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师协会(ACGIH)一直致力于作业场所有害因素阈限值(TLVs)的制定并定期对其进行更新。TLVs虽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但考虑其制修订的科学性及权威性,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纳和引用,我国职业接触限值(OELs)在制修订过程中也将TLVs作为重要参考。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郭强之等基于上述背景,对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以下简称“GBZ 2.1—2019”)OELs与ACGIH TLVs(2024)的变化情况及限值大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我国GBZ 2.1标准更新及后续OELs制修订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刊登于《环境与职业医学》2024年11月刊。
来源:https://www.jeom.org/
研究方法
GBZ 2.1—2019 OELs与ACGIH TLVs(2024)文件中的化学有害因素TLVs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并通过化学文摘服务登记号(CAS Rn)及中英文名进行双重比对,比对无误后按照限值的类型进行匹配及比较分析。其中,限值类型按照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与阈限值-时间加权平均(TLV-TW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与阈限值-短时间接触限值(TLV-STEL)、最高容许浓度(MAC)与阈限值-上限限值(TLV-C)进行匹配。比较分析的内容包括:(1)限值类型;(2)限值数量;(3)限值大小。
研究结果
1. 限值类型
二者在限值类型及定义方面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GBZ 2.1—2019未包含阈限值-表面限值(TLV-SL),其原因是ACGIH TLVs引入TLV-SL时间为2019年,略晚于GBZ 2.1—2019修订时间。
2. 限值数量
GBZ 2.1—2019中的358种化学有害因素共有365项OELs,包括56项MAC值,309项PC-TWA值和119项PC-STEL值。与GBZ 2.1—2019相比,ACGIH TLV® and BEI®(2024)文件中包括700多种化学有害因素的TLVs及相关的资料性附件,且每个TLV都有一个全面的支持性文件。考虑到以上因素,本研究将GBZ 2.1—2019中的365项OELs作为研究基础进行比较分析,其中ACGIH TLVs(2024)共有316项与之对应的TLVs,其它49项无对应的TLVs。
3. 限值大小
按照OELs与TLVs的数值大小差异,分为一致、基本一致和不一致3大类。其中,不一致的130项,包括OELs低于TLVs(共51项)、OELs高于TLVs(共67项)及限值类型不一致(共12项)。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OELs显著低于TLVs,例如甲醇、γ-六六六(γ-六氯环己烷)、金属铬的OELs仅为其TLVs的1/10(表1)。考虑到TLVs仅是基于当前科学研究数据进行评估后的建议值,未充分考虑经济或技术的可行性,正常情况下TLVs不应显著严格于法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因此OELs显著低于TLVs缺少科学依据且容易造成现行的检测方法无法实现对其检测分析。通过进一步比较分析,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发布的容许接触限值(PELs)及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IOSH)发布的推荐接触限值(RELs)中甲醇、γ-六六六(γ-六氯环己烷)、金属铬的限值与ACGIH TLVs(2024)基本一致,且均与GBZ2.1—2019中的OELs差异过大。基于以上信息,建议优先对以上化学有害因素的OELs进行修订。
▼原文表1 OELs低于TLVs 10倍的化学有害因素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OELs显著高于TLVs,其中高于10倍及以上的包括巴豆醛(丁烯醛)、百草枯、苯、丙烯酰胺、碘仿、二缩水甘油醚、二氧化氮、甲苯-2,4-二异氰酸酯、2-甲氧基乙醇、2-甲氧基乙基乙酸酯、糠醇、马来酸酐、铍及其化合物、1,2,3-三氯丙烷、杀鼠灵、石油沥青烟、1-溴丙烷(表2),其中最高的是1,2,3-三氯丙烷(2000倍),其次碘仿(500倍)和马来酸酐(100倍)。考虑到OELs过于宽松容易导致对劳动者的保护不足,对于OELs显著高于TLVs的化学有害因素,建议对其健康危害进行综合评估,在满足我国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条件下尽早进行调整。
▼原文表2 OELs高于TLVs 10倍及以上的化学有害因素
注:a表示MAC/TLV-C;b表示PC-TWA/TLV-TWA;c表示PC-STEL/TLV-STEL。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限值类型不一致,叠氮化钠的MAC与TLV-TWA、二氧化氯的PC-TWA与TLV-C、氯乙酸的MAC与TLV-TWA、双氯甲醚的MAC与TLV-TWA在数值上一致或基本一致,但限值类型完全不同(表3)。其他8种化学有害因素(叠氮酸蒸气、甲拌磷、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醛、硫化氢、氢化锂、硝化甘油和乙二醇二硝酸酯)的限值类型及数值均不同。以上限值类型方面的差异在MAC与TLV-TWA、PC-TWA与TLV-C定义及健康危害方面存在矛盾,建议后续OELs修订时应结合以上化学有害因素的理化性质及毒理学特点进行调整。
▼原文表3 限值类型不一致的化学有害因素
对于组分接近且OELs一致的烃类混合物,建议对其进行梳理分析。以抽余油与溶剂汽油为例,二者组分及用途相似,其OELs完全一致(PC-TWA均为300 mg·m-3),因此可考虑将二者进行合并。此外,针对组分相对明确且适合倒数计算程序(RCP)的精炼烃类溶剂,可参照ACGIH推荐的RCP确定OELs,方便用人单位的日常检测与职业健康管理。
研究结论
对于GBZ 2.1—2019 OELs显著高于ACGIH TLVs的化学有害因素,建议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职业健康标准专业委员会优先对其进行立项研究。同时,标准修订过程中应公开配套的标准编制说明及相应的技术文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最终制定出科学、全面、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并符合我国特点的OELs。
作者简介
郭强之
本文第一作者兼通信作者。2012年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为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石化行业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本文内容来自《环境与职业医学》2024年11月刊,原文题目为《我国职业接触限值与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师协会阈限值的比较》。
引用格式:郭强之,王雅真,慕云涛,等 我国职业接触限值与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师协会阈限值的比较[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4,41(11):1290-1296.
原文链接:
https://www.jeom.org/article/doi/10.11836/JEOM24169
编辑 | 赵芸稼
审阅 | 易 迪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未注明特定来源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将获得及时妥善处理。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微信作品,需包含本微信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注明《环境与职业医学》原创。
创刊于1984
报道内容
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职业因素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成果
主办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收录数据库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C)源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Scopus数据库
● EBSCO数据库
● DOAJ数据库
● Embase数据库
●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 日本JST数据库
● 美国化学文摘
●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
官网:www.jeom.org
月刊,全文可在官网免费获取
电话:021-62084529
E-mail:jeom@scdc.sh.cn
关注我们
点击“赞”与“在看”,与更多人分享你的见识
点击 “阅读原文”,前往杂志主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