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金匮》茯苓泽泻汤为什么泽泻“后下”

文摘   2024-06-20 19:14   北京  

宋本《金匮》,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年2月第1版
上周群里同学问到了这个问题,当时也给了回答。今天又想起来,遂上网查还有没有别的说法,除如下一段外,也有人称要按宋本之说法,注意泽泻应“后下”使用。
按:方后用法说明应为:“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五味,煮取三升,内泽泻。”后下泽泻,魏念庭谓:“服法后煮泽泻,取其阴性以利水,不宜煮之太过也。”
但如上说法十分牵强,且有泽泻之方,几乎没见有其他后下用例,而稍有文献学习感知的,应当会先查查其他晋唐方书中有没有此方的记载,毕竟宋臣在整理前代方书时,编、删、增、改书中内容也是家常便饭了。
《宋代校正医书局私改医书之弊》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外台、千金、新雕本千金方、千金翼方里都是如何记载的。
《外台秘要方校注》高文柱 学苑出版社
《备急千金要方校释》李景荣 人民卫生出版社

《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校注》曾凤 学苑出版社

《千金翼方校注》高文柱 学苑出版社

外台:煮小麦三升,取五升,去滓纳茯苓
要方:煮小麦三升,取汁三升,去滓下药
翼方:煮小麦三升,减三升,去麦纳诸药

对比后,答案也呼之欲出,都没有写后下泽泻,而是先要“煮小麦”,然后捞出小麦药渣,再将其他药一起后下,而不是单独后下泽泻。

且宋本后注有《外台》的条文,那么还有一种可能,也是我当时给出的回答,即宋臣在编书或是到后来吴迁整理再版时,或许想按《外台》的煎服法,将“纳茯苓等”改作“纳泽泻等”,但是“”字给丢了,便造成了后人的误解。

而类似的例子,在这些经典中不胜枚举。有很多是同一方子,在不同的书里,条文主治、药量或用药味数,都有记载不同的情况。

又如我们最熟悉的桂枝汤,在唐代抄写的敦煌遗书《亡名氏脉经》里,生姜用五两,大枣二十枚,甘草不言“炙”而是“去皮”。

所以,我们如今看到的古籍古方,失真度有多少、哪个记载为最初版本,已很难得知。

而最值得去反思的,当是那些固执的认为,自己所见之“古方”就是古人当时所用之方,毫无思索与考证就去下定义的学人。

还有那些搞药量药味要遵循数理的,如果某方的某味药,在A中记载是二两,B书中记为三两,或某方在A书中是九味药,在B或C书中多某味或少某味,那么到底哪个用量来推算数理变化?按哪个药数来定其补方泻方呢?

做学术要严谨,做临床要务实,最终都要靠实践来服务临床,而不是陷入文字嘛。

话说回来,学中医务必要掌握一定的文献学知识,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文字中不被迷惑。

每个人的阅读量和发现问题的角度与细节等都是不同的,在学习中医文献的过程中,与同行同道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这里推荐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古籍临证漫谈”公众号,像其中绵仔老师写的很多关于学习晋唐方书方法的文章,就很值得学习参考。

如果未来有时间精力,我争取也做些关于我在学习《千金》《外台》这些晋唐方书过程中的些许收获的文章或直播分享之类

杨总叨叨叨
有病看病,没病看命。