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重庆力促各片区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央渝同行”(涪陵)发展对接活动暨央企渝企民企外企涪陵行活动举行,河南漯河与长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位于綦江的藻渡水库工程成功实现截流……近来,渝东新城经济社会发展频频传来好消息,未来发展令人期待。渝东新城是主城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打造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重任。今年重庆“新春第一会”首次提出,建设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融合互动的现代化渝东新城,引发广泛关注。如今,渝东新城发展得如何?未来它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今年3月,涪陵龙头港首次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黄朝福 摄/视觉重庆
今年3月,《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解读新闻发布会上,渝东新城揭开了神秘面纱:渝东新城包括位于中心城区以东的涪陵区、长寿区、南川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垫江县5区(县),面积1.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万,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4100亿元。从“基本盘”看,渝东新城的实力和优势非常明显,被定位为“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新示范标杆”。区位条件优越。在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彭劲松看来,渝东新城处在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交叉影响的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区位优势十分突出。随着我国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渝东新城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支持涪陵、长寿、南川等地“承接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释放出强烈的信号。交通枢纽作用明显。比如,涪陵、长寿等地可提升航运物流枢纽能力,承接主城都市区面向川东北地区的枢纽辐射带动作用;綦江—万盛、南川可依托交通优势,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充分发挥区域交通枢纽作用。发展势头良好。数据显示,今年1—9月,渝东新城GDP增长6%,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工业投资增速达17.2%,区域经济走势积极向好,重点行业支撑稳定。▲位于长寿高新区的成渝产业数字化能力中心。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与传统意义上新规划的城市不同,渝东新城是在已有的几个城区基础上进行规划拓展提升,强化主导功能和土地混合使用,使各种功能有机组合,生活功能配套齐全,交通距离适度,实现职住平衡。这样颇具特色的谋划,让渝东新城高起点开局起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风生水起,也为未来发展积蓄后劲、塑造优势。以重庆着力培育的3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先进材料产业集群为例。这是渝东新城的“王牌”,将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涪陵作为重庆的工业强区和材料产业第一大区,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己二酸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单体氨纶生产基地。长寿依托巴斯夫、川维化工等链主龙头企业,加快打造全球天然气化工新材料领先者、国际知名的硅基新材料供应商、世界级新能源材料及装备集成示范地“三大品牌”。綦江目前正围绕“煤—电—铝液—合金液—铝基材—终端产品—循环再生”产业链条,加快建设500亿级铝产业集群。在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上,渝东新城也迎来了重磅利好。前不久,经国务院批准,涪陵工业园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重庆市第四个国家级经开区。这意味着在重庆4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渝东新城占有两席,另一个是长寿经开区。涪陵工业园区的升级,有利于该国家级平台对鄂西、川东、黔北、湘西等地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现代化渝东新城主引擎和主城都市区重要增长极。可以预见,未来渝东新城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推动重庆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并在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通道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支撑作用。建设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融合互动的现代化渝东新城,是各区县提升发展能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接下来,如何把这一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以下几点建议或可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发。紧扣功能定位,提升综合实力。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才能挖掘和彰显自身特色,充分释放发展潜力。渝东新城做大做强,需要各个区县紧扣功能定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推动相关支柱产业提档升级,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比如,涪陵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的质效,全力打造渝东新城主引擎;南川可利用生态优势,加快构建“一山一片一带多点”文旅康养产业新格局,高质量建设渝东生态新城。深化区域联动,推进协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着眼于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化区域联动,区域协调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对渝东新城来说,关键在于统筹兼顾新城内外,双向发力。新城内,涪陵、长寿、垫江等地可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共建区域基础设施、优势产业集聚区和开放平台;綦江—万盛、南川可围绕老瀛山城市生态绿心,协同布局资源转型特色产业。新城外,可着力推动渝东新城和重庆中心城区的协同互动,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打好“配合”,提升整个城市的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与沿江中下游的城市做好联合和协同,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新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全面推进美丽重庆建设的应有之义。作为后起之秀,渝东新城理应在绿色发展上作出示范。彭劲松建议,渝东新城要厚植绿色本底,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完善“两山”转化通道,健全上中下游一体化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奏响协同发展“协奏曲”,加快打造新的市域经济增长点,渝东新城有基础、有条件,更有信心、有能力。
责编丨周宝琴
责校丨郑钰潇 杜铠兵
审核丨饶思锐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