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 走路第3806天 阴
我看上面这段话的时候用力吸气,紧腰,想象钻车皮这个场景。
阿痴说,前面写了不少废稿。写出这段话后,感觉对了。
长篇小说 《问道江南西》23万字,是阿痴出版的第一本书。此前,她在杂志或期刊只发表过小小说。书出版后,《文学报》发了篇她的自述《一个久经废稿的人》。她转到自己的豆瓣网页,这是她最常发文章的平台。她最忠实的读者们大都来自这里。
钻车皮是阿痴小时候的亲身经历。“洗完澡,妈妈带我骑车回家。路上全是灰,来回都是大卡车。为了躲灰、节省路程,就会钻车皮。写到这个细节,感觉写出了我家乡的某种隐喻,是别的书里从没有过的细节。”
对1983年出生在江西省某大型钢厂的阿痴来说,她喜欢自己的家乡(如果第一本书可以为家乡而写,我会非常幸福。),也想把通常被诟病的国企写出不一样的样子:有夜班食堂、福利待遇,有暖气片。她想写出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企给女工带来的极强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个情境搭建起来后,我就让我的人物在里面生活。”
阿痴的偶像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她想好了小说的题目,想好要写一个不幸的人——上海支青叶长鹰;一个天使一样的男孩子,农村人报生。她想好了叶长鹰的结局后开始动笔写第一章第一节,但是是“报生的精神力量所带来的暖意,才能支撑我写这么长。”
“想好这两个人,我就有强烈的情感涌动,想要去写了。”报生的原型是阿痴的中学同学,她的文学启蒙者,书画天才。大二时再次见到对方,是在菜市场的米店扛米。“书里是累累白骨,蕴含了我所有感情。所有亲人,长辈,朋友,非常喜欢的人的死亡,我都堆进去了。但非常克制。”
吴为2月底看完这本书,给涂涂发微信,说自己“第一次有超乎寻常的阅读体验”。《问道江南西》成为她的枕边书,“每天晚上只舍得读一点点。像小时候吃棉花糖,一点点舔,每次都能碰到饱满完整的糖。每晚看完,可以进入喜悦的梦乡。白天工作,对晚上再看一段《问道江南西》充满期待。
“阿痴在这本书里选择了极其克制的方式,带人看滋养你的那片土地。”今天下午在屋顶上的樱园,吴为说。
吴为在《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里,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了与逝去的外公外婆相处的点滴。阿痴说:“和吴为的书的相似,我的书里有很多人的命运和很多人的死亡。我选取了他人生中烟花绽放的时刻。为默默无闻的一生写出烟花绽放的一刻,是有意义的。”
乐府出版人涂涂看到报生父亲的一段故事时哭了,决定签下这本书。阿痴在自己的书里最喜欢怀仁和尚。她查史料,除了怀仁临摩王羲之,花十几二十年写成《圣教序》,没有查到别的资料。“历史的空隙就是我可以写的地方。”她放手写怀仁,写他在无知无觉的状态下,在专注中超越了时代和肉身的局限,最后完成了惊世之作。“我如果像怀仁这样,会很幸福。”她说。书里所有人都在肉身入局问道。有人只差最后一步,一辈子没能问道成功。
吴为有疑问:小说23万字,分了57章,平均一章四千字出头。为什么这样断章?
2014年开始画画,阿痴认为长篇小说的技巧和绘画一样。如果按传统的叙事逻辑,太容易像流水账。“我想突破一种新的写作方式。行文时,结束一个故事,就开始画另外一笔,讲另一个故事。像梵高画蓝天,他的蓝天是一段一段的,他的向日葵,花瓣是一块块的。但拉远看,他画得太好了。”
乐府的营销编辑小飞主持今天的分享会。他说团队一直在讨论这本书的营销语:凡人版的《繁花》。老叶是没有吃到改革红利的宝总,或者老叶是失败的陈丹青。没办法用一句话讲清楚《问道江南西》,因为它是座森林。但他确定,阿痴是一位长期的写作者。读过这本书的人,未来会读阿痴别的书。
22年开始追看阿痴作品的豆瓣网友,见证了阿痴从短篇写到长篇的过程。写作艰难的时刻,网友充满热情的私信是阿痴坚持写作的动力。她相信终究会有人喜欢或需要自己的作品。没人知道书的命运,但只要有人看就行。
而且她也牢牢记得在中戏进修时两位老师的教导。
一位老师说:不要写恋爱剧。为国家而写,为民族而写。如果写不好,就阅读。拜师傅。文学史这么漫长,要有自己的文学师傅。
另一位说:不要把洋人的东西当作至高无上的原则。关于戏是什么,所有中国传统戏曲都已经解决了。为什么要有定场诗?因为要把观众安静下来。中国戏曲为什么要有煞尾?观众情感在最高潮以后,需要缓下来。煞尾的时候要加入一些哲思,勾住观众的心。
至于一个人到底能写到多深刻多细致?要不断往前挖。文字工作最后是恐怖的,每个人最后都只能在自己的邃道里。多挖一锄头,就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我老实说一句,今天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江南西”就是江西。
11537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