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唱衰记者行业,我哪有资格歇脚?”在2024中国新媒体大会上,浙江广电记者杨川源的发言引发了不少新闻从业者的共鸣。
无论是过去顶着“无冕之王”的桂冠,还是今天面对“新闻已死”的论调,一大批新闻人前赴后继、步履不停,依旧坚守着自己的责任,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我们不禁发问: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记者“过时”了吗?在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记者?▲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节MV《今天,敬自己》。/重庆日报视频号
有人认为,传统媒体是“夕阳行业”,不复“黄金时代”;有人说,“新闻无学”,新闻生产门槛不高,年轻人不用再学新闻专业;也有人说,随着AI等现代科技的发展,记者这一职业将被替代……
在媒体变革发展的阶段,面对内部转型与外部舆论的双重压力,有的从业者也感到过受挫和迷茫。但更多的新闻人依旧胸怀赤子之心,手执笔墨、脚踩大地,毅然而诚恳地记录着这个时代。
时代在变,但总有一些东西不曾改变。当我们回到原点来看为什么出发,会发现道路更加清晰,远处的天空依然广阔蔚蓝。
越是充满未知的时代,越需要有人抵达真相,廓清迷雾。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世界越来越让人“看不懂”,而记者能带领我们无限地接近现场,无限地接近真相。
在紧张危险的巴以冲突前线,新华社记者王卓伦从无数次导弹、火箭弹、无人机袭击现场发出独家报道,让更多人看见那里正在发生的一切。她说:“只要使命在肩,我就会坚定地战斗下去,迎接每一个不确定的明天。”
越是信息膨胀的时代,越需要有人较真“死磕”,守望良知。记者,也是社会的守望者。面对不公时,他们敢于挺身而出,揭露藏在黑暗下的丑恶行径;面对转瞬即逝的信息洪流,他们毅然逆行“死磕”,追问每一条关乎公众利益的新闻线索。
今年7月,《新京报》记者经过暗访调查,曝光了罐车运输食用油乱象问题,国务院食安办随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不仅惩戒违法违规人员,也向社会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越是众声喧哗的时候,越需要有人坚持发声,一锤定音。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一方面资讯传播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网络信息的泥沙俱下,一个个谣言、一次次“反转”无形中污染着网络生态,侵蚀着社会信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各种“吃瓜”现象的热闹之下,是新闻记者在坚持调查求证,还原真相;频繁“翻车”“反转”的舆论混乱之中,是主流媒体在关键时刻澄清事实,一锤定音。
越是流量泛滥的时候,越需要有人慢下来、沉下去,重新发现价值。互联网时代,“流量至上”被不少人奉为出圈秘笈、财富密码,以至于出现了盲目跟风炒作、炮制“新黄色新闻”、煽动网络情绪等乱象,以实现蹭流量、博眼球的目的。
而一大批新闻记者,始终坚持将镜头对准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事,将笔尖对准群众的急事难事,不博取关注,不谄媚流量,甘心做一名新闻背后的“田坎记者”“巷子记者”“百姓记者”,用时间沉淀着坚持和记录的价值。▲新华社记者王卓伦在加沙边境被哈马斯袭击的以色列农庄做现场报道。/新华社
记者节是个年轻的节日。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在新千年才诞生,那是2000年11月8日。
从第1次到第25次,每一次节日,既是对记者朋友们的鼓励,也在提醒大家——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智,媒体行业在短暂的时间里,经历了数次颠覆性的变革。因为变革,所以永不过时。新闻记者在每一次浪潮中主动迎变,向新而行,在传承中接过前辈的担子,在创新中征战新的时代浪潮。
要看得见历史,在变与不变中守望理想的星火。记者行业是一个有着深厚积淀的行业,面对不断更迭的时代,一辈又一辈老记者薪火相传的光荣传统和历史经验,给了后来者“以不变应万变”的底气。
对真相的执着追求不能变,“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那是任何技术都无法代替的宝贵财富;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作风不能变,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好故事永远在路上;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不能变,唯有热爱,可抵世事变迁、岁月漫长……
要看得清当下,在纷繁复杂中奏响时代的主旋律。当下,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面对杂音喧嚣的舆论场,新闻记者也要掌握新的发声技巧,不断提升音量,让充满正能量的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要主动转文风、转话语、转思路,提高传播的触达率,多倾听网友的声音,多用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让宏大的主题脱去厚重的外衣,让原本就从群众中来的理论,回到群众中去,在“长话短说”“老话新说”“废话不说”中拉近与受众的距离,重建与读者之间的信任与交流。
要看得到未来,在变革的道路上永不停歇。记者,何尝不是行者。越是有人唱衰记者行业,越不能歇脚不前。进入数字时代,新闻产品形态、媒体传播格局、受众核心需求等都发生了深刻演变,面对新环境、新常态,新闻记者也要持续自我更新,不断向未来涉足,在摸索中步步为营。
▲记录时代,服务发展,记者永远在路上。朱慧卿 作/新华社
未来的记者,也将在时代的机遇中成长为“多边形战士”,既要洞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行业新趋势,又要掌握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生产新技能;既要有立足当下的定力,又要有瞭望未来的眼界;既是能够团结协作的“集团军”,又是能够独当一面的“轻骑兵”,在新闻理想与现代科技的和谐共舞中创作出更多直抵人心的时代精品。
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有故事的地方,记录就有意义。一切正在发生,幸好有你们始终在场。祝所有记者朋友们节日快乐!
投稿邮箱:cqliaowang@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