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这是歌曲《一剪梅》中的一句词。说的简单顺畅,却可谓至理名言。
很多道理不都是这样的么,看似简单得让人无法反驳,唯有点头称是,却又因其似乎太过简单,感觉什么都没说,从而不敢相信。最后总是难以将之内化于心而真正奉行。
而也许在经历了很多岁月和人事之后,才回头注意到其深刻。这也就是从“见山是山”到“见山还是山”的长进吧。
我是看了《青年文摘》(2012.2)的两篇文章后想到这句话吧。这两篇文章是《职业这张脸》和《改行改到下厨这个境界》,讲的都是热爱自己职业的人的故事。
我想到我们在人世间常常不知何去何从,对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没有选择的标准,所以常常迷茫痛苦。又常常在跟风从众之后继续迷茫痛苦着。
何必如此呢?其实说起来,选择的标准很简单,除了我之前谈过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生指南”),看自己喜欢什么,就是一个非常明白简单的标准。
而其实,这两者又本是同一的。你看重什么,就自然会喜欢什么;你喜欢什么,那就可以说是对你来说重要的东西,你自然会看重。
只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以它们为自己的人生指南来定夺方向呢?
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没有发现自己的“所爱”;二是尽管有,却不敢作为自己的方向,害怕自己成了少数派,离开了看似安全的多数人的选择,最终宁愿在跟大家一样的“可靠”选择下半死不活地度日。
这两种情况其实也可以说是相互关联的,正是因为只会跟从周围的人,才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因为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只能跟从周围的人。
说到底还是没有自己的价值观。
而要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我想就得把眼光从周围的人身上转移开去。我感觉我们很多时候只是从周围的人中寻找自己做判断的资源,看他们如何选择,并受他们的影响,去做和他们一样的人。
其实,只要放开眼界,应该可以看到世界上有太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的例子的,比如《读者》、《青年文摘》一类的杂志上就常常介绍一些这类的人物故事。
成功的大师们一再说要做自己——早在几百年前但丁就说要“走自己的路”——这一点人们一般也不大会有异议吧。
可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做了自己呢?可以说正是因为做自己的人太少了吧,做自己太难了吧,大师们才不断倡导和强调这种理念。
可是,做自己真的很难吗?我倒觉得,一个人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就是爱我所爱,其实是成本最小的,成就最大的。
成本最小,是因为这既然是自己想做的事,那么做起来就总有持续的稳定的动力,不必因为上级要求或者考试压力而被迫应付之,也不会在这些要求和压力结束之后不知所措,而是会一如既往地埋头向前。
而且,既然是自己想做的事,做起来也不容易感到累的。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既然喜欢,就自然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有什么比这种状态的成本更小的呢?哪怕你是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从头开始,既然喜欢,也不会害怕“路漫漫其修远兮”,自会从心所欲地“上下而求索”。
比如前面提到的第二篇文章,就讲了一个学社会学的留美博士,因为喜欢做菜,就去上了厨师训练学校,毕业后直接去找厨师工作了。
而说成就最大,且不说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最容易获得社会意义的那种成功的——看看各界的很多所谓成功人士,不都是因为喜欢自己的工作,才做的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吗?——就是做想做的事本身,也是不断收获着喜悦和满足的,这不是比其他任何事更大的成就么?
相反,如果有的事尽管报酬很高,但可能做得很痛苦(如曾子墨曾在投资银行的工作),那样的“成就”,你觉得大吗?值得吗?
总之,我说成本最小,成就最大,简单来说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做得最不费力,却又最容易获得满足的。这应该就是我常说的“幸福”的状态了。
而我们为什么往往觉得做自己想做的事会很难,很难做出“转型”的决定呢?
除了害怕特立独行“脱离群众”的那种压力,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我们害怕放弃现有的“路径依赖”吧。
我们说“做熟不做生”,我们会认为放弃已经开始做的事情和相关资源,会是巨大的损失,这只是看到了眼前的有形的损失,而没有看到将来的无形的收获,不知道其实可以得大于失的。
而且,我们没有把错过本可以做得更开心的事情的那种愉快和成就当成我们的机会成本来计算,没有看到其实如果不将现在的“知之者”变成“好之者”以及“乐之者”,还要一直忍受那种“违心”或者“无心”(俗话说小和尚念经就是有口无心)生活的状态,那其实正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我们很多人只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地活着,不敢改变,不敢去追求自己的所爱,这样的生活尽管看似稳定和安全,没有“脱离群众”的那种压力,每天也只需要在原有路线上顺水推舟应付差事而显得并不费力,但是,这样的一生,你能够“无怨无悔”吗?
其实,爱我所爱,这个道理真的是很简单。就像我们选择爱人,不就是从“弱水三千”中“取一瓢饮”么?
世间那么多可能性,可以说“一切人皆有可能”是你的爱人,你却从茫茫人海中决定了他(她),愿意与之终生相伴,这不就是“爱我所爱”么?尽管他(她)未必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最美丽的,但在你看来,他(她)就够了。
当然,“情人眼里出西施”,你兴许会认为他(她)最好,但你绝不能说这种好是客观的,不是世人都该选择他(她)。
那么,既然选择爱人我们要“爱我所爱”,在别的事情上,比如所学的专业、所做的工作、所过的生活等等,为什么不是这样的呢?
你可能会说,爱人是要跟自己生活一辈子的,又不能随便换,因为在目前一夫一妻制下,离婚又是有代价的,只能“将错就错”(电影《非诚勿扰2》中台词),所以必须得慎重。
但其他的,由于并不像爱人那么重要,更换的代价也不是那么大,所以,就无所谓了。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可能你会在无所谓的状态中终生不能做成自己所爱的事。
正因为你认为并不太重要,换起来也相对容易,一开始就不认真听从内心的声音去作选择,后来做着过着就慢慢习惯了,宁愿保持那种稳定的状态,而不愿去折腾了。
所以,但是,要知道,一个人与自己事业相处的时间,并不比跟爱人所处的时间短,甚至可以说,前者和后者同样贯穿于你生活的全部,如果不能在所做的事上爱我所爱,那与跟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人相处一辈子有何区别呢?你得到的幸福是不是必然会打折扣呢?
另外,关于这句话,我还想到,爱我所爱,就是选择我爱的,爱我选择的。
而实际上,除了我们不知自己所爱为何以及出于畏惧“脱离群众”不敢选择我之所爱以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能坚定地爱我所选。
就连选择了爱人之后,都可能三心二意,觉得“老婆是别人的好”,更别说在专业和工作上,就更容易羡慕他人而妄自菲薄了。
吃不着的葡萄,我们为了自我安慰,就说它是酸的。可是,有时又会对自己的葡萄不自信,认为吃不着的葡萄是甜的。这样的话,怎么能让自己的生活安心快乐,无怨无悔呢?
其实,这还是因为没有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人本来只能爱我所爱,而不是爱人所爱。世上没有绝对好的适合每个人的东西,爱人、专业、工作等等,都是这样。
你总想得到“最好的”,殊不知那是莫须有的,注定是徒劳。
你不可能占尽天下的好处,只能也只需得到适合自己的自己认为好的,就行了。人家认为好的,未必适合你,你也不需要去艳羡和追求,你只要爱自己的所爱,享受着自己的好,不就够了吗?
不要总觉得只有跟别人去争得第一名,让自己得到大家都在争的那种东西才好。
资源尽管稀缺,但幸福却非专利,不是非得来个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的。让大家都各爱其爱,各得其所,岂不皆大欢喜,都可幸福?
关键是你要找到你的所爱,而不是看别人在争取什么。找到自己的所爱,往往也不需要跟人争。
总之,我想,如果你不愿让自己的人生只是与一些事凑合过,如果不想自己的人生只是凑合,你就应该选择你所爱的,那样才能最终无怨无悔吧。
最后,再重提一下乔布斯那篇著名演讲中的一段话吧:
“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否则你就生活在他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
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其实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乔布斯2005年6月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我生命中的三个故事》)
作于2012-2-27
后记:实际上,我后来从事生涯规划工作以后,也是一直在倡导大家选择自己热爱和喜欢的事情,建议大家要去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培养自己的热爱,因为这样会让你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