吏三别”。这个时间点开始序幕,好处是序幕紧接主题,破题很容易让人们进入思考。屏显舞蹈可以依据杜甫诗《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洗兵马》等编导。
序幕 主题歌《在他的诗篇里,你总能遇见你自己》。
第一幕 《新安吏》:主要论述唐开元以来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转变,造成外重内轻的局面,以及李林甫对规制用人制度破坏,为安史之乱埋下祸根。
第二幕 《石壕吏》:主要论述唐代授田制度的变化,以及对整个社会秩序的影响。
第三幕 《潼关吏》:主要论述大唐安史之乱后监军制度的产生和危害,以及安史之乱造成太监专权的危害。
第四幕 《新婚别》:主要介绍唐代婚姻制度及风俗,以及回答作者为什么能用第一人称创作这首诗,他创作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
第五幕 《无家别》:主要讲述唐皇引狼入室任由回纥军劫掠洛阳一带的历史。
第六幕 《垂老别》:论述唐军为什么失去乘胜逆歼叛军,以及邺城再败的原因,表明了苍生百姓天下为公的担当和保家为国的大无畏精神,从而展现天下苍生家国情怀的历史合理性。
尾幕:简述杜甫及其诗歌的人民性、史诗性、当代性,可以倒叙杜甫一家乘船开始的生平介绍,依据去世前病卧力书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等,论述他对昏君乱世的最终结论;也可以不作杜甫介绍,直接从770年杜甫逝世开始,家人由于无力安葬,只能停厝岳州,43年后,杜甫孙杜嗣业好不容易凑足盘缠将他运回偃师,移葬首阳山。途经荆州时遇上诗人元稹,元稹给杜甫写了墓志铭,其中有:“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傍苏李,气夺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庚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最后,采用开放式结尾:自杜甫点燃唐末的新乐府和古文运动以来,历朝历代人们纷纷著书立说,注释解读杜甫杜诗,遗憾的是至今仍旧差强人意……
尾幕:主题歌《悲风中 你是春雨》。
现代大学网
守护大学精神
westudying.com
iuniversity@qq.com
版权说明
为著作权人的作品提供网络推广服务,以提升其价值影响力。部分信息选录自相关书刊或网站,如有异议请发电邮洽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