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吕弋、刘睿团队:DNA步行机器辅助商品化早孕试纸用于食品中双酚A的现场快速检测

文摘   2024-11-13 12:00   上海  


通信作者介绍

刘 睿

《环境与职业医学》青年编委,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吕 弋

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双酚A [BPA, 2,2-双(4-羟基苯基)丙烷] 是应用最广泛的合成单体增塑剂之一,广泛用于食品行业的包装和储存。因此,BPA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途径从这些材料中迁移到食物和环境中。BPA是一种已知的内分泌干扰化合物(EDC),它具有雌激素活性,并阻断这些雌激素的相应受体,从而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和生殖系统异常。大量研究证据表明,BPA已经可以在人体血液、组织、血清和尿液中检测到。因此,欧洲联盟(EU)对产品中BPA的使用施加了限制,并禁止在婴儿护理产品中使用。BPA检测的标准方法主要依赖于基于色谱的技术,包括液相色谱-质谱(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这些技术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可靠的结果。然而,复杂的仪器要求限制了这些方法在实时和快速分析BPA中的应用。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BPA分析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现场即时检测(POCT)技术,以快速的检测和低廉的成本,以及无需实验室设备、繁琐的操作步骤等特点,完美适应了现在BPA检测的下游市场需求。而近年来,直接应用现成商品化的POCT设备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策略避免了设备设计,优化和制造所需的最耗时的过程。这一策略的基础是,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方式,将商业化的POCT产品对非其自身目标物分子产生响应,这往往伴随着有效的信号放大方式以应对商用POCT产品较低的灵敏度。

在这一基础上,选取目前世界上市场份额最大的商业化产品——早孕试纸(PTS),结合DNA步行机器自主信号转导合信号放大机制,简化了分析操作提高了分析灵敏度,实现了低成本的BPA现场快速检测。

四川大学吕弋、刘睿教授团队近日报道了PTS用于食品中现场快速检测的分析方法。该成果详见Food Chemistry 2024年10月发表的“Bisphenol a monitoring by commercial pregnancy test strips transformed by DNA walking machine”。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邓子强。

全文链接为:

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4.141775

来源:Food Chemistry

▲图1 DNA分子机器辅助PTS系统用于BPA检测的原理

来源:Food Chemistry

[注] A:hCG-probe的合成;B:DNA步行机器的组装;C:基于商品化PTS的DNA行走机检测用于BPA检测的原理图。

该方法构建的由BPA适配体激活的DNAzyme驱动的DNA步行机器,由DNAzyme(步行链)和hCG-probe(轨道链)组装在SA-MPs表面组成。当核酸适配体特异性识别BPA分子之后。步行链DNAzyme被释放出来,结合到hcg-probe上,并在辅助因子(金属离子)的帮助下,切割hcg-probe上的rA位点。DNA步行机器被启动,自主反复地执行这一切割过程,释放大量的游离hCG到溶液中。释放的hCG可以在商业PTS上显色。将PTS放入自制的便携式照相盒中,用智能手机采集比色图像进行后续定量分析。

▲图2 DNA 步行机器辅助PTS系统用于BPA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Food Chemistry

[注] A:DNA步行机器正常运行的聚丙烯酰胺电泳表征结果;B:DNA步行机器用于BPA检测的可行性验证结果。

如图2所示,作者研究了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对DNA步行机器的正常运行进行了电泳表征(图2A)。并且如图2B所示,只有在完整具备DNA步行机器启动的条件下,最终才会使PTS显色,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图3 DNA分子机器辅助PTS系统的BPA分析性能

来源:Food Chemistry

[注] A:不同浓度BPA体系的PTS显色图;B:显色强度数据图;C:显色强度和BPA浓度对数值的标准曲线。

该方法具有对BPA灵敏检测的能力,对目标物BPA检测的分析性能见图3。图3A-C展示了该分析方法检测BPA的线性范围以及不同BPA浓度下PTS的显色结果。

为评估验证该分析方法,作者使用常见可能出现BPA残留的塑料接触饮品(自来水、果汁和牛奶)作为基质进行了加标回收分析,并将相同的样本与LC-MS的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在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中,该分析方法测试结果与LC-MS的标准检测方法非常相近,相对误差在14%以内,展现出了该分析方法对实际样品分析的的应用价值和良好应用潜力。

近年来,该课题组已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稳定同位素检测的生物分析方法,用于构建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的生物传感平台 (Food Chem., 2024, 443, 138557;Anal. Chem. 2024, 96, 11566−11571; Chem. Commun., 2024,60, 976-979; Chem. Sci., 2023,14, 6654-6662; Chem. Sci., 2022, 13, 6270; Anal. Chem. 2022, 94, 37, 12899–12906)。

编辑 | 易  迪  

审阅 | 陈  姣  

推荐阅读

四川大学吕弋、刘睿团队:一种单颗粒质谱增强DNA分子机器用于miRNA灵敏检测

四川大学吕弋、刘睿团队:CRISPR-Cas12a增强的质谱DNA纳米机器用于人血清样品中HPV-16的检测

四川大学吕弋、刘睿教授团队:一种基于单颗粒质谱与CRISPR/Cas12a的黄曲霉素灵敏生物分析方法

声明|本文未注明特定来源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将获得及时妥善处理。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微信作品,需包含本微信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注明《环境与职业医学》原创。

创刊于1984

11
11


报道内容

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职业因素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成果

主办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收录数据库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C)源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Scopus数据库

● EBSCO数据库

● DOAJ数据库

● Embase数据库

●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

● 日本JST数据库

● 美国化学文摘

●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

●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

官网:www.jeom.org

月刊,全文可在官网免费获取

电话:021-62084529

E-mail:jeom@scdc.sh.cn

关注我们

11
11


点击“”与“在看”,与更多人分享你的见识

点击 “阅读原文”,前往杂志主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环境与职业医学
CSCD、中文核心、科技核心刊,报道环境因素、职业因素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成果。月刊,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