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一个人要为自己定位的话,首先要认识自己,要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想做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特点,比如兴趣、价值观等,就是要从自己的特性出发。再看现实中有什么合适的位置是自己可以做到的。
说来简单,的确也简单。不过其中还有一些可说之处,就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一一道来吧。
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和想做个什么样的人,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可以说,在我们国家的这种教育模式下(当然,应该说不光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和责任),大多数人在上大学前也就是成人之前都是没有这种自我认识的,那时的主要任务甚至是全部任务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学习机器,只管埋头为了考试而努力,然后到了大学才获得一定自由喘息的机会。而实际上,很多大学生也没解决好这个问题。
那么,让一个人在大学时期形成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了。
可是,这又并非操之过急。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已经一只脚迈进社会了,要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和社会责任了,此时还对自己将要走的路没个方向,真的是说不过去了,首先对自己就没法交代,更别说对于父母和社会了。
所以,不想想这个问题是不行的。
那么,如何来认识自己呢?
我以为,这个时候,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又是以人生观为基础的。
可以通过多方面观察和比较,比如通过了解世间一些人物的事例和思想,看看各种人生观、价值观的论述和体现,然后来判定一下,哪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亦即对于人生的看法和人生中最高价值的结论,是最正确的,至少是最合乎自己意愿的。
世间的东西,能作为人的最高价值的其实是不多的,比如说权、名、利、快乐、贡献、信仰等等,大概就是人们主要的几种追求了。我们只要能比较出什么比什么重要,找到什么是最重要的——像“生命诚可贵……”那首诗,就是一种简明的价值排序——就可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当然,即使找到了自己认可的价值观,也还是要不断经受检验才能牢固树立的。
还有,就是要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就是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很多时候,人是以自己的兴趣和才能为导向形成自己的人生方向的。像胡适先生就提倡年轻人以“性之所近,力之所能”为选择学业的标准。
不过,我认为这也应该是在一个人在以自己的价值观为主导的前提下,再去决定是否依从的。有的人并不以这些为自己人生方向的选择,比如史怀哲博士、弘一法师、特蕾莎修女等,他们都是以人生和社会的需要来决定自己要做的事的。
然后,就需要考虑自己的现实条件了,也就是要“从实际出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说是他的命运起点。所以其实人的起点是不同的。而每个人都要承担他自己的命运。比如有的人为自己的未来做决定时,就不得不考虑到自己的家境。
而不但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终点也是不一样的,跑道也自有不同。
所以,你不需要看别人是怎么生活的,怎么前行的,你只需要知道自己的方向,在自己的路上有所进步得其所哉就好了。
“我当然知道,这种很安静的生活适合于我,未必适合于别人。一定有人更适合于过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他们不妨去叱咤风云,指点江山,一展宏图。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标准不是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真正感到快乐。”(《最合宜的位置》序
作于201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