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受朋友之邀,我驱车40公里,来到了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二村朋友投资兴建的七星小筑,这是一处结合当地风俗独具特色的综合性农家小院,辽宁省军创营就业实习基地、辽宁省素食文化研究所落户于此。
石佛二村第一书记陶传海,投资人韩帅接待了我们,当介绍周边环境时,我才意外知道,此处离著名风景名胜区沈阳七星山只有3公里。记得我只去过一次七星山,那是我在平罗镇工作时,去法库县广播局交流返回时,路过七星山停车游览了一下,因时间关系,山下著名的石佛寺也没有前往,只是暂短的走马观花,实属遗憾。一晃28年过去了,今天来此,机会难得,一定要重游七星山,拜访石佛寺,不能再让机会错过。
在陶书记和韩总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先来到七星山脚,举目四望,发现和28年前比,这里新增了若干条上山的石阶通道,绿化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当年的荒山秃岭已旧貌换新颜。
登上山顶,才知道什么是风景这边独好。放眼望去,只见沟壑纵横、屈峦叠翠、古塔耸立、水光稻影、群峰独秀、挺拔峻逸,大有一种顿足远望、心胸豁然的感觉。
通过山上石碑上的介绍和陶书记的讲解,我对七星山有了初步的了解。沈阳七星山形成于侏罗纪末期,由南山、塔山等七座山头组成,因其山形分布酷似北斗七星的排列形状而得名,其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包括始建于1074年的辽代古塔、北魏拓跋代建设的石佛及寺院、双洲古城遗迹、辽金时期兴建的韩家花园遗址、明朝修建的明边墙和烽火台、清朝左宝贵主持修建的“辽河套堤”和纪念碑,还有解放战争雕堡群等,成为辽沈大地宝贵的历史遗产。
七星山最著名的还是始建于辽咸雍十年(1074年)时全称为“辽双州双城县时家寨净居院舍利塔”,简称净居院舍利塔或石佛寺塔,该塔为六角七层实心密檐砖塔,塔角为圆形倚柱,上有宝盖、飞天斗拱等,具有典型的辽塔特征。只是该塔经历了千年风雨,饱受战争的硝烟,却于1931年被雷雨意外击中,坍塌了一半,仅存南、东南、西北三面塔基及部分塔身。宝塔虽已残缺,但在青翠环抱的七峰山岭簇拥下,仍然不失厚重的古意。
站在古塔下眺望,北面是辽河自东向西的平静的流淌,其余三面皆是沃野稻香、霞映叠峰。残塔塔影在夕阳余辉的烘托下,更是衬托出极富有苍桑感的残缺美,弹奏出一曲古今历史的交响曲!
七星山在战争年代是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驻守沈阳的国民党廖耀湘兵团,为了阻止解放军进攻沈阳,其207师奉命在七星山布暑重兵进行阻击,还强征大量民工修建了72座雕堡及数公里的战壕。只是解放军选择了绕道七星山,从东、西两个方面攻进了沈阳城,七星山这一仗没有打成,这些雕堡也保留下来,只是后来人为的乱采乱伐,大部分雕堡被毁,目前只剩下7座雕堡被保护下来。雕堡为钢筋水泥筑,70多年过去了,虽经风吹雨淋,仍坚如磐石。
从山上沿石阶下来,必到山角下的千年古刹石佛寺。石佛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辽代,最初名为净后院,寺庙规模宏大,雕梁画栋,四季香火旺盛。寺庙里有地藏殿、观音殿、藏经殿、祖师堂、禅房、牌坊、文化广场、天王殿、大雄宝殿、石佛殿和海汇塔,除香客络绎不绝晋香祈福,各地游僧路过此地必进寺诵经祈拜。嘹绕的钟声在历史的隧道中穿越,延续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
走出石佛寺,回头遥望山寺相连的壮美画卷,不由得感慨万分,体会溢然:
山峦起伏似龙跃,
七峰耸立映苍天,
岩壁陡峭藏幽谷,
松柏青翠绿无边。
登高望远心旷怡,
俯看众生笑尘缘,
愿君共赏七星美,
不辞长作此山仙。
石佛寺隐红墙角,
庙宇钟声祈福忙,
秋日层林尽染黄,
晚霞映瓦更辉煌。
2024年11月3日随笔
作者简介:李庚,男,沈阳人,1960年6月出生,1981年参加工作,从区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做起,先后经历多个部门,曾经为基层或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已退休。在区委工作期间,作为省市六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和特约记者,先后发表通讯、消息等稿件多篇,现为沈阳市于洪区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