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按计划举行本月稿件终审会。本次会议采用线上和现场会议两种形式同时进行,现场会议地点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周志俊教授、宋伟民教授、卢国栋教授、常秀丽副教授、金克峙副教授和张济明副教授,上海市检测中心殷浩文教授级高工前来现场参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朱晓俊研究员于线上参会。
鉴于稿件审阅的特性,终审会首先进行邮件审稿,邮件审稿于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进行,责编根据专业领域,事先将进入终审流程的稿件按每篇1位专家终审的原则分配给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专家审阅意见返回后,责编综合专家终审意见和自己对稿件的理解,列出需要重点讨论的部分稿件提交会议。
现场会议于12月9日进行,各位专家分别从研究的创新性、科学性、研究设计、数据分析方法和适宜性以及研究成果对公共卫生的意义所在等方面,对稿件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稿件栏目提出修改建议,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为杂志稿件的质量严格把关。
▲编辑部会议现场
本次上会稿件列表如下:
稿号 | 文题 | 第一作者 |
24318 | LASSO回归模型在制造业工人非致命性职业伤害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 肖颖衡 |
24336 | 基于Boruta算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筑业员工职业伤害影响因素分析 | 李志安 |
24319 | 某电缆制造企业工人职业伤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徐婷 |
24320 | 某电缆制造企业工人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及与职业伤害的关系探讨 | 徐婷 |
24317 | LightGBM模型及模型可解释性方法在职业伤害预测中的应用 | 莫有桦 |
24417 | 某地区制造业工人自报疾病与职业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 张林 |
24327 | 氨基酸水平在多环芳烃暴露对代谢综合征影响中的效应修饰作用:一项焦化工人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武锦玉 |
24261 | 高强度间歇运动调控氧化应激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祖细胞功能 | 郅季炘 |
24304 | 室内不同燃料类型及排风状况下环境臭氧长期暴露与高血压的发病关联研究 | 张福艳 |
24257 | miR-130a-3p靶向PPAR-γ对肺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在矽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 郝小惠 |
24356 | 胎盘皮质醇在孕期抑郁与子代神经发育中的作用研究 | 于双杰 |
24271 | 2019年南方某市PM2.5金属和类金属元素组分的分布特征、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 屈雅鑫 |
24363 | 心理弹性在医务人员抑郁与免疫功能指标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马云云 |
24294 | DR胸片与HRCT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影像学对比 | 刘丽娟 |
24155 | 基于NHANES数据库的静坐时间与甲状腺功能之间关联性的探索 | 吴骥 |
24333 |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烟台地区供暖期PM2.5中24种多环芳烃 | 张甜甜 |
24185 | β-烟酰胺单核苷酸、牛磺酸混合给药对大鼠实验性矽肺治疗效果观察 | 甘永金 |
24362 | 新型等温扩增技术在水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黄福斌 |
24281 | 救援人员创伤后成长的内涵、特点与研究展望 | 李建英 |
24398 |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中化学物接触参数赋值的思考 | 丁佳韵 |
24359 | 护士轮班与心血管代谢风险关联的研究进展 | 樊萌 |
24350 | 劳动者作业效能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 黄哲宇 |
专栏介绍
《环境与职业医学》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朱晓俊研究员组织"职业伤害及其影响因素"专栏。本专栏立足国内外调查研究现场和数据,应用多种模型和方法识别与筛选包括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及共病情况在内的多种因素对职业伤害的影响,构建职业伤害风险预测模型,评价模型可解释性,并探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构建职业伤害主动监测指标体系,制定职业伤害综合干预措施,开展多病多因素共防提供参考依据。
精彩评审意见
01
《LASSO回归模型在制造业工人非致命性职业伤害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以制造业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关注非致命性职业伤害的发生率,引入LASSO回归进行分析,文章结果为非致命性职业伤害预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较强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文章思路清晰,内容比较丰富,具有一定新意。经终审,该文还有以下问题有待修改:
1. 文章题目强调了LASSO回归模型的应用,文内通常会将使用条件、使用原因进行具体说明,而本文实际内容只是用了LASSO方法,建议题目调整为:应用LASSO回归模型分析制造业工人非致命性职业伤害影响因素。
2. 前言部分讲方法学选择的思考,建议置于讨论部分,并补充要开展该研究的理由, 比如目前研究存在什么问题,选择研究制造业、非致命性职业伤害的原因。
3. 抽样方法本文选择随机抽样,通常不可行,建议作者核实是否为整群抽样。
4. 补充《制造业工人职业健康及伤害调查问卷》的出处以及显示所用量表信效度良好的数据来源。
5. 补充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的介绍。样本来自多少家企业, 具体行业、工种,以及社会人口学特征数据等。
6. 建议在结果部分补充对LASSO回归模型系数路径图的说明,以便理解。
02
《LightGBM模型及模型可解释性方法在职业伤害预测中的应用》一文通过美国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MSHA)1983—2022年采矿业工人职业伤害数据集,采用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LightGBM)构建模型,探讨LightGBM模型及模型的可解释性的应用价值。研究内容具一定新颖性,主要修改意见如下。
1. 重新梳理研究的意义,两个具体情况须考虑:(1)这是美国的历史数据,对中国的借鉴作用是否有限?(2)研究的目标变量是伤害的严重程度,并非伤害的发生,所以文题是否酌情修改,以更为精准。
2. 目标变量二分类(死亡和残疾),模型的解释上需要谨慎;变量的筛选建议强制纳入专家(或文献)对重要的伤害影响指标,而不仅仅是根据模型的选择结果。
3. 建议将伤害部位去掉后做敏感性分析,考察模型的稳定性并分析重要影响指标,也可使研究更具公共卫生学意义。
4. 考虑作为方法学的探讨,团队之前的也用过同样的数据库的研究,可讨论不同方法的优劣。
5. 前期审稿专家提出的基线表和交叉校验应加入补充材料。
6. 主要方法的介绍比较含糊,信息增益没有在方法部分呈现,部分结果(尤其图)的呈现需明晰。
03
《胎盘皮质醇在孕期抑郁与3月龄婴儿神经发育中的作用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了皮质醇在孕期抑郁和3月龄婴儿神经发育异常间的介导作用。经初审、外审、复审,稿件按照审稿意见修改完善,基本符合学术要求。本次终审提出以下意见。
1. 题目修改:胎盘皮质醇与3月龄婴儿神经发育的关系。
2. 测量时机:研究仅在一个时间点收集了数据,未能捕捉孕期抑郁和皮质醇水平的动态变化,这是一个重大缺憾。文中应该补充量表检测时间。
3. 混杂因素控制:尽管研究控制了部分混杂因素,但可能还有其他未被控制的混杂因素,如孕妇的遗传史、孕期营养状况、环境暴露等,这些都可能影响研究结果。
4. 抑郁量表中有一个问题涉及睡眠,因此睡眠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在统计分析的变量设置上应进一步考虑。
5. 可以更详细地讨论这些局限性对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未来的研究中解决这些问题。
6. 2.2“采用线性回归Huber回归分析孕期抑郁与胎盘免疫炎症因子的关联性,模型1与模型2均显示孕期抑郁与胎盘皮质醇的线性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免疫炎症因子”指的是什么?与皮质醇有关系吗?
04
《数字摄影胸片与高分辨率CT在早期尘肺病诊断中的影像学分析》一文,通过对比数字摄影(DR)胸片与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学表现,探索两种技术在早期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章内容具有一定意义,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 文章并没有开展法律意义上的尘肺病诊断,题目是否修改为“数字摄影胸片与高分辨率CT在尘肺病早期筛查中的影像学分析”更合适?
2. 采用HRCT检查结果对照现行尘肺病诊断标准判断密集度大小存在原则性错误。现行尘肺病诊断标准适用于高千伏胸片和DR胸片,并不适用于HRCT。目前没有针对CT或HRCT的尘肺病诊断分级标准,CT显示的小结节通常进行定性描述,不能分级。全文内容需要弱化“尘肺病诊断”内容,更多注重讨论DR与HRCT间辨别尘肺病的辅助关联。
3. 摘要应进行修改,结论中很多内容应属于结果,且结论应在结果基础上进行推断和归纳总结。全文需进一步规范使用名词术语,没有“早期尘肺病”“疑似早期尘肺病”“早期铸工尘肺病”这样的说法。
4. 正文部分内容与表格中不符,需核对。
05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烟台地区供暖期PM2.5中24种多环芳烃》的研究者通过课题组改良的方法同时检测大气颗粒物PM2.5中的多环芳烃浓度,并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和来源解析。该文主要问题:
1. 文章包含两部分内容,一个是检测方法的建立,一个是污染物检测和分析,但文章写作时未能突出研究的重点,建议作者侧重于污染物的分析方面。
2. 2环、3环多环芳烃主要是以气体形式存在,并不吸附于细颗粒物上,故文中的“24种多环芳烃”并不严谨,建议修改。
3. 若要突显供暖期,则应补充供暖期与非供暖期的对比分析。
未通过终审的稿件将予以退稿,终审通过并经作者配合修改的稿件我刊方予录用。
创刊于1984
报道内容
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职业因素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成果
主办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官网:www.jeom.org
月刊,全文可在官网免费获取
电话:021-62084529
E-mail:jeom@scdc.sh.cn
关注我们
点击“赞”与“在看”,与更多人分享你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