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事件后:当事人和组织如何走出阴影,重塑信心?

职场   2025-01-03 16:25   澳大利亚  








不安全事件总是偶有发生,To err is human,为了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可以说中国国家领导和政府在这个方面非常重视,也体现了对人民生命负责的态度。


今天我们来从整个系统来梳理下当事人和当事组织的心态及调整,也希望从不同角度为当事机组提供一些心态调整和转变的可能。


设想回到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几周,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无外乎有一些外部的威胁,或者没有任何威胁,但是机组自发性的差错引发的不安全事件,外部的威胁可能是盲降频率更改,航图频率未更改,如果机组没有做好航前准备,再加上空管指挥根据运行的临时更改,那么这些因素叠加就有可能飞错航路。那么我们要问,如果当事机组知道今天会有这些条件叠加在一起发生,他会不会去做好航前准备?当事机组在发生事件后,会不会想,为什么让我把这些条件都赶上了?怎么组织的系统没有提醒我?我咋这么倒霉,为什么有些人稀里马虎飞了一辈子都没事,我就马虎这一次就赶上了。

                   



在发生的最初,当事人可能会有自己不走运赶上了变动中的运行风险的归因,接下来我们来剖析下,这些变动中的运行风险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而且组织也不具备完全把风险通知到每个人能力(对资源投入非常大),或者说即使通知到,也有人漏看的情况。那么如何避免这个事件再次发生呢?这就要飞行员守好门做好风险防控,如何改变其行为方式呢?

从人脑的逻辑层次看,如果我们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是无法从低层级或者同层级去改变的,我们嘱咐这个人“一定要好好飞、一定遵章守纪去飞”就可以了嘛?他的深层价值观里有些什么?是什么让他偏离了且认为这样是可以接受的?

                   



根据大脑的逻辑层次,人们在一定环境下做出其行为,他的能力决定了他如何做,而为什么这样做是被其信念、价值观、对自己的身份认知,乃至整个精神的系统所影响和支配。所以要改变其行为是很难通过语言的叮嘱其改变就改变了。开展一些与当事人内心的深度对话,挖掘其潜意识里秉持的风险评估观点是甚为重要的,我们每个人有时候都惊讶于自己潜意识秉持的观念,尤其在风险方面,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是如此不同。直到发生事件之后,才发现自己接受了不可接受的风险,造成了事态的严重。因此,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可以从挖掘其风险偏好开始,另外,加强能力也是有必要的,加强对哪里可能发生什么的预感和累积的风险地图,才能让个人对这些潜在的风险管理好。再次强调下:


每一个飞行员都要做好对风险的研判,组织不可能完全预判所有风险。其实咱们飞行员就像是风险的守门员,有时候组织告诉你球来的方向,也有时候没有告诉你,也有时候告诉你了,你没仔细看,守门的时候还分神和不用心,那球就会破门而入。




 因此,通过能力提升你对操纵、非技术技能、风险的研判,通过对信念的转变改变对待日常运行严谨性和风险的态度,使你铠甲护体,做好飞行守门的工作。




                   



说到这,咱们当事人可能会问,说的挺好,我在哪里可以获得这帮助,让我下次可以守好门呢。一般来说,对当事人的长期能力培养和信念探索与改变特被别必要,这里就要看组织的能力了,涉及到了多层人员的心理,职能机关往往在日常技术和安全管理中异常繁忙,一般会把这个责任指派到基层,督导基层完成对当事人的帮扶和评估,当然还可能提供一些模拟机的时间。这里就有意思了,我们需要思考基层具备提升当事人的能力、转变信念的能力和动力吗?


如果我们假设当事人的能力有一些较大短板(当然不能假设所有当事人都是有较大短板),那么基层的能力就要非常强,配备一个非常好的教员,才可能将其提升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那么要问,教员的费用哪里来,亦或者不用教员,用基层干部,那么干部们是一个好教员吗?干部们有心理辅导的相关能力去挖掘其信念方面的问题吗(风险偏好)。这些都需要公司的赋能,即提高其基层辅导有较大短板的人员的能力,这其实是公司最能体现人员能力提升项目效能的时刻了,因为提高一个下游学生和辅导一个中上游学生使出的力气可不一样,需要教员看问题准确、有深度,还要付出长年累月的跟踪和辅导,才可能改变。




要实现基层辅导好当事人,就需要解决一连串问题(谁来辅导、如何辅导、什么时候辅导、辅导者需要具备什么能力、谁来培训辅导者、辅导者的内心动力),回答了这些才是解决方案的最后一公里。




那么能力是可以被提升和改变的吗?我相信是可以的,讲一个切身的体会,大学的时候勤工俭学,去给一个文科生辅导数学,高考前的第一次模拟考试,该学生数学考了20分,家长快急死了,他们想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这样下去,肯定是没戏的,我和同学轮流去辅导了半年,一周两次,每次2小时,最后高考成绩出来,她取得了80分的成绩,满分150,对于文科考生足够了,考到了传媒大学的导演系。从基础做起,讲清楚每一道考题的思考方式、出错的思路有何问题,就是这样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进行总结提炼的传授才可能提高。一具体,就深刻。


对于基层的管理,组织可以不断考核不断加强责任意识,这些是管理的必备手段,但是也需要借鉴CBTA的理念,对基层人员赋能,拿到组织想要的最终结果。




对当事人的一句话: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的民航都是在发展的初级和中级阶段,这个系统不是一个成熟的、完美的系统,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系统,为了自己的职业和家庭,请为自己而战,请虚心请教各类高手,帮助自己走出短暂的低谷,不要放弃自己,像给孩子请家教一样,主动找到自己的家教,哪怕是给一定的费用,为自己负责是成年人最大的成熟表现。



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改变,现在需要设置为星标才能接收推送消息


本公众号旨在引领民航安全理念,介绍方法和工具,会定期更新国内外安全技术及管理方法的进展。了解更多知识请点击⬇️


民航Safety
本公众号旨在引领民航安全理念,介绍方法和工具,会定期更新国内外安全技术及管理方法的进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