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微阅读】延迟退休政策下银行养老金业务策略探讨

财富   2024-12-19 19:05   北京  
请点击上方关注,点击下方“在看”

文/杨长汉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与财务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24年第11期

导语:以金融力量助力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促进现代养老金体系的发展,支持延迟退休政策的有效平稳实施,既是银行的社会责任,也是银行发展的机遇。银行机构应以延迟退休政策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推广为契机,带动银行机构整体养老金业务品牌塑造的提升,促进银行机构在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方面实现更加有效的突破和发展。

2025年开始,我国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这是我国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现代养老金体系的建设发展具有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性影响。借势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银行可从丰富养老金产品与服务供给、优化养老金产品与服务价格、健全养老金产品与服务渠道、加强养老金产品与服务推广等四个维度着手优化养老金业务策略,支持延迟退休政策的平稳有效实施,促进银行多元化养老金业务的全面拓展,进一步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丰富养老金产品与服务供给

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服务。延迟退休政策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及银行的养老金业务具有直接、重大的影响。商业银行是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收支提供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服务是银行养老金业务中运作最成熟、规模最大、业绩贡献最大的业务。从资金账户开立与管理、职工工资代发、养老保险缴费、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代发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银行全流程参与职工养老保险资金流转。在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提供全流程服务的同时,银行因此获得相应的表内存款负债和资产配置与表外中间业务和代理业务机会。

2019-2023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情况表

(数据来源: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无论是从覆盖人口、收支规模还是从经济社会影响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我国养老金体系当中“一险独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加深,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和基金规模持续扩大。近5年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口、参保职工、参保离退休人员、基金收入、基金支出、累计结余都保持一定幅度的稳定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末,全国52121万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比上年末增加176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37925万人,比上年增加1214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4196万人,比上年增加552万人;基金收入70506亿元,支出63757亿元,累计结余63639亿元。

延迟退休政策逐步提高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直接带来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规模的逐步扩大。政策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影响的关键点在于:一是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分别延迟到男63岁、女58岁或55岁,职工在职缴费的时间相应延长。二是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从原来的15年提高到20年。三是职工领取待遇延后,按照“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晚退多得”的原则,预期基金支出规模和个人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长期保持持续增长。三者共同作用,势必带来基金收入、支出、累计结余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服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业务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顺应延迟退休政策要求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服务需求扩大的趋势,商业银行应全面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服务,进一步增强客户黏性,稳定并扩大存款负债资金来源,降低存款负债业务成本,提升代收代发养老金带来的中间业务与业绩贡献。

扩张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产品与服务。延迟退休政策具备极强的政策外溢效应,将催化多层次多支柱现代养老金体系加速发展,进而促进商业银行多元化养老金业务规模与范围的扩张。银行养老储蓄、存款、理财、财富管理等产品和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投资管理、产品代理、咨询服务等业务可以借势拓展。

全国社保基金作为国家养老金战略储备基金,定位基本养老金支出高峰到来之前“只进不出”。2023年末,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超3.01万亿元,其中尚不包括2020年已经实现中央层面划转的1.68万亿元国有资本和地方层面划转的部分国有资本所充实的社保基金。延迟退休政策使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增强,全国社保基金预期支出时间延后,基金规模预期长期不断扩大。同时,延迟退休政策改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状况,使结余基金预期不断增长,结余基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的规模因此将不断提高,而全国社保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大,也会相应增加对银行托管管理、存款和资产配置的需求。

受待遇攀比和制度竞争的影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收支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银行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的金融服务机构,延迟退休政策也间接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银行的服务需求。

第二支柱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延迟退休政策间接导致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缴费积累水平和补充养老金待遇水平提高。年金制度规定,职工在职期间进行年金缴费,原则上达到退休年龄才能领取年金待遇。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数据,2023年末,企业年金规模达3.19万亿元,参与职工人数超3144万人;职业年金规模超2.56万亿元,参与职工人数约4000万人。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缴费时间、基金运营时间相应延长,基金积累规模可望持续增长。顺应延迟退休政策和年金行业发展趋势,一方面,商业银行可进一步扩张年金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托管管理业务,另一方面,可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拓展年金投资管理和资产配置业务。

对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税优型个人养老金缴费采取在职期间按照个人最高年缴费12000元额度进行税收优惠,延迟退休政策带来职工工作年限延长,相应延长个人养老金缴费年限进而扩大基金积累规模,也有助于促进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扩张。


优化养老金产品与服务价格

商业银行应进一步优化银行养老金业务定价策略,抓住延迟退休政策机遇,实现养老金业务扩张。

从养老金业务属性而言,银行养老金业务定价应以优惠定价为原则和取向。养老金的业务属性首先具有社会政策性,其次才是其市场性和营利性。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商业银行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金融主力军,是金融强国建设的主体机构。以金融力量助力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促进现代养老金体系的发展,支持延迟退休政策的有效平稳实施,既是银行的社会责任,也是银行发展的机遇。银行养老金业务选择优惠定价的取向,既是养老金业务社会政策属性使然,是银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银行抓住政策机遇,促进养老金业务扩张的策略之举。

从时间周期来看,银行养老金业务可以采取早期低价策略。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延迟退休政策势必带来各类养老基金缴费、运营、领取待遇时间周期的延长。商业银行养老金业务是典型的“长线业务”。从22岁左右入职到63岁或58岁、55岁退休,职工养老基金缴费和运营的时间周期平均长达30年以上。2023年人口预期寿命已达78.6岁,未来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职工养老金待遇领取服务时间也将不断延长。因此,银行养老金业务定价策略需要而且可以“从长计议”。在养老金业务发展早期,银行定价可采取免费或低价、优惠价策略,降低养老金服务费用。随着养老金业务管理时间的延长,银行可以通过未来长远收益弥补早期业务投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逐步实现盈利。

从养老金业务类别来看,银行养老金业务可以采取差别定价策略。银行提供养老金代收代支、账户管理、存款和理财配置服务、托管业务、代理业务,除了政策许可的收费之外,业务价值更多体现为对于银行存款负债的业务贡献,直接或间接扩大了银行存款负债来源。这些业务应该定位为成本中心而不是利润中心业务,定价方法应该采取成本定价法而不应采取目标利润定价法。相对而言,银行资产管理、金融市场与投资银行业务条线为养老基金提供资产配置服务,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的养老金投资管理业务更有可能成为利润中心业务,这些业务相应可根据市场状况合理定价。


健全养老金产品与服务渠道

零售渠道和对公渠道并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金业务涉及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缴费、职工个人缴费、社保经办机构的业务经办和结存基金管理、企业和单位退休职工养老金管理、职工个人待遇领取等相关环节。在资金流转过程中,银行零售渠道面向亿万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他们是银行养老金业务服务的最终客户,是银行养老金业务服务的重中之重。而银行对公渠道面向企业和单位、社保经办机构、结存基金受托管理机构等,这些单位对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开户、资金存取、基金管理机构选择、结存资金资产配置等履行决策职能,在资金相关决策当中举足轻重。银行养老金业务通过零售渠道实现ToC客户服务,通过对公渠道实现ToB、ToG客户服务。延迟退休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职工养老保险和其他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的政策和资金流转、运营都受到政策影响。因此,银行应同时发挥零售渠道和对公渠道的优势,对职工养老保险资金流转和运作提供全面、便利的服务,这有利于银行提高养老金服务效率,扩张多元化的养老金业务,降低业务成本,提高业务绩效。

线下渠道与线上渠道同时发力。商业银行的线下渠道具有人员、机构、网点优势,可以覆盖数千万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以及数亿职工个人。同时,银行各业务条线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得到了广泛运用。银行养老金业务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线上渠道基本可以实现对延迟退休政策下职工养老保险和各类养老金业务客户的全覆盖。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统计,养老金体系的电子化运作管理实现了广覆盖,截至2023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13.79亿人,覆盖97.7%的人口;领用电子社会保障卡人数达9.62亿人,全年提供线上服务151亿人次;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全年访问量11.18亿人次;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全年访问量超过14.88亿人次;全国12333热线全年接听总量超1亿次。银行养老金业务数字系统与社保电子服务平台对接、融合,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同时发力,将有助于促进延迟退休政策的有效平稳实施与多层次多支柱现代养老金体系的发展,也有利于银行养老金业务的跨越式拓展。


加强养老金产品与服务推广

政策宣传优于业务宣传,业务宣传融于政策宣传。延迟退休政策是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影响数亿职工的切身利益。区别于银行一般市场导向和利润导向的业务宣传,养老金业务条线的品牌塑造、服务宣传、业务推广首要在于积极配合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其他养老金运营监管部门、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做好延迟退休政策和各类养老金政策宣传,支持和促进相关政策的实施。政策宣传优先于业务宣传,业务宣传融于政策宣传,可以促进银行抓住延迟退休政策带来的养老金业务全面发展的契机,实现商业业务目标。

同时面向年轻人、老年人推广银行养老金业务。从表面上看,养老金业务宣传推广应该侧重于老年人的养老金服务需求。实际上,延迟退休政策不但影响老年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养老金待遇领取方式等,更影响年轻在职职工的缴费水平、缴费年限、基金运营管理等。相比之下,在人数范围、基金规模、金融服务需求方面,对年轻职工的影响远远大于对老年退休职工的影响。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迪利亚尼的储蓄生命周期理论,养老金机制是平滑个人全生命周期积累消费的机制,个人年轻时期积累财富、退休之前个人财富达到峰值、退休之后逐步消费年轻时期的财富积累。因此,借势延迟退休政策,银行应该建立全生命周期养老金服务体系,同时面向年轻职工和退休老年职工进行养老金业务宣传推广,促进养老金业务的全面有效拓展。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兼容。一方面,社会政策性强的养老金业务宣传推广具有严肃性、公正性、权威性特征,传统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媒体是政策宣传的主阵地,有利于面向主流群体进行政策和业务的宣传推广。另一方面,互联网、自媒体、融媒体、手机视频等新媒体迅猛发展,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银行宣传推广延迟退休政策及多元化养老金业务,应兼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双管齐下提升政策宣传和业务推广效果。

兼顾单一产品宣传与整体养老金业务品牌宣传。延迟退休政策并非养老金体系改革“单兵突进”的一项举措,其对整个现代养老金体系改革发展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战略性影响,是商业银行养老金业务全面拓展的契机。银行机构应以延迟退休政策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宣传推广为契机,带动银行机构整体养老金业务品牌塑造的提升,促进银行机构在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方面实现更加有效的突破和发展。

(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24年第11期)




中国银行业杂志
《中国银行业》杂志(CN10-1167/F)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同意,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银行业首份全行业公开刊物,于2014年1月正式创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