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春节吃不胖,有些人过节胖三斤?小心……

文摘   2025-01-31 09:58   浙江  
点击蓝字关注 ↑ 菜单直接预约



关注公众号,内容不错过

如文章引起共鸣点赞并转发

支持我们继续创作优质健康内容



正文开始



为什么有的人吃多少都不胖,有的人吃什么都会胖?春节,怕身材走样,美食当前,到底吃,还是不吃,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个问题!


对肥胖以及内科疾病有深入研究的范兆森医师指出,容易导致肥胖的体质,主要有以下几种,分虚实两个方面:


虚的话,主要是脾虚肾虚,这2种体质会导致人体的一个代谢水平下降,代谢垃圾会增多,堆积在皮脂下,造成人的臃肿。此外,中医指出,脾主四肢,脾虚则四肢不实,肌肉乏力;肾为气之根,更是生命活动的根本,肾虚则气不固守,气主动,气少了,人也越来越不想运动,从而加重了肥胖的发生。


实的那一方面,常见痰湿体质。


像春节到了,难免聚餐,少不了烤煎油炸的大鱼大肉,油腻之品吃多了,很容易助长痰湿,痰湿扰乱人体内分泌,就会加重肥胖。而中医来看,肾主水,脾主运化水湿,这两个部位对人体水道的影响都特别重要,又是喜润恶燥的,痰湿的东西吃多了,也会极大地减弱脾肾功能,渐渐地,导致脾虚、肾虚,造成虚实夹杂,水湿运化更加失力,肥肉也就更减不下去了,甚至会变成喝口水都胖的程度。



痰湿重的人,往往眼睑会浮肿,也容易胸闷痰多,还会伴随大便溏粘难解。像春节针对痰湿困体,还是建议在茶余饭后,多陪着亲人散散步、聊聊天,一方面促进了脾胃的运化,另一方面也增进了亲情。


有些人,告诉自己不要吃,但偏偏,在节日里,在平时都越吃越多,也和痰湿体质有关。现在天气还比较冷,先不说聚会时,菜单里常见的牛肉热,鸡肉升肝阳,都是热品,空调热风对着脑门吹,晚上睡觉也有电热毯,稍微不注意,湿和热交织在一起,变得痰热内蕴,更影响到了胃肠道的代谢。胃火旺了,消谷的能力就强,人也就容易感到饿,但脾的能力没跟上来,一直为痰湿所困,营养吸收不了也代谢不出去,就容易化为脂肪堆积了。


如何判断有没有火?可以问下自己,是不是最近喜欢上了吃“苦”,比如吃苦瓜,但不觉得丝毫的苦涩,就可能是身体里有火邪了,因为苦寒之品可以清火,让人觉得清爽。针对这样的人,就要清火,清化痰热。


还有一种类型的肥胖,也是越胖越想吃,但很容易为人忽视,就是压力型肥胖。现代医学认为,压力过大,会导致应激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升高,而该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人体产生饥饿感,增加高糖等食物的摄入,高压下人们往往没有心思挑选适宜的食物,随便进食快餐,通常也都是高热量的,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脂肪囤积和肥胖。在中医里,这种体质多辨证为肝气郁滞,需对症疏肝解郁。


但也不要去片面的羡慕那些怎么吃都不胖的人。


吃很多都不胖的人,有可能是阴血虚,阴血虚会导致人体代谢出现异常亢进的状态,把身体的营养很快消耗掉。阴血虚的人往往看上去比较消瘦,容易兴奋、激动、怕热,这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这类人群,范医师建议少熬夜,晚上少吃鸡肉、羊肉、海鲜、烧烤、火锅等刺激性食物。当然脾虚既可以导致偏胖,也可能导致怎么吃也不胖,人会比较怕冷、乏力,所以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把体瘦都认定为是阴血虚。


节假日过度节食或过度运动减肥

都是不提倡的


放假了,很多人想通过节食来减肥。


对此,范兆森医师指出,过度节食不提倡,因为过度节食意味着主食摄入减少,营养变得不均衡,虽然人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瘦下来,但容易气血不足,造成面色萎黄、脱发等问题。而且,有些人是痰湿肥胖,是因为脾运化失常,和吃多吃少没有太大的关系,过分减少营养摄入,反而会让脾气更虚,更难将水湿排出体外,人也会变得越来越没精神。


同理,想趁着假期多做些运动的朋友,也要注意,不要过度,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运动来达到减肥目的。如果胖是因为脾气虚弱,过度运动,反而会造成气力的进一步耗竭,但如果是痰湿体质,那适当地比工作久坐时,增加活动量,动生阳,湿是阴邪,阳气升上来了,湿气就容易通过毛孔,以汗液的形式排出去。


春节过度吃,过度节食,或过度运动,都不是好的养生方法,从体质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作息规律,才能更好地调整姿态。如果受肥胖或其他脾胃、肝胆相关常见病、疑难病困扰的朋友,在节后,也可以找范兆森医师调理。范兆森师在桐君堂坐诊,具体坐诊时间和预约方式,如下:


范兆森

主治中医师

师从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肝胆脾胃病专家谢晶日教授,及以经方名师、心脑血管病专家毛进军教授。


擅长治疗肝胆脾胃病,以及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动症、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便秘、腹泻、遗尿等儿科疾病,黄褐斑、痛经、不孕、产后调理、盆腔炎、泌尿系感染、更年期综合症、痤疮等妇科疾病。通过对心脑血管病及肝胆脾胃病的综合研究,擅长老年多脏腑、多系统复杂病情的综合调理。用药注重调匀气血,顾护脾胃。


门诊时间:

桐君堂东新馆: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桐君堂城西馆:周日下午



如遇假期门诊时间可能有变动,具体医师门诊时间以馆内告示为准

预约咨询更多医师信息,请拉到文末,点击“写留言”,发送“分馆+姓名+联系电话”(身份信息不会公开)会有工作人员和您联系。如遇假期留言可能难以及时回复,也可以在【桐君堂中医】官方小程序预约)。


本文仅代表专家观点


粉丝朋友们,因为微信“改版”了,如果没有星号的话,很难看到文章推送,因此请把公众号设成“星标”。设置的方法就是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称,然后点击右上角的“...”,就可以看到“设为星标”了。



设为星标,及时查看新资讯


点击阅读原文可预约

桐君堂
地铁旁的名医馆 · 身边的健康管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