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I“聊”单元主题意义

文摘   2024-06-25 11:43   北京  

       通过与生成式AI的“边聊、边写、边生成”的紧密互动,在以下方面感受尤为深刻:

       第一,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是当前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与AI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主题意义”并非简单地等同于主题或话题,而是蕴含于这些主题和话题之中的语言、情感、文化等多重层次的复杂综合体。它不仅彰显了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其使命,而且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单元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探究、挖掘和提炼。

       第二,AI的内容生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与模型的“互动”效果。尽管生成式AI能够理解自然语言,使得普通人无须了解算法、代码或程序就能与之流畅交流,但它毕竟不同于人类,缺乏人类的阅历、情感、创造力和判断力。而人类会话中常见的省略、双关、幽默、反讽等现象,也会给AI带来极大的理解困难。因此在使用生成式AI时,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它,而应该取其长补其短,充分发挥其海量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生成能力等优势,让它成为我们激荡思维、启迪智慧的智能助手。微软将自己基于GPT的AI工具命名为“Copilot”,正是将生成式AI定位为服务人类的“副驾驶”,凸显了人类通过指令训练生成式AI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提示语编写方面,我们体会最深的也有两个方面:

       第一是信息丰富性。与AI交流时,我们可能需要“不厌其烦”地提供尽可能详尽的信息。这似乎与人类交流中追求“言简意赅”的经济原则恰恰相反。

       通过解构分析目前广泛推荐的CRISPE和BRTR这两个提示语“万能模板”(见下表),我们可以发现,有效的提示语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提问者的身份、具体需求、需求背景或条件、期望的AI角色或帮助形式以及期望的回应深度或风格等。一些教师在使用生成式AI时,因遇到“信息不实”或“回答不全面”的情况而选择放弃,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为模型提供足够的信息。

       第二是语境丰富性。人类与AI的交流具有“境脉学习”(context-based learning)的特点,因此我们经常需要通过互动、追问等方式给AI更多的语境提示。我们一般的做法就是将同一主题下的内容尽量放在一起,这样“聊天”的内容才会前后连贯、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形成多次话轮序列,前后“互文”映照。如果一次性在AI对话框中输入整段文字,可能会因提示语不够聚焦导致AI的回答“顾此失彼”。因此,我们需要逐渐细化问题,在同一主题下通过问题链深入探讨话题。在这个过程中,生成式AI也会得到进一步训练,在深度学习中逐渐理解教师的真实意图,并给出接近问题最优解的回答。


       详见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外语教与学》2024年第6期



览众刊之胜

        展教育之魅

人大基础教育期刊社

长按二维码关注


我知道你在看

人大基础教育期刊社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承担16种复印报刊资料基础教育系列的编辑、出版及经营业务。这16种期刊均为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在国内外都深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权威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