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辛苦了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了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2024年9月10日,我们迎来第40个教师节。让我们满怀尊敬地道一声:“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一、教育家精神的历史逻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师道精神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源泉和文化基因。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正是在继承传统师道精神、融合时代命脉、回应国家发展战略等基础上凝练而成。
(一)教育家精神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师道的道德感召力
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并孕育出更多当代的创新创造。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精神乃是多种精神文化的复合体。教育家精神孕育于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以“圣人”为最高标准,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有教无类”“学而知之”“学以致用”“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思想是古代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内容与表征。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在长期教书育人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和宝贵品质的高度体现。作为优秀教师的代表,教育家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坚持立德树人。我国古代师道精神就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以及与学生互动中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和人格典范,主要体现在言传身教的人格品行以及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等方面。
师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无论官学教师还是私学教师均以德行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孔子主张教师应做到“身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董仲舒在《春秋繁露·玉环》提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强调师道是道与行的统一体。唐代韩愈将师道精辟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三者构成有机整体,即在“授业”过程中做到“传道”,在“传道”过程中做到“解惑”,如此方才合乎“师道”的标准。宋代对儒家师道进行复兴,正如钱穆所言,“宋学最先姿态,是偏重在教育的一种师道运动”。孔齐在《至正直记》卷四中提及,“村馆先生惟乡中有德行者为上,文章次之,不得已则容子弟游学从师,求真实才学者,亦在德行为先也”。这一论述强调选择先生要以德行为首要条件。明末王夫之也提倡先生要用“正道、正言、正行”来教育影响学生。可见,我国传统教师,“师道”重于“经术”。
我国古代教育存在“人师”优于“经师”的传统。“人师”源于战国时期,“经师”则出现于西汉的地方官学,两者被赋予不同含义。“人师”侧重思想道德的教化,“经师”侧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播。《左传》中提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其中经师强调立言,人师则要立德。中国传统的教师文化中,“人师”优于“经师”,强调教师要有责任担当、道义担当和使命担当,实现教书、育人、治国的统一。我国传统教师虽然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与今时教师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某种程度上又超越专业化,蕴含着丰厚的中华文化道德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弘扬师道,从雏形到发展,再到式微和重塑,其内在精神始终流淌于历史长河,并在历代教育实践中得以彰显。职是之故,当今教育家须依于儒家传统的师道精神以及中国传统伦理精神来教育和发展自己,自觉对传统师道文化基因进行赓续与弘扬。
(二)教育家精神饱含了近代以来救亡图强使命的价值引领力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亡国灭种的危机感笼罩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一大批知识分子自觉肩负起救亡图强的历史使命,把兴教办学视为救亡图强的关键。在此意义上,诸多近代教育家怀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以不同方式冲锋在“教育救国”“教育强国”的实践活动中。
中国优秀教师和卓越教育家的成长有其自身规律,认真学习和借鉴前辈学者的奉献精神与科学的教育教学艺术便是其一。近代诸多教育家为了救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如陶行知、严复、梁启超、蔡元培、胡适、张伯苓、马相伯、吴贻芳、王星拱等人,他们以各种方式积极投身教育救国的实践中,体现出心有大我、志诚救国的革命精神。还有一些教育家重视学术的意义与价值,希冀通过提倡科学精神,服务国家,进而达到救国的意图。如郭秉文明确提出,“不发扬民族精神,无以救亡图存;非振兴科学,不足以立国兴国”。他注重民族精神的弘扬与科学精神的培育,并将之贯彻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抗日战争时期,一些教育家面对日军的侵略与残杀,将生死置之度外,与敌人展开英勇斗争。如马相伯在上海组织江苏国难会、不忍人会等团体,主张抵制日货,从事抗日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一大批教育家以新的使命感融入教育变革的时代洪流。改革开放后,面对教育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加速,无数教育家积极投身于教育一线。他们牢记教育初心使命,将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并转化为对教育事业的追求,致力通过教育培养时代新人,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近现代教育家身上表现出的教育救国、强国等精神在办学思想和实践中的“共相”,彰显了扎根中国大地,心怀“国之大者”的红色之路,以具体行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这种救国之志、爱国之情与报国之行蕴含了教育家精神的价值引领力。教育家必须践行救亡图强的时代使命,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融汇在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中,继续发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信念精神。
(三)教育家精神代表了时代发展中改革创新的实践驱动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重要内在驱动力。教育家具有敏锐的洞察分析能力,拥有积极的改革创新能力,善于总结办学经验并凝练办学思想。作为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引领者,他们不管是在教育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创新方面,皆有积极贡献,对教育甚至是全社会都发挥重要影响。他们更是将独特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以及自觉的实践,转化为前行的内驱力和指向力,全方位地影响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教育家能在洞察中外社会发展大势和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正确航向。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定不移的理想毅力、锐意进取的探索耐力、敢为人先的改革魄力和勇于创新的变革活力,代表了教育家精神的实践驱动力。如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改革,积极促进学科融合,推动学术创新。再如梅贻琦对清华大学积极改革,形成教授治校的教育管理制度,积极发展工程科学教育、实施通才教育等。张伯苓在南开大学的改革、罗家伦在清华大学的改革、马相伯在震旦学院的改革等,均体现了教育家锐意改革的魄力与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产生了大批投身实践的教育工作者,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以孟宪承、马叙伦、王于畊、斯霞、霍懋征等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坚守立德树人的使命,锐意进取,用新思维、新观念、新方法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难题,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03年“教育家办学”的提出,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办学”在政策层面得到保障,成为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战略决策。在政策支持下,一大批教育家积极投身办学实践中,涌现出如于漪、吕型伟、李吉林、顾泠沅、魏书生、李保国、黄大年、张桂梅等为代表的优秀楷模。他们在办学实践中,面对未来新知,不是简单地拿来,而是在本国土壤中进行精心“培养”与改革创新。如此,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创新精神也成为发扬教育家精神的关键所在。
正是教育家对社会新精神、新风貌及先进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以及全社会崇尚真知、传承文化、坚定理想、牢固信念的风尚,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大先生”。教育家精神凝练了我国一代又一代人民教育家所特有的教育信念、教育智慧、教育情怀和教育思想。这些智者身上所展现的精神风貌,是练就伟大教育家精神的共同基因。
二、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意蕴
(一)个体与大局的理性统一
教育与国家、社会具有紧密的联系。中国教育家群体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肩负着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使命。“努力培养一大批奉献教育事业、具有先进思想理念及独特办学风格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不仅是振兴我国教育事业的希望所在,更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家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守个体与大局的理性统一,坚定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以及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真实写照与精神高度。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尤其是领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教育是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而不只是个体的一己之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国家社会的服务者。党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在诸子百家中,“天下”占据很高的地位。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孟子去齐国以求天下安民之举,荀子更是将天下与圣人相提并论。可见,“爱天下”是古代教育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近代以来,一大批教育家饱含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以改造社会、救亡图强为根本,积极投入教育事业。进入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更应该突出家国情怀与民族情怀,不断实现个体与大局的理性统一。虽然界定教育家精神的标准各异,但共同的家国范畴、民族性质、文化习俗及社会情境会孕育相对一致的教育家胸怀天下、立志报国的社会精神。此外,教育家要把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贯穿于教育中,致力于传统文化的赓续与人类价值的弘扬,坚定文化自觉与自信。如此饱含家国情怀、传承中国特色文化的使命感,体现了教育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以及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教育家更需心有大我、胸怀天下,坚守小我的个体与国家的大局理性统一的爱国精神。正所谓凡是教育家,均不会将自己局限于个体的利益、固定场所办教育,他们心系国家命运,以“大局”为主,密切关注社会发展,把教育与社会、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许是教育家与一般教育工作者之间在视野和胸怀上最根本的区别。
(二)立身与育人的德性统一
“以德立身,育人为本”是教育家应坚守的教育理念。从哲学观点看,人性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人的社会属性也包含两重性。在同一个人身上,几乎可以同时看到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勤奋与懒惰、利己与利他、公正与偏私、奋发与保守。这些矛盾统一于真实的个体身上,生动地表现着人性的双重性与丰富性。在教育中,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既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发挥社会属性中的积极因素。这是古今中外对教师的共同标准,也是党对教师的一贯要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因此,教育家精神必是立身与育人的德性统一,体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以及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立德为先。道德情操,是教育家践行教育使命的重要品质。优秀的教育家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换言之,教育家应具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
教育家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列宁曾指出,“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他们用什么教导自己的学生和追随者以及这些学生和追随者学到了什么”。教育家不仅要学识渊博,更要道德、人格、品质高尚,如此方可为人师表。正如裴斯泰洛齐所言,“我的方法的形式会毁灭,但是,我的方法的精神,给人以生命的精神,将会永存”。高尚的人格与品德是教育家的立身之本,这既是教育家与一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差异所在,也是教育家区别于其他行业专家的重要标志。此外,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促进一个未完成的人逐步成长为人格健全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因而,教育家要用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习者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坚守正道,追求真理,实现向善的目标。
教育家应该始终怀着教书育人的理想与信念,将教育教学工作视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理想和执着追求,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选择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并以此为人生之乐。可以说,“一旦失去崇高和神圣,教师和教育就失去自身”。育人为本是教育的基本价值立场与本真价值样态。育人也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体现了教育的基本价值诉求。教育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启迪智慧,以达到启智润心。在此基础上,教育家要尊重每个学习者的个性特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每位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保障其获得有个性的人生。正所谓“真正的教育要与生命的特性及其生成规律相契合,按照人性生长的逻辑建构教育的法则”。因而,追求立身与育人的德性统一代表了教育家必备的至真与至善精神。
(三)实学与创新的知性统一
具备真才实学和广博知识,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教育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奇妙的人的心灵,这就要求教育者要讲求方法、讲究艺术、讲究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所需的人才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勇于创新,使自己成为智者之师。
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潜心治学的科学精神以及学而不厌、孜孜不倦的问道实学精神。在教育教学中,要用扎实的知识教育学生,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引领学生。教师的专业身份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扎实学识,掌握专业知识,做启智增慧的传道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学习,以持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知识与技能,自如应对不断出现的教育新问题和新挑战,把握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新机遇,促进自身与学生的成长。创新精神是现代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家提出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曾对现代一流教育家的两大特点进行论述,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作为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和基本力量,教育家要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改革创新的引领者和躬耕实践的创新者。同时,教育家还应是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者。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既要具有灵活性和自主性,也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还要坚持终身学习,自觉获取新信息,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因而,教育家应与时俱进,不断汲取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以便应对挑战。唯有持续坚持实学与创新的知性统一,他们才能站在专业学识的前沿,引领学生的未来发展之路。
(四)情感与情怀的感性统一
教育是一门具有情感与情怀的事业。“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家作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除向学生传授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用仁爱之心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元素。教育家要给予学生关爱和尊重,并将每一位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关心他们的发展,关注他们的需求,进而呵护其健康成长。同时,师爱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爱学生作为教育家的美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仁爱之心均是教师内在的教育信条。孔子提出理想的统治者应克己复礼,对天下人民给予仁爱,兼济苍生,对于教师也是如此。他提出“仁爱”的思想,注重仁者爱人,指出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君子学道则爱人”。同时,将是否博施于民、是否爱民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根本准则。有博爱情感的教育家注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观点,强调所有人拥有平等受教育权利,注重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旨归,尊重每个个体。他主张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个性的人采用不同的教化方式,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与道德水平。有博爱之心的教育家有着爱满天下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教育家应在严爱相济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尽职尽责、仁而爱人、以德育人、以文化人。有博爱之心的教育家常常具有无私奉献的情怀。教育家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不只以自身付出作为其工作价值的衡量标准,更以能否塑造合格的学习者、提升社会责任感作为自身价值的评判标准。广大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情怀,做学生“报国梦”与实现“中国梦”的筑梦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更需要广大教育家永葆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情感与情怀,从经师到人师,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造就更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栋梁之材。
详见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24年第7期
览众刊之胜
展教育之魅
人大基础教育期刊社
长按二维码关注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