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錄於2017年,因騰訊平台故障無法播放,重新上傳發佈。
(請戴耳機聆賞)
《神奇秘譜》題解
臞仙按
《琴史》曰:《晉書》載,《廣陵散》者,嵇康字叔夜,譙國之人也。嘗遊會稽,宿華陽亭,引琴而彈。夜分,忽有客詣之,稱是古人,與康共談音律,辭致清辨。因索而彈之,為《廣陵散》曲,聲調絕倫,遂以授康。仍誓不傳人,亦不言其姓字。時司馬懿為大將軍,康與鐘會為長史。會每與康交,而康不為禮,會以此憾之,因譖康欲助毋丘儉。司馬懿既昵信會,遂害之。康將刑東市,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帝尋悟而悔焉。
又《琴書》曰:嵇康《廣陵散》本四十一拍,不傳於世。惟康之甥袁孝尼能琴,每從康學,靳惜不與。後康靜夜鼓琴彈《廣陵散》,孝尼竊從戶外聽之。至《亂聲》小息,康疑有人,推琴而止,出戶果見孝尼,止得三十三拍。後孝尼會《止息》意,續成八拍,共四十一拍,序引在外,世亦罕知焉。
然《廣陵散》曲,世有二譜。今予所取者,隋宮中所收之譜。隋亡而入於唐,唐亡流落於民間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間,復入於御府,經九百三十七年矣。予以此譜為正,故取之。
牧鵝按
昔從師遊,時飲美酒,彈《廣陵》,後竟不作,蓋有憾焉。
古人狀此曲,謂「惻惻廣陵散」、「怨恨淒惻」、「幽冥鬼神之聲」、「言語清泠」、「昵昵兒女語」、「別姊情慘戚」,必宛轉淒清、極妍盡態。今或堅剛樸訥、或殺伐強梁,以畢全曲,此憾之一。明譜煌煌巨幅,今本多折其半,師授亦非全璧。遺珠殘卷,興未闌而聲已盡,此憾之二。原譜用指多奇古,若三換指、大小間勾等,各具精神。今人多從簡省,或分彈緩作,此憾之三。原譜多用三、六、八、十一泛聲相和,今人避之刪之,或彈而不和。用律張弦未能盡善,此憾之四。
故先忘其所學,更弦易輒,以釋彼四憾也。遺淒惻而任堅強,折全璧而終殘曲,簡指法而漫勾剔,亂弦徽而訛律呂。此「四憾」既釋,夜夜彈之,如與鬼仙共語。
然此曲長大,非得暇豫,不能竟其聽。故製作之時,分而為三。首篇含「開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皆在「正聲」之前,古所謂「三引入五序」者也。
嵇叔夜《琴賦》云:「廣陵、止息、東武、太山、飛龍、鹿鳴、鹍雞、遊弦」。註家謂:「八者並曲名」。魏晉人文賦中又云:「馬融覃思於止息」、「淮南、廣陵」…… 則《廣陵》、《止息》皆分而並稱,至唐方合稱《廣陵止息》。有識者論其初為異曲,後乃合一,而《廣陵散》譜之「小序」三段總名「止息」,即古《止息曲》之遺存也。故申此意,名是篇為《廣陵止息》。
此為全曲之引韻。雍容、清泠、幽奇、險怪、勁疾、蒼涼。彈之聽之觀之,足以「止」知音之「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