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王云课题组:短期暴露打印店颗粒物对健康成人炎症反应和DNA损伤的影响

文摘   2025-01-09 14:18   上海  


学者简介

王  云

博士,《环境与职业医学》青年编委,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与职业有害因素与健康,纳米毒理学与职业工效学。

激光打印机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经被广泛使用,打印机排放颗粒物(PEPs)的暴露风险也随之上升,成为了污染室内空气的重要原因,威胁人类健康[1]。目前开展的体外和体内毒理学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暴露于打印店颗粒物(PSPs)会诱发肺部炎症、遗传损伤等健康问题,但是主要集中在长期暴露于 PSPs 的人群,如打印店工人。随着打印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了解短期暴露于 PSPs 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云课题组于2024年12月在Toxicology Letter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short-term exposure to printing shop particles on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DNA damage in healthy young adults”的研究论文[2],通过对20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不同水平的PSPs暴露干预实验,探究志愿者短期暴露于 PSPs后的炎症反应和DNA损伤情况。

来源:Toxicology Letters


研究方法

从北京市某大学中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于校内一家打印店进行二阶段交叉干预研究。每位受试者随机经历两个实验阶段:高暴露水平(HEL)阶段和低暴露水平(LEL)阶段,实验顺序随机,每个实验期持续7 d,两个实验期间洗脱期为14 d(原文图1)。在每个实验阶段,受试者每天需在打印店停留约2 h。LEL阶段使用带有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滤芯的空气净化器,而HEL阶段使用不带 HEPA滤芯的空气净化器。在每个实验期前后采集受试者的血清和尿液,通过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评估炎症水平,通过尿液8 -羟基脱氧鸟苷(8 - OH - dG)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频率来判断遗传损伤情况。根据以往的研究[3-4],选取PM1的颗粒数量浓度(PNC1)表示PSPs的暴露水平。


原文图1 交叉实验时间轴

来源:Toxicology Letters

研究结果

1. 打印店内颗粒物浓度监测

LEL阶段的 PSPs 暴露水平远低于HEL阶段。在 HEL 阶段受试者暴露的PNC1为(544.42 ± 518.82)个·m-3,在 LEL 阶段仅为(127.76 ± 156.43)个·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原文图2)。

▲原文图2 打印店HEL和LEL阶段PM1的数量浓度

来源:Toxicology Letters


2. 血清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变化

受试者在暴露于高水平的PSPs后,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略有升高,尤其是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α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水平在高 PSPs 水平下显著高于低 PSPs 水平(P<0.05)(原文表2)。此外,PNC1与细胞因子变化值的散点图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与PNC1呈弱正相关(R²>0.01)(原文图3)。以上结果表明短期暴露于高水平PEPs会在健康成年人中诱发轻度炎症反应。

▼原文表2 不同实验阶段对应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

来源:Toxicology Letters

▲原文图3  PNC1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值的散点图

来源:Toxicology Letters


3. 尿 8 - OH - dG 的变化

与第1天暴露前的尿液8 - OH - dG相比,第7天暴露后的尿液8 - OH - dG略有升高,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并未在两个实验期观察到8 - OH - dG指标的显著差异(原文图4)。

▲原文图4 不同实验阶段对应的尿液8 - OH - dG的变化情况 

来源:Toxicology Letters


4.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

我们采用了微核实验来进一步探究 PSPs 暴露与遗传损伤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各阶段暴露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有所升高,但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HEL 和 LEL 阶段之间的微核率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PSPs短期暴露并未导致遗传损伤(原文表3)。

▼原文表3 不同实验阶段对应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频率的变化情况

来源:Toxicology Letters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短期高水平PSPs暴露可使健康受试者出现轻度炎症反应,但尚不足以导致遗传损伤。这为探究PSPs短期暴露对成年人的健康影响提供了流行病学数据。尽管本研究未发现PSPs短期暴露致遗传损伤,但观察到8-OH-dG和微核率有上升趋势,此外Kasi等人的研究指出,长期暴露于PSPs会使打印机操作人员产生遗传损伤[5]。此外,本团队先前对PSPs成分的分析表明,PSPs中含有大量诸如金属氧化物和多环芳烃等具有遗传毒性的物质,提示PSPs暴露可能会引发DNA损伤的风险。未来仍需致力于降低 PSPs的暴露水平与时长,以便更有效地防控印刷工人潜在的炎症反应和遗传损伤风险,保障其职业健康与安全。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Wang, H. and Y. Wang, Research progress on human health effects of exposure to nanoparticles emitted from laser printing device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24. 262.

[2]Wang, H., et al., Effects of short-term exposure to printing shop particles on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DNA damage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Toxicol Lett, 2024. 403: p. 105-110.

[3]Lyu, L., et al., Changes i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of healthy subjects shortly exposed to printing shop particles and the effect of air purifier intervention. Environ Pollut, 2022. 315: p. 120418.

[4]Wang, H., et al., A case study on occupational exposure assess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articles in a printing shop in China. Environ Geochem Health, 2023. 45(7): p. 5371-5385.

[5]Kasi, V., et 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photocopiers and their toners cause genotoxicity. Hum Exp Toxicol, 2018. 37(2): p. 205-217.

编辑 | 易  迪  

审阅 | 陈  姣  

推荐阅读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云团队:食源性纳米材料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探讨

北京大学医学部王云课题组:纳米二氧化钛通过抑制NF-κB典型通路缓解TNBS诱导的结肠炎

北京大学医学部王云课题组:经口摄入纳米二氧化钛对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的影响

声明|本文未注明特定来源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将获得及时妥善处理。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微信作品,需包含本微信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注明《环境与职业医学》原创。

创刊于1984

11
11


报道内容

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职业因素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成果

主办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收录数据库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C)源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Scopus数据库

● EBSCO数据库

● DOAJ数据库

● Embase数据库

●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 日本JST数据库

● 美国化学文摘

●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

官网:www.jeom.org

月刊,全文可在官网免费获取

电话:021-62084529

E-mail:jeom@scdc.sh.cn

关注我们

11
11


点击“”与“在看”,与更多人分享你的见识

环境与职业医学
CSCD、中文核心、科技核心刊,报道环境因素、职业因素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成果。月刊,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