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辛苦了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2024年9月10日,我们迎来第40个教师节。让我们满怀尊敬地道一声:“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一、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内涵的三重逻辑
新时代的教育家精神是基于当下时代背景卓越教师群体精神内涵的映射。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一定要厘清其中的逻辑关系。
(一)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演变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立足新时代教育家群体的精神写照,但并不是孤立存在于当前一个历史时段,而是对过往教育家精神的继承,并伴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演进与发展,呈现出“继承—发展—创新”的演变逻辑。如果说初代教育家“以人为本”为主要特质的精神内涵从思想、内容、技术、形式等方面开创了中国教育的源头,孕育出教育家精神的原初形态,那么“轴心时代”教育家“开宗立派”的贡献则奠定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思想与文化基础,是对初代教育家精神的有力开拓;两宋时代教育家以“经世致用”为代表的教育家精神使得传统教育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是对教育家精神的完善与深化;近现代教育家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中,理性借鉴外来文化,更加丰富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是对教育家精神的吸收与转化;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则是对中国教育家精神的“系统总结与高度凝练”,使得教育家精神从零散的历史影像中变得更加完整与丰富,为世人展现出一幅全新的精神图景。这在构建教育家精神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对教育家精神谱系与文化的创新。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善于创新的文化才有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创新才是最好的继承。教育家精神的代代相传且持续发展,是中华民族优良教育文化基因的延续,亦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形态、教育技术、教育手段、教育全生态创新发展的结果。
(二)聚焦“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
“变”与“不变”是一对矛盾体,不变之中蕴含着变化,变化之中又包含着不变,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中国的价值观理论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发展丰富的。一方面,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另一方面,价值观的本质不是对当下状态的认可,而是带有理想性的应然维度,只有反映时代特征和要求的文化,才能有时代性的影响力,才能形成现实的有积极价值取向和生命力的文化。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中国价值观大概念中的一个分支,同样遵循着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一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宗”就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独特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比如,“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与“济世救民”的抱负;“忧国忧民”的情怀一脉相承;“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与“止于至善”的修道精神亦属同源。二是“量变”引起“质变”。这里的“量变”是指当代中国教师群体数量的增长、教育理论的不断丰富、人工智能数字化时代教育形式的多元化、学术界对教育家精神的反复探讨与呼唤,共同催生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其中“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就是对“学以致用、有教无类”等精神的创新与发展;“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对“躬体力行、借鉴变革”精神的深化与继承;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对过去教育价值理想的时代转化和阐释的结果。三是以不变应万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变化的是顺应时代、呼应时代、回应时代。“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中国教育家要在全球化时代弘扬人类共同价值,具备大胸怀、大格局、大智慧,努力成为人类追求真、善、美共同的弘道者。不变的是坚守教育传统、回归教育本真,“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中国教育家一贯坚守的风骨。作为教育家,风骨不能变!何为风骨不能变?那就是永远的民族精神,永远的家国情怀,永远的教育理想,永远的人格尊严,更是对学生永远不变的爱,对学术永远不变的品格。
(三)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逻辑
虽然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尚未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但与精神谱系中系列伟大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教育领域的最新赓续,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既具有普适性也具有独特性。首先是普适性。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对特定职业群体精神价值的系统构建,是属于“人”的精神范畴,这与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均为职业群体精神的类属,同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旨在通过弘扬与践行这种精神,引导所属职业群体学习“家”、追随“家”、靠近“家”、成为“家”。其次是独特性。新时代教育家精神,具有教育的独特属性,是区别于其他精神谱系的主要特征,其表述的六个方面特质,统一由“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统领,共同指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根本目标。教育家精神是继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的基础上,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再次是中国式。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是中国特有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观构建与理论创新,是在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强国进程中提炼总结出来的。从其表述来看,饱含中华文化、蕴含中国哲学、符合中国国情,必然会扎根中国大地、基于中国教育现实、拥有中国情怀、彰显中国特色,全方位引领中国教师的精神追求,努力实现中国教育的全面振兴。
二、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养成路径
任何一种精神的培养都是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尤其是人的职业精神培养,没有规律可遵循,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家精神的培养,就是将人的精神按照教育的职业特性,朝着教育家方向培养的过程。严格来讲“教育家”本身是一个模糊概念,一个模糊集合,在这个集合中,每个个体的模糊度与清晰度并不相同,处于核心部位的个体身份比较清晰,而愈近边缘愈模糊。因此,教育家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作为一个目标,应该从政府、学校、个人三方面共同努力、大力培育,使更多的教师具备教育家精神,成就更多新时代的教育家。
(一)政府层面:在制度设计中注重对教育家精神的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当天致信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代表了党和国家层面的有力号召。政府层面要持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大力推动教育家精神的落实。一要构建支持教育家培养的制度体系。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印发,明确了“到2035年,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树立了培养教育家的目标。各级教育行政机关要继续落实《意见》要求,并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为契机,制定完善有利于教育家脱颖而出的支持体系、培育计划、行动方案等,逐级推动实施,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构建有利于教育家成长的制度体系。二要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中融入教育家精神。教育行政机关要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全面梳理各类人才计划、项目资助、奖项申报、职称晋升等的评审条件,坚决破除“五唯”痼疾,将“教育家精神”作为师德师风评价的“高线”要求,给予优先支持,构建以“教育家精神”为重要导向的评价机制,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追求。三要在典型引领中树立教育家的崇高形象。政府部门要持续完善教师国家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体系,构建国家层面具有权威象征的教育家荣誉称号。如“人民教育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有序清理由民间组织、非正式机构颁布的教师相关荣誉,维护教育家荣誉的权威性与认可度。定期开展评选,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广泛弘扬教育家的典型事迹,树立教师的优良形象,让教育家成为广大教师的榜样与典范。
(二)学校层面:在文化构建中注重对教育家精神的融通
学校无疑是教育家成长最重要的场域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使教育家精神渗透到师生成长的各个环节。一是打造饱含教育家精神的校园文化。学校要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中融入教育家精神元素,通过展示教育家形象、讲述教育家故事,追随教育家步伐,让广大师生浸润于崇尚教育家精神的校园文化中。二是创设教育家精神相关的育人课程。学校要在课程建设中主动增设教育家精神培养模块。在专业培养、课程建设、“三教”改革、思政课设计中融入对教育家精神的阐释。通过制作宣讲提纲、增设专题讲解、补充案例教学等方式,把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与阐释增设进“国培计划”“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教师职前职后培训、师范生专业培养方案中来,切实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职前职后培养的全过程中。三是营造崇尚教育家精神的环境氛围。学校要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校庆日中表彰优秀教师,奖励教育楷模,学习教育家精神;充分利用新教师入职、老教师荣休等活动,传承教育家品质、解读教育家人格、弘扬教育家精神;注重借助数字化媒介开展教育家精神的引导、宣传、交流与互动,把宣传教育家精神的氛围贯彻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与全方面。
(三)个人层面:在自我修炼中注重对教育家精神的联通
教育家精神的养成存在诸多外在客观条件,但自身的内部主观能动性远比客观条件更为关键。教师要从技能提升与师德修养两个方面共同加强自我修炼,不断朝着教育家的路向迈进,从而具备教育家精神。一方面,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可遵从一定的发展路径。运动训练学把运动技能形成分为分化、泛化、固化、自动化几个阶段,随着每个阶段的进阶,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直至可以无意识完成。教师教学技能提升的过程亦可参考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一是泛化阶段,针对“不善教者”要对标“会教者”,不断学习,充分接收来自外界的刺激,通过模仿、接受指导来学习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经验等,学习成为教师;二是分化阶段,对应“会教者”,需要对掌握的教学理论与技能进行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质量、积累经验,初步建立动力定型,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三是固化阶段,对应“善教者”,通过进一步的反复练习,条件反射得到巩固,建立稳定的动力定型,能够适应条件的变化,调整教学模式,形成特有的教学风格,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四是自动化阶段,对应“乐教者”,随着经验的积累,动力定型完全巩固,教学变成无意识活动,可以运用自如,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艺术,伴随着技能的提升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乐趣,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质,成为一名教育专家。教育家个体就是相对教育者群体的其他个体的超越性存在,是从教育者群体中分化出来的乐教者。然而,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从“不善教者”抵达“乐教者”,“固化”如果不巩固练习,设法提高,技术动作会产生消退,“自动化”并不意味着质量就可以得到保证,而是要持续学习,不断检查、反思,以达到精益求精,因此,能达到“乐教者”的教师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教师师德修养的提升也可以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凯尔曼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了改变态度的三程序论:依从、认同、内化。教师师德修养的过程即态度变化的过程。依从是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在此阶段教师应主动对标教育家精神,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教育家精神、理解教育家精神,从而在自我认知上建立对教育家精神的长期依从。认同是指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或群体的密切联系,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和他人接近,实质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在此阶段教师从认知与情感达到对教育家精神的完全接纳,从而在行动上模仿教育家。长期的认同会建立稳定的认知与道德品质。内化是个人获得新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内化性的态度改变是一种新价值观的获得,这个阶段的教师将教育家精神完全内化为自觉的信念与完整的价值体系,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诚然,教师成长的环节,不能简单类比为生产链上的技术环节,教学技能简单地对标与僵化地生搬硬套,造就不出教育家,只能产生教书匠。就如同掌握了运动技能的运动员不一定能够获得金牌,师德修养的不断提升与进阶,才是教师养成教育家精神的灵魂。真正具备了教育家精神的“乐教者”,才有可能通过不断修炼,成长为真正的教育家。
详见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24年第7期
览众刊之胜
展教育之魅
人大基础教育期刊社
长按二维码关注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