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新污染物指尚未纳入管理或者现有管理措施不足的污染物,其健康风险受到高度重视。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对外源化学物的敏感性远高于成年,因此尤其需要重视环境新污染物的胚胎发育毒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多种新污染物母体暴露与子代胚胎发育异常密切相关,动物实验也发现有新污染物能通过胎盘屏障,并影响胚胎发育。但目前多数环境新污染物的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这限制了对其发育毒性的评估以及制定相应防治措施。
在此背景下,苏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涛教授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蕴晖教授受邀组织了“新污染物发育毒性”专栏,发表于《环境与职业医学》2024年12月刊。本期“专家访谈”栏目,编辑部特邀陈涛、张蕴晖教授解读“环境新污染物发育毒性毒作用机制”相关问题。
点击观看访谈视频
访谈内容索引:
Q1:组织“新污染物发育毒性”专栏的背景和目的?➡ 00:17
Q2:当前新污染物发育毒性研究的进展?哪些污染物引起了您的特别关注?➡00:52
Q3:新技术与模型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环境新污染物干扰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
➡03:34
Q4:针对当前的环境状况,您有哪些建议,以减少新污染物对胚胎发育的潜在风险?➡05:21
Q5:未来新污染物发育毒性研究应重点关注哪些方向?有哪些潜在的突破点?➡06:35
声明|本文未注明特定来源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将获得及时妥善处理。根据国家版权局相关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本微信作品,需包含本微信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并注明《环境与职业医学》原创。
创刊于1984
报道内容
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职业因素与人群健康关系研究成果
主办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官网:www.jeom.org
月刊,全文可在官网免费获取
电话:021-62084529
E-mail:jeom@scdc.sh.cn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前往杂志主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